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2020级高一年级第四次半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的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
2、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人口繁殖的血缘社群,若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如果分出去的社群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看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
3、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
4、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了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我已说过乡土社会是个亲密的社会,这些人却是“陌生人”,来历不明,形迹可疑。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
5、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血缘社会是依靠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
6、来维持其结构的稳定。B只有在血缘和地缘合一的乡土社会里,村落这个概念才可以说是多余的。C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没有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D离开老家漂流到别的地方去的一般都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血缘社会形成了一种缺乏变动的文化,年龄和辈分是身份的一个重要基础。B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活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这是血缘社会的特征。C中国乡土社会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血缘和地缘的合一”“血缘社会式微”“地缘结合”。D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这说明身份社会成为了现代商业发展和契
7、约社会形成的阻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现象符合地缘特征的一项是( )(3分)A移民把纽约的命名为新约克、新英伦,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能得到。B外来务工人员到广东打工,被当地人视为“外地人”,呼为“捞仔”。C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人口千万的现代社会大都市。D外省某个地域来的流动人口聚居在广州的城中村形成一个比当地人还多的团体。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盛开在屋顶的莲花葛俊康听父亲说,奶奶生前喜欢种莲,并且还是种莲的高手。每年奶奶都要在家门前的河汊道里种上一大片的莲藕。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每天早晨,奶奶总要站在莲花旁边,一脸慈
8、祥地看着在河里划船的父亲。父亲十八岁那年,从爷爷手中接过船桨,成了村里唯一的摆渡艄公。父亲除了摆渡,没事时,就按奶奶的吩咐,帮人们运这运那,特别是洪水来的时候。父亲说,那年的洪水,来得特别突然,也来得特别猛。半夜里父亲听到奶奶的喊声,忙跑出门去看,洪水已经冲进了街道。父亲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奶奶喊:“赶紧叫醒大家搬到山上去。”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奶奶就和父亲分头边喊边敲人家的门。洪水越来越大,奔腾着,蹿进了院里。父亲回来后,马上开始手忙脚乱地往山坡上搬东西。这时,奶奶忽然想起了生产队堆放在河边晒场上的稻谷还没收拾,那可是全村人的口粮啊!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粮食显得特别珍贵,奶奶忙
9、叫父亲去找他的船,然后到晒场去运粮食,还要他边跑边喊人。父亲赶到晒场,把船靠过去,闻讯赶来的青壮年一下就围了过来。几千斤稻谷少量已经装袋,大多还堆在地上,大家七手八脚,装袋的装袋,装船的装船,劲大的直接扛上麻袋往山坡上跑。洪水越来越大,父亲的心里挂念着奶奶,运完一船后,就直接把船划回了家里。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柴楼。奶奶已被逼到了房顶上,看见父亲,忙问:“运完了吗?”父亲说:“还没!我想先把你送上山。”奶奶厉声对父亲说:“瞎胡闹,赶紧回去!运完了再来,我没事!”父亲望着奶奶,不敢吭声,只好又把船划了回去。晒场上的人们还在忙着,有人抱怨父亲咋现在才来,一袋袋稻谷装好,运到山坡前,卸下,背上山坡;
10、返回,再装。洪水还在上涨,但平稳了些。马上就运完了,这是最后一船,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胀鼓鼓的稻谷,父亲开始动起了心思。那个年代,粮食是多么金贵啊!他看看左右没人,就把船停了下来,从船上找出一截绳子,把一袋稻谷拦腰捆好,绑在船舷外的挂钩上,麻袋浸在水中,只有一小节绳子露在外面,即使是白天,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何况这闹洪水的三更半夜呢?船靠岸了,人们很快就把稻谷搬完了,父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才想起了奶奶,赶紧划着船往家赶。但由于一边吊着稻谷,船倾斜得厉害,走得也很慢。父亲回到家,洪水即将浸过房顶,但奶奶还静静地坐在屋顶上,像安详的观音。父亲赶紧跳上房顶去扶奶奶上船,这时船一下子倾斜得几乎要翻了。奶
11、奶愣住了,问父亲:“船咋了?下面挂着啥东西?”洪水还在上涨,父亲没时间跟奶奶解释,催促她赶紧上船,但奶奶似乎猜出了七八分,盯着父亲不放。父亲只好说出了实情。奶奶立刻急了:“你咋能这么干?我刚才还寻思,经了这场大水,后季的庄稼眼看没了指望,全村人就指着这点粮食活命呢,这要是谁动了歪心眼,偷偷地往自己家里背,那咱村非有饿死的不可。没想到我儿子就这么干!”父亲惭愧得低头不语,只是一个劲地催奶奶上船。奶奶用严厉的口气说:“今天你不送回去,我就不走了!”说完,奶奶挣脱父亲的手,盘腿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屋顶上。父亲答应奶奶一定把粮食送回,要奶奶先上船,但生气的奶奶执意不肯:“你不送回粮食,我哪有脸见人?”父亲
12、无奈,只好调转船头去送粮食。这时天已放亮,父亲回头看时,洪水顺着房檐流过,端坐的奶奶像一朵盛开在屋顶的圣洁的莲花。突然,轰隆一声,房架垮了,屋顶上的奶奶掉进了洪水里。父亲大喊一声,手忙脚乱地把船又划了回去。船边的稻谷浸了水,坠得船怎么也划不动。父亲赶到时,奶奶已不见了踪影。父亲哭喊着,不停地划,不停地寻找。洪水无情地涌动着,往下游狂奔而去 从此,奶奶那莲花般圣洁的形象,就一直开在了父亲的心里。4.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一段写奶奶喜欢莲花,每年在门前河汊里种满莲花,还写到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意在强调奶奶勤劳,心灵手巧。B.父亲划着船到达晒场时,许多人已经到
