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764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四川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6四川绵阳一模)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丘在当时()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可知周代的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

2、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丘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而重建礼乐文明,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克己复礼”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D项错误。【答案】B2(2016四川成都一模)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根据题干中“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

3、灭胡、龙未央等”中的忠信、汉强、灭胡等关键词可知其体现的是汉代的思想价值观,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6四川眉山、广安、遂宁一模)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儒法道都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不是争夺国家政权,故B项错误;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符合法家,不符合儒家和道家,故C项错误;儒法道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4、,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四川凉山一模)论语子张说:“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由此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人本主义B积极入世C重道轻器D经世致用【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材料中并未提到对人的重视,故A项错误;材料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和“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体现出了积极入世的观点,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重道轻器的观点,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经世致用的观点,且该观点在明末清初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B5(2016四川达州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

5、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材料“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不等于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游说某官是主要的做官途径,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军事手段谋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要,后者切合统治者争霸的内在需求,故B项正确;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片面理解材料,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需要

6、的是能够对国家增强实力的学说,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德理论,故D项错误。【答案】B6(2016四川南充一模)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这表明()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题干说到诸侯国的当权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并没有说诸侯国当权者采纳了儒家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在政治上的重要观点,材料并没有说当时的当权者采纳了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项错误;“依法治国”是法家学派的观点之一,根据所学,

7、当时法家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中央集权,由分散走向统一的需求因此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但是材料并没有体现这样的观点,故C项错误;根据“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说明了众多的当权者都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故D项正确。【答案】D7(2016四川绵阳一模)“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据材料“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

8、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可知汉代董仲舒兼采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内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 项错误;礼法并用,君舟民水是战国时期儒家荀子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礼乐文明、仁人志士乃儒家所强调的,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8(2016四川德阳一模)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考点】宋明理学【解析】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

9、止”并未体现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并未体现出致良知的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出自论语,因而其引用这句话不能说明其目的是灌输心学理论,故C项错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体现出了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的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9(2016四川乐山二模)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

10、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海禁”政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解析】商鞅变法有助于秦国加强中央集权,不能直接说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故A项错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能说明儒学独尊,不能说明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是整个明王朝的政策的结果,不仅仅是明太祖的“禁令”,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6四川绵阳一模)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

11、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千八百里 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B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C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 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D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可知讲述的是西北地区并非西南夷地区,故A项错误;据材料“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不能说明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明上河图描绘

12、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可知描述的是北宋汴京(即东京)商业繁荣的景象,由此可知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故C项正确;据材料“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不能说明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代中国应该在晚清出现而非明代,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四川成都一模)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儒学并非神秘学说,朱熹也并未将儒学神秘化,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宋理

13、宗认为“有补于治道”可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提出的思想观点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的命题素材,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6四川达州一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与“客观之诗人”在学风上更接近的是()A儒家的天人感应B道家的无为无用C理学的格物致知D心学的本心灵明【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儒家的天人感应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A项错误;道家的无为无用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意味着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

14、识,与材料主旨接近,故C项正确;心学的本心灵明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2016四川达州一模)(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教育发展简况 阶段 记事 公元前6世纪 至公元前3世纪 左传昭公九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吕氏春秋离谓记载郑国邓析办私学;列子仲尼记载郑国伯丰子开办私学。鲁国少正卯和孔子同时在鲁国办私学。孟子、荀子和墨子等都创办过学校,招生讲学。 公元前2世纪 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教科书,设立博士进

15、行传授。 19世纪中后期 1862年,奕等人创立京师同文馆;1866年,左宗棠筹办福州船政学堂;1874年,上海江南制造局设立操炮学堂。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北洋水师学堂。1870年清廷批准了向外派遣留学生的计划。 20世纪初 1903年,清政府制订“癸卯学制”,规定新学制的宗旨“以忠孝为根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础,使得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等到他日成才,各适实用。”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 20

16、世纪四五十年代 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1978年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1983年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摘编自中国教育简史等著作 上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发展状况,请任选其中两个阶段,分别概括其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16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

17、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发展主题【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选取其中的两个阶段,并且明确标明,对特点进行准确全面的概括,进行概括时,一方面根据所给材料,一方面根据此时间段的阶段特征;第二小问影响,回答影响时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结合本阶段的阶段特征考虑,同时注重,既然提到了教育,往往要从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思想解放,国民素质提高,社会转型等角度考虑和回答。【答案】评分说明:阶段选取明确;特点概括准确;(6分)影响归纳全面。(10分) 示例一: 特点: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官学衰落,私学兴起。(任一点即可) 影响: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18、有利于“土”的崛起,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保证。示例二: 特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复兴;通过立法保障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任一点即可) 影响: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现代化建设人才;增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14(2016四川都江堰一模)(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

19、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宋史研究主题;全国卷41题【解析】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即“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宋代积贫积弱”。可以就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论,既然为评论就包括赞成这种观点也包括不赞成这种观点还包括部分赞同这种观点。然后就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即可。【答案】一等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

20、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及评分示例 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

21、安宁;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观点三:赞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答案为参考答案一和参考答案二的综合。观点四: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 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 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观点五:不赞成宋代积贫积弱的观点。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自960年建立到l279年灭亡,历时300多年;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