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化学部分解析总体评价:1、 知识点评价: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总数达35个之多。几乎都是教学中的热点问题。2、 客观题分析如下:知识点题号分值难度题目解析教学指导答案晶体类型及特征6理解考查常温和降温时各晶体类型的不同变化情况,将记忆和应用结合,使晶体特征的理解与记忆联系起来,题目出法有些新颖。 逆向思维,晶体有关教学不必在晶体相关计算上下太多工夫,吃透本质特征更重要A(分子晶体)元素周期律7理解本题涉及元素周期律的同主族、同周期、氢化物、稀有气体等方面。同周期元素的半径递变从周期表左往右依次减小,但单质分别属于金属晶体(Li),原子晶
2、体(C),分子晶体(O2)变化规律完全不同。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半径不断变大,碱金属,卤素,碳族元素的单质熔点变化都不相同,碱金属全体减小,卤素增大,而碳族前半族和后半族递变规律不同。同周期,半径越往右越小,越往非金属变化,越难失去电子。同主族的氢化物,由于有氢键的作用,H2O的沸点比H2S高。但分子量后者大。D虽有“一定”这样的绝对的说法,但由于惰性气体单质晶体结构相同,却是正确的。由于理科综合考试题量的减少,必然要求在一道题目中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平时教学必须按照大纲要求各个击破,在综合时才能随时组合。教学中还要对概念理解型知识点进行普遍联系,注意教会学生规律的记忆和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特例
3、的归纳与讲解,对进行归纳与小结,对进行比较教学。元素周期律教学要普遍联系。特别是元素规律与单质规律的区别,注意晶体与单质物理性质,原子半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对应关系。D(分子晶体沸点变化规律)物质的量8应用本题A应用少量的Al-3e的关系可以得到0.5molAl转移1.5mol电子。B,由于标况下,SO3为固体,故无法计算标况下11.2L的物质的量。C,一个甲烷分子含10个电子,故0.1molCH4含电子1mol是正确的。计算4.6g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总量用NO2的摩尔质量46g/mol还要考虑NO2和N2O4的平衡转化问题。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常常可以将物质的量的几个概念联系起来,
4、甚至可以和水解电离平衡以及有机化学的化学键数联系起来。应用气体摩尔体积时特别注意22.4L/mol的适用条件。教学中注意物质的量是各种量转化的桥梁。各个吃透才有综合。D在教学中常见的题型为计算其原子个数为3NA,又是正确的。C电解原理9应用本题是氧化还原与电解原理的应用问题。应用的原则就是,串联电路导线上电流相等,及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设转移3mol电子,生成钾3mol,生成镁3/2mol,生成铝1mol,则比值为6:3:2。教学中注意将电解原理的计算归纳到氧化还原的知识体系中去,特别注意和物理知识的简单联系。因为电解和电池本身就是跨学科问题。D离子反应10综合应用题意为等浓度和等体积,既溶质等
5、物质的量混合。各组情况为:离子带量组合结果A1Ba2+、2Cl-、1Na+、1OH-、1Na+、1HCO3、1H2O、1BaCO32Na+、2Cl有沉淀B2Na+、1CO3、1Mg2+、2Cl、2H+、1SO42-1H2O、1CO2、2Na+、1Mg2+、1SO42-无沉淀C1Al3+、3Cl、1NH3H2O、1Na+、1OH、1/3Al(OH)3有沉淀D1Ba2+、2OH、1Ca2+、2Cl、2Na+、1 SO42-1BaSO4有沉淀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物质电离后的离子的重新组合,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导致溶液中离子数量的迅速减少,所以反应中物质是带量的离子化的。要还离子反应本来面目。教学中注
6、意离子共存,离子组合的离子化原则。本题遗憾的是没有设计一组由于氧化还原而反应的离子组合。因为这种组合也是另一类特别重要的离子反应。与去年的一选择题解法类似。离子反应必须讲透本质。B弱酸电离平衡及移动11应用A、加水,有利于弱电解质的电离,虽离子浓度减小,但离子数目增加B、加碱于弱酸电离的H+反应使电离正向移动,但H+浓度减小。C、加强酸提供H+,抑制弱酸电离,但H+浓度增大,溶液酸性增强D、加同阴离子的强电解质,同离子抑制弱酸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本题来自教材的弱酸电离平衡移动的讨论内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用好课本提供的最好的材料,突出课本的作用。B有机物性质12综合A、由于有苯环和碳碳双键
7、故能和氢气加成既还原B、有碳碳双键的存在,及苯环上的烃基故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C、苯环受烃基的影响可以被溴取代如加苯一样。D、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化氢加成。主要是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反应,以及苯环和苯环上的烃基的相互影响。有机物的性质的掌握首先要熟悉各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同时又要上升到官能团的高度。平时多进行一些多官能团有机物性质的推断练习。D离子浓度计算13综合集成和组合了:PH与氢离子浓度的换算,电荷守恒等知识点。根据PH=1可得C(H+)=0.1mol/L,此时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C(OH)=10-14/0.1 mol/L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电荷守恒有:C(H+)+C(K+)+3C(Al+)=2
