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756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11月联考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最有代表性形象标识,它可以是一座楼阁、一架桥、一尊雕塑、一件文物、一座塔等等。像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黄鹤楼、延安宝塔山、南京长江大桥、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等,想起这些富有地域特色、人文魅力、纪念意义、厚重历史的建筑景观,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如条件反射般立刻浮想起这些建筑的坐落地及其镌刻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沧桑之美。文化地标的价值不容小觑,是因为这一地标性实物的存在既是城市变迁史的符号化再现,更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神和魂。如果从这个意义上

2、来说,文化地标就是一座城市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定义自我、解释自我、传承自我的宝贵财富。所以说,一座建筑要想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不是凭借其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就可以让人翘首点赞的,必须强化其作为城市起源和特质的文化身份认同,让其与支撑城市记忆的历史文脉有着你我感同身受的记忆一致性,让每一个人都能从流传下来的文化元素中提取、转译出城市精神源流深处延续而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回忆。(摘编自杨亮文化地标的价值不容小觑)材料二: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报指出,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吉城风貌和历史文脉,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文

3、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它见证历史留下的足迹,承载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着城市文明的延续。而这些被通报的“文化地标”根本名不副实。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重1200吨,不仅违建而且基座正在下沉,外观除有些视觉震撼,品不出更深的历史韵味。水司楼投资高达2.56亿元,这一栋楼就花掉该县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盲目举债还存在烂尾风险。一个贪大,一个求怪,徒有其表的文化项目,不仅破坏了城市整体风貌,浪费了经济社会资源,也达不到传承历史文化的效果,更赢不来游客的青睐和口碑。(摘编自韩小乔文化地标应名副其实)材料三: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六百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

4、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殊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也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这些现象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

5、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

6、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打造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

7、为观众带来一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摘编自智春丽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它可以是有形的建筑,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B. 文化地标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城市文明的延续。C. 文化地标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

8、单靠人力可以打造的。D. 文化地标的长久生命力来源于生活,与一个地方居民每天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 下列对三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首段与材料三首段表达的观点完全相同,两者所举文化地标的例证也可以互换。B. 材料一第二段关于一座建筑如何成为文化地标的论述,也可以用来论证材料二的观点。C. 材料二中指出的两个滥建文化地标的事例,也可以从反面论证材料三第三段的观点。D. 材料三第四段所举成功打造文化地标的事例,可以与材料二的事例构成正反对比论证。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座城市与其文化地标通常会形成固定的同义联想关系,即一想到某城,就会

9、联想相关的文化地标。B. 能够成为文化地标的各类建筑虽然形体大小、历史长短各有不同,但它们大都具有内外兼美的特点。C. 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往往不止一处,因为它们承载的是文化,而文化的形态通常是丰富的和多元的。D. 打造文化地标不能追求个性化,更不能追求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或者只是简单堆砌一些文化元素。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5. 河北省某市投巨资按1:1比例在太行山下仿造了一座埃及狮身人面像,宣称要打造新的“文化地标”。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概括这座狮身人面像不可能成为当地文化地标的原因。【答案】1. B 2. A 3. D 4. 首先从文化地标的价值和社会影响说起,提出“如何打造有生

10、命力的文化地标”这一话题;然后分别从文化地标作为人文景观、符号化呈现和公共建筑三个方面,阐述打造文化地标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总结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强调文章的中心论点。 5. 文化地标作为一种符号形象应该是鲜明独特的,而某市的狮身人面像是仿造外国的,不具有独特唯一的特性;文化地标应该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狮身人面像承载的是古埃及文化,与当地文化无关;文化地标必须与地理环境和谐相融,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造型与我国太行山的地理环境显然无法有机融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 “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错,根据文意“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最有代表性形象标识,

11、它可以是一座楼阁、一架桥、一尊雕塑、一件文物、一座塔等等”,文化地标一定是实物。C. “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错,有些文化地标历史并不长,如材料中所举深圳拓荒牛雕像和北京“鸟巢”等。D. “与一个地方的居民每天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于文无据,也不符合生活实际。原文只是说“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观点完全相同”不准确。材料三首段的前半部分与材料一观点确实完全一致,所举例证也可以互换,但材料

12、三首段的后几句关于文化地标特点的论述,是材料一首段没有的。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 “不能追求个性化”说法错误。原文完整表达是“一座建筑要想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不是凭借其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就可以让人翘首点赞的,必须强化其作为城市起源和特质的文化身份认同让每一个人都能从流传下来的文化元素中提取、转译出城市精神源流深处延续而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回忆”,根据文意和生活实际,文化地标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特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三开头以紫禁城、古典园林、拓荒牛、珠海大剧院等为例,阐明“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

