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已经被彻底破坏2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然 B.近代工业也是远未深入人心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D.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3.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著作中记载“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
2、通事(即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对该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之前难以出现 B.买办阶层在社会中活跃 C.上海已经对外开埠通商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繁荣4 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5. 对下表所示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近代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节选)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及建筑用品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101.516.
3、117.617.065.482.419303.723.226.917.357.873.1A进口商品一直占据中国市场的绝对优势 B中国没有受到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中国制造业中尤其是轻工业逐步在发展 D外来经济压力逐步减轻促进民族工业发展6 下表为1894/1914年的外国资本在华资本结构图标(单位:万元),据此可知业别年份工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合计1894年2791261592846680213701914年37690644356796814515184608A1894年后因中国民族工业的萧条外国资本急剧膨胀B外国资本的扩张导致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一战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达到近
4、代时期的最高峰D列强的在华投资中交通业和工业比重上升较快7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B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C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D酿酒业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行业8 中国社科院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指出:“1895年之后短
5、短几年间,外国资 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 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9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A矿山开采业 B机器制造业 C航运业 D面粉业10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
6、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由此可见,该运动和罗斯福新政相似之处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B政府实行企业破产保护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D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模式11对下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 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
7、衰落;苏联的崛起 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12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劳资争议处理法,严禁罢工,禁止工人捣毁工厂、商店。1929年12月公布的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条件、时间、待遇作出了详细规定,从 法律上对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作出了改善。据此判断,这些政策 A.随国共两党斗争形势变化而变化 B.使工人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 C.旨在稳定工业发展秩序 D.使中共工作重心转入农村131929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宣布采取万国公制,另定市制的度量衡为辅助,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设立度量衡局监督执行。这一政策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果 B.有利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形成C.使中国开始触入了世界市场 D.
8、推动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14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 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当时中国 A文明简洁的葬礼成为主流 B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C知识分子已抛弃纲常礼教 D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融15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D.文学革命的影响16刘、朱汉国主编的历
9、史学习精要认为:“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殖民扩张掠夺C.西方的黑奴贸易 D.中国的改革开放17“前者表现为效率优先,为追究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后者则主张公平优先,在公平的前 提下,提高效率。”与“前者”、“后者”对应史实正确的是A圈地运动;文化大革命 B黑奴贸易;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18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茶叶已
10、成为普通消费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工业革命的影响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1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那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20著名学者彭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11、”。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21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经济困难 B巩固大跃进成果C加强环境保护 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22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文化大革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2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
12、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24有材料证明: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闹粮荒”,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一五计划” 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25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重庆史事史事解读A1897年,重庆第
13、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强。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清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C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D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26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
14、、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D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71959年秋,农村周期性的集市已在我国一些地方重新开放,一些地方重新开放,到1961年春,中央下文规定公社社员可以经营自留地。这些政策A.是对市场经济的积极探索 B.改变了农业土地所有制性质C.基本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 D.消除了经济中“左”倾错误28根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哪个是错误的A50年代末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增与大跃进有关B6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突
15、减与三年经济困难有关C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稳定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的限制D1984年以后人口迁移数量持续增长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91929年,葛兰西强烈批判当时的人们只是希望改变政府的放任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改变国家的经济基础。他认为只有在政治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如诉诸武力),才能将经济从传统政策的死压下解放出来。由此判断葛兰西可能是A垄断资本主义的拥护者 B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者C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 D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30罗斯福新政是西方国家首次以政府形式在价值观上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提出回应与挑战。新政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秩序 B确立了计
16、划经济体制C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31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更有甚者还将总统告上法庭,1935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认为“非常形势并未创立或扩大宪法权力.总统制定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部分新政措施被取消。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作为抨击理由的是A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B颁布紧急银行法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D销毁过剩农产品32. 1981年1月,年已70岁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A.增加福利投入B
17、.发展混合经济C.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奉行自由主义33.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表明A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 D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34.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
18、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35. “一战”后期,农民在村社的组织下不经官方许可自己行使公民权力,86%的乡农民执行委员会自行分配土地不到10%的基层机构听命于政府。”材料描述的可能是A法国的农村大革命 B俄国的农民运动C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 D罗斯福新政下的美国农业改革36. “一些革命前的富农重新获得发展,革命后被戏称为小富农的那些人也较快地发展为富农,一些中农和个别贫农也发展为富农,富农的人数及其影响由此逐渐扩大。”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政策的影响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
1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7. 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C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民利益被忽视 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38. 苏联经济在“八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简表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社会总产值7.4%6.4%4.2%3.3%国民收入7.7%
20、5.7%3.8%3.2%工业总产值8.4%7.4%4.4%3.7%农业总产值4.1%2.5%1.7%1.1%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A赫鲁晓夫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B勃列日列涅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C戈尔巴乔夫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D赫鲁晓夫、勃列日列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39. 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40. 20世纪90年代,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新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
21、,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B.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冲突的形式发生改变C“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国家更容易产生冲突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使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41.(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突破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且,在这些伟大的文明(指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文明等)中,政治危机常常会导致政府努力恢复传统或宗教正统来帮助其重建秩序,而科学的发展往往会被这一过程所阻断,甚至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还会被遗失。而在1500年以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
22、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18世纪的英国,这些变化第一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由科学所激发的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增长。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同一行业下面的数据为倍数。)年份棉织品煤生铁汽船铁路蒸汽机水车毛织品亚麻布人口175011.01.0-1.01.01.01.01.01800242.16.71.01.07.01.711.43.11.51850267
23、10.683.356.062.4114.82.792.27.33.1190078853.2337.22402.7191.61931.82.547.25.45.6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的条件。(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4分)42. (20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制定和稳定的发展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
24、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18691894189419081908192019201936国内生产商品0973511137381进口洋货净值359653565172合计1254021046360注释: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
25、社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9分)(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9分)4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
26、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
27、。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
28、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12分)(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8分)1-5BBDDC 6-10DADDC 11-15BCDDA 16-20ABDCA 21-25ADBBD 26-30CADDC 31-35CBCDB 36-40BDBCA41. (1)条件:政府的支持和倡导;经验和技术应用于生产;新航路开辟,市场扩大;牛顿力学等的创立和突 破;宗教宽容(或改革)等(2)趋势或
29、特点:1750-1800 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1850-1900 则增长速度极快;各部门之间增长不平衡,新式产业增长快快而传统工业和人口增长慢甚至下降。 原因:19世纪上半期,机器制造业(重工业)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结合,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进入垄断时代; ) ;这些都导致生产力飞速提高。42. (1)中国: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西欧:大力扶植工商业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2)轨迹:从小幅增长到大幅度提高、又大幅回落。因素: 1929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3. (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推行;西方文明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影响:推动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传统的官商关系有所改变;提升了民族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不能充分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2)主要区别:清朝立法重在鼓励经济发展,立法程序较少体现民意;英国立法重在促进社会公平,议会立法符合民主程序。启示:法制化是历史潮流;法律建设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保驾护航;法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民主政治是法制建设和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