13、了,大家“七手八脚”忙着搬运粮食,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C.父亲在运生产队粮食时,放心不下奶奶,这显示出父亲对奶奶的孝敬,这种情感令父亲不敢违抗奶奶让他送回粮食的命令。D.父亲将一袋稻谷吊在船侧,致使船走起来很慢,不仅不能及时赶回家,也不能及时将粮食送回集体,这是奶奶遇难的根本原因。5.这篇小说中“奶奶”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6.小说以“开在屋顶的莲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颖
14、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
15、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 栗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 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16、。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 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8.下列对文中加
17、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刺史,西汉时,因为御史多失职,汉文帝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 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称病隐居,在庭院中开辟三条小径,只与羊仲、求仲二位隐士来 往。后人因此把“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元嘉,宋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9.下列对原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
18、写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当时人们认为这一形象 是陶渊明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写了归去来兮辞。 B.陶渊明仕途短暂。因双亲去世,家里贫穷,他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便解职回家,此 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等职。 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 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率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花丛中饮酒,酣畅时便抚琴寄托 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
19、,自解归。(2)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四、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下列小题。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闻一多1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 ) (3 分)A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B“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C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D第五节,诗人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彻底反映了诗人绝望的心情。12如何理解“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3 分)五、情景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3.杜甫登高中_,_两句融情于景
21、,不仅描写了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1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_,_。”的慨叹,承上启下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15.声声慢中,词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心中愁情的句子是_,_。六、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模样,数十座低矮不一的房屋,在炊烟弥散的树影里错落,根茎般伸延的土路衔连所有的院落;几棵浓荫翳日的榕树屹立村头,一湾沟圳从树旁穿过。村里人总是与缠身的贫穷作战,( )。他们甚至在春意_的日子里,也无心留意花红柳绿,即使是夜晚,也没有闲心去想一想春天的_,而是头顶三两疏星,到下弦
22、月映照下的田沟去看水、放水。 而今,故乡的变化可谓是_,最让我高兴的是,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每当我在村头漫步、桥上徜徉;或在亭中流连、塘边沉吟无不身入、心入,感受每一寸土地呈现的变化。对我自己来说,尽管往事如流水一般过去,但回望故乡人身上_的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品格,都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庄稼中,搁在泥土里B.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C.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庄稼中,搁在
23、田野上,搁在泥土里D.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萦绕花团锦簇翻天覆地凸现B.缠绕姹紫嫣红判若云泥凸显C.萦绕姹紫嫣红翻天覆地凸显D.缠绕花团锦簇判若云泥凸现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B.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花草复萌,竹林滴翠。C.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复萌的花草,滴翠的竹林。D.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遍栽果树,疏浚河沟,竹林滴翠。19.
