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珠从哪里来一、教材简析:本课共分两部分,紧紧围绕以下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1. 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 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第一部分: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通过给学生呈现“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一现象,引出本课的第一个探究问题: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上节课里就已形成了的,这里只是问题的再现。这一问题产生后,希望学生尽可能作出符合逻辑的各种解释或假设。继而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各种解释进行分析和验证,排除不合理的解释。最后要让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
2、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第二部分: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通过分析讨论,已经明确了: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自然而然就引出了第二个探究问题: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通过引领学生对比实验: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静静地放在桌子上。隔几分钟时间后,观察两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也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实验现象:均无水珠出现,从而得出结论:与杯内的冰似乎是有关系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但是,与杯内的冰似乎又是有关系的。那么,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重新作出新的假设,一些问题也在学生中产生了: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
3、是从哪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这些问题,就由学生们课外先去寻求答案,下节课则重点展开这方面的观察、研究活动。二、教学背景:在“冰融化了”这课中,学生们已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仅发现了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也有许多小水珠。对于这些小水珠的来源,学生们一开始往往会有多种解释。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本课就是由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或假设),并寻求证据以检验假设。学生们通过分析、检验假设的过程,将会获得更多新的证据,从而做出新的解释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科学词汇:水蒸气、小水珠
4、、融化(二) 过程与方法:1. 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2.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3. 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 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科学方法:假设、实验、分析(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核心价值观: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小水珠从哪里来的,经历假设实验分析新假设的探究过程。难点: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1.玻璃杯
5、.碎冰;2.多媒体课件3只玻璃杯(大小.形状一样).清水.冰块.纸巾。1. 常温下的水2. 冰块碎些实验快教 学 流 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作出新的假设一、情景再现:1. 出示装碎冰的玻璃杯:(1)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发现?(学生应该能马上回答上来:冰冰的.外面有许多小水珠)(2)是啊,在上节课我们就发现了这个小秘密。2. 揭题: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二、探究: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1. 请猜测一下:杯子外壁的小水珠可能来自哪里。(板书:猜测)鼓励学生作出尽可能多的猜测,如:(1)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2)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漫出来的;(3)有可能是加冰
6、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猜测一一罗列在幻灯片上)2. 让我们用生活经验来分析一下这些解释是否合理。(1)师生共同分析这些假设的合理性,把公认不合理的从幻灯片上去除。 (2)通过分析.讨论,还得让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三、探究: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1.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讨论.分析,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那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2.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一起点评,可行的都给予肯定。 4. 选择对比实验进行
7、验证。 (1)(多媒体)明确实验要求: a. 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水.碎冰.空气。b. 静静地放在桌上。c. 先观察记录三只杯子外壁情况,隔几分钟后再观察记录。d. 可以借用纸巾观察外壁水珠情况。 (2)学生分组实验。5.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汇报)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分析) 引导得出:水珠的形成与冰是有关系的。(板书:与冰有关)四、重新假设:小水珠从哪里来?1.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冰到底有什么关系?它又是怎么来的呢?请你说说自己的新猜测。(学生作出新的假设)2. 预设:可能有学生会提到空气中来的,你可以追问: (1)空气中的什么变来的?(生:水蒸气) (2)空气中有水
8、蒸气吗? (3)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蒸气能变成小水珠吗? (5)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些问题的探讨只是为下节课做铺垫,所以不需要在这节课给出正确答案。3. 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课后请查找一些资料,看能不能证实自己的猜测。板书设计水珠从哪里来猜测 对比实验 新猜测 (与冰有关)课外活动查阅有关水珠是不是由水蒸气变成的相关资料生成预见1. 水珠从哪里来的初始猜测,学生可能会作出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解释,教师尽可能引导他们不胡乱的瞎猜。2. 最后一个环节:重新假设“水珠从哪里来”时,有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是水蒸气凝结而来,这时教师可选择不予以肯定或者否定。课堂评估1.“水珠从哪里来的?”学生能否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进行分析.判断。2.能否设计实验验证“水珠的形成与冰是否有关”。3.通过新证据,学生能否作出更合理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