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4.50KB ,
资源ID:4780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80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 文摘(文苑)青花瓷的记忆.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 文摘(文苑)青花瓷的记忆.doc

1、青花瓷的记忆身处浙南大山深处,碗窑的太阳光似乎是特别的,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光,着了魔似的在青山竹篁间舞蹈,一忽儿明一忽儿暗,油彩般鲜明,光线涂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辉煌,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深深凝望。傍晚的碗窑古老神秘,天空蒙着一层辽阔的深邃。山峦的颜色,恍如梦境的过渡,随着风的涨落,汇合起晚霞和翠鸟的倒影。远远地,便望见了碗窑的标志,一座圆锥形的烟囱。青山正对溪流,溪边是从前的码头,野渡无人舟自横。浅滩边,有人垂钓,有人游泳,有人摄影,有人放风筝,有人支起帐篷,五颜六色的,像一朵朵彩色的蘑菇。“青山无处不藏云,村屋四舍皆含烟”,像淡笔的青花扫出,一幅活脱脱的水墨画卷,叫人说不出的欢

2、喜。碗窑的瀑布上下相叠,首尾相接。泉从岩生,瀑向林出,宛如一队白马银甲的骑兵,摇旗呐喊,俯冲山谷;又好似一群上穿素衣下系绿裙,仰慕人间烟火的仙女,翩翩跹跹,从天而降。青石铺就的山路,一头连着大山,一头通往山外,除了翠竹,更多的是樟树、枫香、板栗等珍稀古树,得两三个人才能合抱。山路上,清寂无人,只听见车轮轧在树叶上的“刷刷”声。铺天盖地的绿意,从四面八方袭来,旋即又向后退去,偶有鸟雀飞过头顶,肤色亮丽的小蜥蜴,调皮地从脚边匆匆爬过。一条自古及今的山泉蜿蜒而下,哗哗水声闹得满山皆闻。当地村民洗衣、做饭、洗涮、沐浴,全仗着这条小溪,几座旧时水车也在咿呀转动。举目望去,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有着褪尽繁华的

3、质朴,屋舍后大多有毛竹引山泉入户。民居的大门,随意敞开着,屋前阳光泻下一地金黄,墙头的夹竹桃开着花,像绿底的老织布上浸染的花簇。鸡窝里滚出一颗圆圆的蛋,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炫耀个不停。两层的吊脚楼里,传出烤芋头的香味,柴火在炉灶内劈啪作响。主人在悠闲地忙碌着,茶壶里的开水嗞嗞地蹿着白色蒸汽。这个世代烧制青瓷碗的古村,其青花陶瓷,在乾隆年间便声名远播,客商云集。因产品供不应求,客商为囤足货物,往往要在碗窑住上数月。村民们便在下窑、半岭建了两座戏台,定期组织戏剧表演,连毗邻的福建百姓都赶来看戏。下窑在唱,半岭也在唱;这个班子还未开拔,下一个班子又已到来。温州各地区的戏班子,但凡稍稍出色的,都曾在碗

4、窑献过艺。空前活跃的气氛,极大地刺激了来此演出的戏班子,几乎天天在“斗台”。出窑的日子也是碗窑的盛大节日,人们都要欢庆歌舞,上演戏曲。“咚咚”踏上古戏台,铿锵的锣鼓,激动的喝彩,轻盈的脚步,飘逸的水袖,如秋日野菊般迷人,千年风雨一幕戏。傍晚的碗窑温柔恬静,山间炊烟,像是点睛的一笔,让人坠入梦境。夕阳将金色倒影,留在碗窑的桥边、水中、老房子的院角、古树的枝丫和白鹅摇晃的身影上。喜欢碗窑的风。不疾不缓,像一个思念已久的人,从远远的地方赶来,吹得满山摇曳波动,夹着潮润的植物芳香。等吹到脸上,却变得温柔了,你的头发飘起来了,你的目光澄澈了,你的内心有了烟火的气息,你便不想走了。喜欢碗窑的瀑布。穿过山涧

5、悬崖,白云芳草,在阳光下潋滟,在月光里泛波,在春风里沉醉,在秋日里追逐,那一道道激情雪白的坠落,让你在梦中都有一种纵身拥抱的冲动与欢欣。喜欢碗窑的山路。迎面遇上村民,他们会和善地让你先过;石缝间,有探头探脑的青草,小径上,小灯笼般的红柿,触手可及。在这里,无论驻足、眺望或冥想,都让人心生惊喜。喜欢碗窑的光线。特别是黄昏时分,光线投在褐色的木板墙、随意栽种的花木、晒在竹榻上的鱼干、天井、石板地和石水缸上,投在吃饭的村民、洗澡的婴儿身上,屋檐下默坐的老人,脸上有着人生的大彻大悟。阳光被喜爱它的枝叶抚摸后,化成动人的光斑,星星点点,弹出明灭的节奏。一缕橘红色的光,消逝在山阴道上,四周的植物由深绿转为

6、暗红,由暗红转为深紫,最后,又由深紫消失了颜色。山间,涌起淡淡的雾,依稀可见的淡月,仿佛大幕拉上,灯火亮起的刹那,不免有微微的怔怔。戏台前耸立的三官灯亮了,山峦、烟囱和水车,成为深色剪影。蓦然回首,一切仿佛电影画面般定格,又被无限拉长。风在吹,风中飘来古老的声息,是植物的,更是泥土的。树在泥土里呼吸,云从泥土中升起,人们在泥土上生存。小径分岔的山道尽头,沙漏在骸骨和青草之上缓缓流动,碗窑像一朵火焰般颤抖着,好像从来不曾从世上消失。碗窑是一阕湮灭的词章,一段搁浅的神话,令时光俯首的姿势,短暂而漫长。你多想变作一件精美的青花瓷器,穿过火焰和民谣,一直走,走进那个疼爱你的人眼里。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这就是碗窑,妖娆而宁静的碗窑。(郭思良摘自经典美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