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临川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2、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3、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
2、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孔子 B董仲 舒 C朱熹 D李贽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
3、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BCD6、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7“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普罗塔哥拉 B朱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8“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9有人说
4、:“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信仰得救;致良知 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10.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1.21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迅速增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
5、尔泰纪念馆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A “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你使我们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B “你以非凡的智慧和犀利的思想,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了一粒粒种子”C “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你是思想之王”D “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革命战士的斗志”12 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B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C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D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13戊戌
6、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4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
7、承与创新15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普朗克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16、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三教有流之说其中三教指的是A.儒法道 B.墨法道 C.儒佛道 D.儒墨道17、下列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中、不正确的是:A.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B.废除了天主教会 C.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 D.教会对人们思想控制削弱18.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欧阳询、
8、颜真卿、柳公权擅长的字体是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19“.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20,。胡适原名胡洪驿,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促使他改名的作品最可能的是A.海国图志 B.仁学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21.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C.维新变救亡图存 D.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22.下列文学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拜伦西风颂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B.意大利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9、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C.俄国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浪漫主义文学巨著 D.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现代荒诞派戏剧代表作23.20世纪现代派开始主宰画坛,某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高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24.声称“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我用笔完成”的法国文学家是A.巴尔扎克 B.贝多芬 C.拜伦 D.托尔斯泰25.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
10、、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材料三 :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
11、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 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的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
12、的是什么?(6分)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4分)(4)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怎样进行“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6分)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26(
13、1)(2)(3)(4)27材料:中国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来彻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国。康有为“上皇帝书”便说:“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心态。一直到今天都不失其代表性。依照这种心理发展下去,革命便成了唯一的“救亡“之道。一旦“革命”登场,政治(包括军事)力量便必然上升到主宰的地位。而文化力量到退居于无足轻重的位置。长期的“革命”最后是许多人相信“政治是决定一切的”。革命是以政治暴力改变现状,其效果是直接的,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革命可以摧毁旧政治秩序,并建立新政治秩序,但这种变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引自余关时中国文化的重
14、建回答:1.为了救亡,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以哪些“真理”来改造中囯?6分2.康有为提出“全变”主张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什么办法以实现“全变”?4分3.结合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史实说说材料中的“旧政治秩序”和“新政治秩序”分别指什么?孙中山为建立“新政治秩序”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你怎样理解“这种变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6分4.谈谈你对“政治是决定一切的”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28(12分)法是治国之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阐述:“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由民
15、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二是“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三是“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二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材料三 1982年,彭真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所作的修宪报告中指出,提到宪法草案在讨论普遍认为“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是如何体现了西塞
16、罗“维护正义”的法治观的。(4分)(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美国宪法的这一规定是宪法的局限性;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缓解矛盾的政治智慧。选择一种你认同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3)材料三所说的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五四宪法”相比,在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上有什么重大发展?请说明“82宪法”的重大意义。(3分)(4)上述材料体现法制在国家治理中起怎样的作用?(2分)高二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CABADDCD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
17、ACBCCDDDDA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26 (18分)(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4分);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或都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2分)(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2分) (3)美德即知识;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4分)(4)人性恶或者人都是自私的。(2分)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2分)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引导(2分)27(20分)(1)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康有为维新改良(君主立宪);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18、每点1分,共6分。)(2)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统治及民族危机严重(2分)方案:维新变法(君主立宪)(2分)(3)旧政治秩序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1分)新政治秩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2分)理解:封建军阀窃取政权,专制独裁、民主共和流于形式。(2分)(4)本题观点开放,认为观点合理或片面皆可,结合两方面回答也行。答案一,观点合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专制腐败,民族危机深重,爱国人士因急于改变现状,自然倾向于使用激进的政治手段。近代中国为半殖半封国家,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势力强大,不以革命等政治手段难以清除反动势力。政治手段效果直接,迅速破旧立新,立竿见
19、影。(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给分)28“(12分)(1)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4分)(2)同意这是宪法的局限性:宪法倡导自由平等,而这条规定没有给予印第安人自由民的地位,黑人以五分之三折算,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3分)或:同意这是一种政治智慧: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权力、平衡利益,这一规定照顾到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利益均衡,也照顾到南方与北方的利益均衡。(或者说:照顾大州的利益、南方的利益)(3分)(或两者结合,辩证分析,理由同上,总分不超过3分)(3)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两句取其一即可,)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必答)。(1分)(4)国家治理贯穿法治精神,法制起到协调关系、平衡利益,制约权力的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