13、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这是说文化地标的价值和意义;然后指出地标的社会影响,“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再从当前地标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重要影响说到某些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问题“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接着主体部分,从“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 三个方面,阐述打造文化地标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再次强调地标的人文

14、价值,进一步强调中心论点,“打造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并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想分析概括这座狮身人面像不可能成为当地文化地标的原因,就要了解打造合格文化地标的要求。材料三中说“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文化地标必须与地理环境和谐相融,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造型与我国太行山的地理环境显然无法有机融和;材料一中说“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最有代表性形象标识”“必须强化其作为城市起源和特质的文化身份认同,让其与支撑城市记忆的历史文脉有着你我感同身

15、受的记忆一致性”,材料三中也说“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也就是说,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必须与这座城市的身份、历史、人文、情感等紧密相连,每个城市的文化地标都应当是鲜明独特的,而某市的狮身人面像是仿造外国的,不具有独特唯一的特性;材料二中说“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它见证历史留下的足迹,承载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着城市文明的延续”,材料三中也说“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可见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应该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狮身人面像承载的是古埃及

16、文化,与当地文化无关。因此,这座狮身人面像不可能成为当地文化地标。(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画像(节选)俄果戈里任何地方都比不上休金工场旁那家画铺门前聚集了那么多的人。这家画铺展出了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收藏品,其中多半是油画,罩着一层深绿的清漆,装在深黄色的浮华的画框里。买画的人不多,而看画的人却多得很。就在这时,路过这里的年轻画家恰尔特科夫情不自禁地在画铺前停下脚步。他站在门前,起初看着这一幅幅涂鸦之作暗自好笑。他在这些庸俗低级的画作跟前,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走神了,而这时,画铺的老板,一个身穿面绒粗毛呢外套的小人物,一直在向他讨价还价,还不知道对方是

17、否喜欢和要买什么,就要开价出售了。“这幅农夫人物画再加一幅风景画,只收一张白票子。画得真不错!简直叫人看不厌;是刚从市场上收购来的;清漆还没有干呢。要不,看看这幅冬景画,就买这幅冬景画吧!15卢布!光一个镜框子就挺值钱的。瞧,多好的冬景!”这时,老板轻轻地弹了一下画布,兴许是要让人看看这幅画结实不结实。“是把它们捆在一起,给您送去么?请问您住在哪儿?喂,小伙计,拿绳子来。”“慢着,老兄,我要看看这里有什么可买的东西。”然后,他俯下身子,从地板上挑拣那些堆叠在一起的破损而尘封的旧画,它们显然是无人问津的。这里有古老家族的画像,它们的子孙后代在这人世上或许已是无迹可寻了,还有一些画布上尽是窟窿、不

18、知所画何物的画作以及金箔剥落的画框。总之,是一堆各种过时的无用之物。可是,画家却仔细地端详起来,心里盘算着:“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呢。”他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在民间版画商那儿有时在一堆废物中间还发现过巨匠的名画呢。主人见他翻寻那堆废物,便不再前后招呼他了,于是,又端起平常的姿态和持重的样子,重新站在门前招揽过往行人。他大声嚷了半天,大都枉费口舌,又跟站在对面店门口卖布头的商人聊了个痛快,终于想起铺子里还有一个顾客,便转过身来,走进店铺里。“怎么样,老爷,挑好了吧?”然而,画家却在一幅嵌镶在昔日十分华贵而今只隐约可见斑驳的金箔的偌大的画框里的画像前,已经伫立良久了。那是一幅古铜色脸膛、颧骨

19、突出、面容枯槁的老人的画像;那副脸相似乎是在抽搐的瞬间描画下来的,给人的印象是缺乏一种北国的气度。炎热的南方倒是给那容颜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他身披一件宽大的亚洲式的外衣。这幅画像尽管有些破损和满是灰尘,然而,一旦拂去那脸上的灰尘,画家一眼便看出那是出自丹青高手的画作。画像似乎并没有画完;但是,笔法却是十分遒劲有力。最不寻常的是那双眼睛:那位画手似乎用尽了所有的笔力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那眼睛只是凝望着,却像是呼之欲出,要从画面上走下来一样,仿佛以一种奇异的神采破坏了这画面的和谐。当他把画像拿到门口来看时,那眼神就更加咄咄逼人。周围的人们看了几乎也是同样的印象,一位妇人站在他的身后,就不由地喊道:“