2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语言文字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语言文字规范的基础上,_,_,_;_。 _,_。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青春永驻,传续久远。发展要受到规范的制约但有时发展也是对规范的突破语言文字在经历了一个创新和变革的时期以后便会造成语言文字的混乱现象不能乱发展、滥发展,否则便成了胡说八道必然需要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规范A.B.C.D.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3分)获悉高一年级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从教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25、寒冬将至,请先生保重身体。七、材料作文(共4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 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于是奋然立志。先是准备东上泰山,做次壮游,计算下路程, 要走3000多年。于是改计南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 也要走3000多年。蜗牛估量-下自己的寿命,不禁绝望。于是悲愤交加,未迈出一步,竟郁郁而终。也许蜗牛订立一个可行的计划,它已欣然到达;或者不只看重结果,只管砥砺前行。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7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4【答案】C【解析】A项
26、开篇写莲花主要目的是与后文形成呼应,展现奶奶高贵纯洁的灵魂。B项高尚情操固然不能说没有,但不全是,大家要保住活命粮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D项奶奶遇难固然跟船走得慢有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父亲”的私心,使得奶奶无颜面对乡亲,拒绝上船。5【答案】奶奶是一位慈祥而严厉的母亲。(她总是慈祥地望着干活的父亲,但孩子犯了错误,却决不宽容。)奶奶是个倔强、正直、刚强的人。(虽然面临危险,但儿子不用行动改正错误,就坚决不让步。)奶奶热心善良,品德高尚,总是把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放在首位。(洪水来时,她一家家叫醒村民;自家东西还没有收拾,让自己的儿子先搬村里的粮食。)奶奶品质高洁,珍惜名誉。(喜欢莲
27、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重要,因儿子私自占有集体的东西而感到无脸见人。)(概括准确,酌情给分)6【答案】莲花开在屋顶违反常规,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构思方面)“开在屋顶的莲花”是比喻端坐在屋顶上的奶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这一画面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美化了人物,概括了主题;(人物和主题方面)屋顶是小说高潮发生的地点,也是主人公牺牲的地方,以此为题提示了小说的线索。(情节方面)7.【答案】B8.【答案】D 【解析】“元嘉,宋文帝的庙号”说法错误,“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9.【答案】B 【解析】“双亲去世”错误,应是“双亲年迈”。 10.【答案】(1)父母年迈
28、,家境贫寒,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了。(2)颜延之离开之前,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渐次去拿酒喝。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 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 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 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前去任职。亲自 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
29、,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 “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 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 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 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 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
30、的田地 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 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地为乡下 的小人做事啊!”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 有前去任职。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动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 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 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起身。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 和陶渊明有交
31、情,后来到治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 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 部送给酒店,以便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那天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 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 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 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
32、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 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 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11.【答案】D “彻底反映了诗人绝望的心情”错,如果深入体会就会发现在诅咒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诞生,呼唤一种光明美好的新生活。12.“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是在绝望中饱含希望。丑恶开垦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恶,但丑恶到极致就有可能出现转机。因此,这两句话既饱含着诗人
33、对旧中国的绝望,也饱含着诗人对新中国的期望、向往以及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B19. 【答案】B 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20.(1)“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2)“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3)“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21. 参考答案 制定目标需量力而行 目标是
34、黑夜中的北极星,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目标是春日清晨的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带来温暖与希望;目标是久旱后的甘霖,为我们输送强大的力量。然而 ,不切实际的目标则会适得其反,使你事倍功半。因此,请量力而行,制定真正适合你的、正确的目标。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古时中州的蜗牛痛感以位的碌碌无为,遂奋然立志。这只蜗牛的出 发点是好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但蜗牛的目标却是东 上泰山,南下长江、汉水,这对于“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而言似乎没什么,对于如蜗牛一类弱小者,只能说是不切实际。蜗牛如此,人亦犹然。随便立下不 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目标,最终只
35、落得望洋兴叹的后果,岂不滑稽?相反,正确认识自己,量力而行, 所制定的目标就可以催人上进,奋发图强,最终实现理想。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谁都知道,实现理想的路途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这就是正确的目标。中州的蜗牛制定非常远大的目标, 但这并没有帮助它实现自己的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阻碍了它前 进的脚步。对于我们,只有制定正确的目标,我们才会为其奋斗,扫除前进道路 上的障碍。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去实现自己的电脑梦,不就是有一个正 确的目标在引导他吗?否则,今天的世界首富从何而来,“微软帝国”从何而来?量力而行,
36、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辉煌是通过努力和积累才形成的,一个个正确的目标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不断成就自己的价值。当我们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后,我们就可以创造出自己 的辉煌,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确的目标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力量之源,通过目标的实现, 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请制定好正确的目标,未来属于你自己。【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寓言类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把握住对所给材料的理解,根据理解进行准确的立意。本题材料中要把握的对象是“蜗牛”,事件是蜗牛想登上泰山和想南下汉水。结果是最终一事无成悲愤交加,郁郁而死。根据因果推断法,考生可以立意为:空想和实际的差距、光想不做假把式、想与做的关系、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考生可以从上面的理解角度选取适合自己的角度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社会现实中的现象,这样作文才能显得深刻而又有高度。考生一定要注意扣住对材料中心的理解,同时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放开思路。点睛:寓言性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首先要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挖掘材料的现象和本质,用因果推断法,现实分析法进行理解材料。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从材料中来,也要拓展开去充分结合身边的实际,这样作文内容才能有深度,作文才能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