8、C(SO42-),有C(K+)=0.3mol/L教学中多进行多知识点组合的离子浓度关系比较问题的训练。C3、主观题分析: 26、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但又比较综合的元素周期律问题。主要涉及周期表中的元素位置关系,元素形成物质化学式确定,元素确定等问题。所要求的元素并没有超过短周期的要求。 解析:根据条件(2),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又Y与Z,Z与M均有相邻关系,短周期又必须是主族元素,故Z,Y,W的最外层电子数必可设为X,X,X+1或X,X,X-1有X+X+X+1=17或X+X+X-1=17,计算结果为:X=6,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6,5且Z必为6。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
9、只能是Y2,5,N;Z2,6,O;W2,8,6,S。在根据X,Y,Z,W组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比为8:2:4:1,X必为化合价为1的H,形成的化合物为(NH4)2SO4。 答案:(1)Y,Z,W不可能为同周期元素,理由是若同一周期左右相邻则,X-1+X+X+1=17,X为小数。(2)Z:O;Y:N;W:S。(3)名称为: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 教学指导: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如何使比较抽象的推断,和比较抽象的组合问题具体化使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教学应当使学生有一种解元素周期律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碰运气去碰的!利用简单,小区域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很好的方法。 27
10、、是考察置换反应关系的综合问题。在历年的高考中没有如此直接地考过置换反应的归纳小结问题。 解析:要求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而且置换的6种单质必须在不同的主族。解题中可以先用第2个条件。能置换的六种单质应当是比较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它们可能是H2,Na,Mg,Al,C,O2,N2,F2,Cl2,S,Si,P,K,Ca等。由此可以找寻的范围就比较明确了。它们可以是:Na(K,Ca,Mg,Al)+H2ONaOH+H2,Cl2(O2)+H2SHCl+S(F2+H2OHF+O2),CO2+MgC+MgO等。 教学指导:平时多进行各种反应类型,各类相似物质性质比较,相似概念比较,相似解法比较等比
11、较系统的研究和小结。小结中要求穷举所有的各个反应,逐个进行分析研究。积累很多素材,了解很多的反应,记忆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知识点。这样解推断题一定会更加游刃有余的。 28、实验验证Na2O2的性质,所谓供养剂是因其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能提供氧气。解析:实验目的就是验证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仪器中的A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B、D是除杂装置,C是反应装置,E是尾气处理与收集装置。本实验可能存在的杂质气体有:制取二氧化碳是的HCl和水,但由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故水不必除去。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饱和NaHCO3 除CO2中的HC
12、l C Na2O2粉末 反应物 D NaOH溶液 除去未反应的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检验木条能否复燃。29、有机合成,有机物性质探究,有机反应类型研究,有机化学实验设计,同分异构体探究,有机反应计算等问题的综合题。(1)根据结构模型图可以知道,黑色的是碳,白色的是氢,灰色的是氧。故其结构简式为:C6H5-COO-C6H4-OH。(2)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2HOC6H4COOH+Na2CO3=2HO-C6H4-COONa+H2O+CO2(3)4种,分别是间位与对位,以及下列两种:(4)A-B: 加成反应。B+D-E:酯化反应(取代反应)。(5)C7H6O3+7O27CO2+3H2O,C6H6O+7O26CO2+3H2OX=C/22.4-6n(n=b/54,n=a/156.8)教学指导:有机教学要做好各单元的全面工作。每个指头强则所有指头才强。4、总体分析:本次考试总体难度不是很大,与去年同比略低。题型比去年更加完善,更加侧重平时教学的一般难度。考查热点比较多,平时教学做好每块内容的工作很重要。没有出现特别新颖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