20、多么有神,多么有神!”连连后退几步。一种令人不快的、莫名其妙的心情涌上心头,他把画像放在地上。“怎么样,您买这幅画像吧!”店主说道。“多少钱?”画家问了一句。“还能多要您的钱么?就给75戈比吧!”“不买了。”“那么,您说多少?”“20戈比。”画家说完,准备离去。“您倒挺会压价的!20戈比连个画框也买不着。兴许您是打算明天再来买吧?先生,先生,您回来吧!再添10戈比好了。好,买去,买去,就给20戈比算了。说真的,只求个开市大吉,您是头一个买主。”然后,他打了个手势,仿佛是说:“就这样吧,一幅画就完事大吉!”就这样,恰尔特科夫完全意想不到地买了一幅旧画,同时又暗自嘀咕着:“我干吗要买这画呢?我要它

21、又有什么用?”可是,无法反悔了。他从口袋里掏出20戈比,交给店主人,夹起那幅画像走了出来。到了路上,他才想起那是他仅有的一点钱呢。他的思绪一下子变得阴郁起来;懊恼和冷漠一时间交织在他的心头。“真见鬼!这人世间真是糟透了!”他怀着俄国人身陷窘境时常有的那种心境说道。他迈着快步,几乎是无意识地走着,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晚霞的夕照染红了半边的天际,朝西的幢幢楼房还沐浴在它的暖人的光照里,而这时月亮的清冷的银辉显得越发分明了。房屋和行人的两只脚投下的半透明的淡淡影子,就像长长的尾巴落在地面上。画家仰望着那沉浸在透明、稀微、隐约的光照里的天穹,渐渐看得出神了,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地说了两句话:“多么柔

22、和的色调!”“真丧气,活见鬼了!”然后,他把不断地从胳膊下面滑出来的画像夹紧些,加快了脚步。(有删改)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恰尔特科夫情不自禁地在画铺前停下脚步”,这是出于他画家的职业特点,也与他期待从那些庸俗低级画作中发现有用东西的想法有关。B. 画铺老板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从他个性特征鲜明的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也是一个精通绘画艺术的人。C. “昔日十分华贵而今只隐约可见斑驳的金箔的偌大的画框”,显示了画像的破旧和可能存在的价值,也呼应上文有关在废物中发现名画的叙述。D. 恰尔特科夫还价20戈比,并非画像就值20戈比,也不是他

23、真的会压价,而是他身上仅有这些钱,由此也能看出他买下这幅画的决心和愿望。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第一段和第四段中的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也为“恰尔特科夫完全意想不到地买了一幅旧画”作了铺垫。B. 小说综合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手法娴熟精巧,人物形象真实丰满。C. 小说围绕画像展开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扣人心弦,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身份特征,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创作艺术。D. 景物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小说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既为人物活动营造了氛围,又巧妙地映射出人物的心理。8

24、. 小说第六段对画像进行详细描写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9. 主人公恰尔特科夫购买画像前后心情一直是纠结的。请结合文本,对他初见画像、讨价还价和买到画像后纠结的具体表现,分别作简要分析概括。【答案】6. B 7. C 8. 要点:具体展示画像内容,突出了画像艺术的精湛;既照应上文“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的想法,又为下文倾囊购买画像做铺垫,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从侧面表现了恰尔特科夫鉴赏画作的眼光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丰富了人物形象。 9. 要点:看到画像,欣喜中有不快。初见画像,“伫立良久”,表明他心中暗喜;不快,是因为他贫穷,担心买不起。讲价时,犹疑中有意外。当老板说出75戈

25、比的价格时,他说不买了,表明他对买到画像没有信心,而老板答应卖给他,让他出乎意料。买到画像,遂愿后又懊恼。买画像用光了他所有的金钱,会让他身陷窘境,所以,尽管满足了心愿,但内心非常懊恼。【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能力。B.“又是一个精通绘画艺术的人”错。从第三段的语言描写、第六段对画像的描写以及与画家的讨价还价可以看出,画铺老板并不精通绘画艺术,他只是一个商人。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 “情节紧张曲折,扣人心弦”错,小说只是描写一个青年画家从一个商人那里买到一幅破旧的画作的故事,没有紧张曲折的情节,节奏相对比较平缓。故选

26、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某个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画像,尤其是那双眼睛,“画像似乎并没有画完;但是,笔法却是十分遒劲有力。最不寻常的是那双眼睛:那位画手似乎用尽了所有的笔力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那眼睛只是凝望着,却像是呼之欲出,要从画面上走下来一样,仿佛以一种奇异的神采破坏了这画面的和谐”,又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描写这双眼睛的魅力,“周围的人们看了几乎也是同样的印象,一位妇人站在他的身后,就不由地喊道:多么有神,多么有神!”,这样写首先突出了画像艺术的精湛;其次,这段文字与上文“画家却仔细地端详起来,心里盘算着: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呢。他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在民间版画商那

27、儿有时在一堆废物中间还发现过巨匠的名画呢”的情节相照应,有为下文画家掏钱买下他做了铺垫,“他从口袋里掏出20戈比,交给店主人,夹起那幅画像走了出来。到了路上,他才想起那是他仅有的一点钱呢”,可见这段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最后,年轻画家能够在地板上“破损而尘封的旧画”中一眼相中它,“画家一眼便看出那是出自丹青高手的画作”,与这段描写相呼应,从侧面表现了恰尔特科夫鉴赏画作的眼光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丰富了人物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考生可按照初见画像、讨价还价和买到画像这三个层次来分析概括其心理。看到画像时,“画家却在一幅嵌镶在昔日十分华贵而今只隐约可见斑驳的金箔的偌大

28、的画框里的画像前,已经伫立良久了”,他发现了这是高手所画,伫立良久是被画作吸引,心中暗喜;然而“一种令人不快的、莫名其妙的心情涌上心头,他把画像放在地上”,心中不快是因为他觉得这幅画想他恐怕买不起,面对这幅优秀的画作,他既舍不得又心中懊恼;讨价还价时,“多少钱?画家问了一句。还能多要您的钱么?就给75戈比吧!不买了。那么,您说多少?20戈比。画家说完,准备离去”,这个过程中,画家刚开始问价是多少抱着一点希望,而当听到价钱是75戈比时,他心里知道买不起了,便痛快地说不买了;没想到老板问他相出多少,他几乎不到希望地说了价钱,当然他知道这个价钱是买不了的,因此他说完就准备走;然而老板却说“好,买去,

29、买去,就给20戈比算了。说真的,只求个开市大吉,您是头一个买主”,他“打了个手势,仿佛是说:就这样吧,一幅画就完事大吉!”,这时他恐怕还在 犹疑和惊喜中,没有想到真的用20戈比买到了这幅画;买到画像后,他后悔了,“我干吗要买这画呢?我要它又有什么用?”,因为“那是他仅有的一点钱呢”,“他的思绪一下子变得阴郁起来;懊恼和冷漠一时间交织在他的心头”,买画像用光了他所有的金钱,会让他身陷窘境,所以,尽管满足了心愿,但内心非常懊恼。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

30、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侣,儿女饿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

31、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峻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

32、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肝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B.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C.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D.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

33、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只是唐代科举各科中的其一,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地位成为各科之首。B. “赋”是我国古代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通常被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C. “补”是候补,等待授职。古代官职的变化有许多术语,如“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D. “永泰元年”是帝王年号纪年法,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善于写赋,受到皇帝赏识。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

34、为文章写得好,杜甫仍然在天宝末年被玄宗下召考试,授以官职。B. 杜甫仗义敢言,帮助朋友解难。在房琯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杜甫努力上疏救助,终因此给自己带来祸患,也受到了降职处分。C. 杜甫一生多难,家庭屡遭不幸。在华州做司功参军时,因为京畿发生动乱,粮食价格奇贵,杜甫的几个孩子缺粮惨被饿死。D. 杜甫客居舟中,晚年四处流浪。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后来也死去,杜甫无依无靠,为躲避战乱,携全家沿长江漂泊。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14. 比较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对于杜甫的放诞无礼,严武的

35、态度有何不同?【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2)严武将要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 14. 旧唐书中严武对杜甫的无礼不在意。新唐书中严武表面不在意,实际上忌恨,甚至想杀掉杜甫。【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到了之后,高适却去世了。“武人粗暴”都是说“英乂”的为人,中间不能断开;“无能”是修饰“刺

36、谒”的状语,应当与“刺谒”相连,排除AB;“游东蜀”的目的是“依高适”,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补是候补,等待授职”错,从文中“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来看,不是等待授职,是已经授职。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在华州做司功参军时杜甫的几个孩子缺粮惨被饿死”错,从文中来看“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侣,儿女饿碍者数人”,他的孩子饿死是寓居成州同谷县时。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宵,名词作状语,趁夜;谒肃宗于彭原郡,状语后置句;谒,拜见;

37、拜,授官。(2)钩于帘,被动句;左右,左右的人;白,告诉;独,只。【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于杜甫的放诞无礼,严武的态度有何不同。旧唐书中这样记载“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而严武的态度是“武虽急暴,不以为忤”,可见严武对杜甫的无礼不在意。而新唐书中的记载是“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严武的态度是“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严武表面不在意,实际上忌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曾祖父杜依艺,官位

38、最终到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父亲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杜甫天宝初年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试文章,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征兵。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肃宗生气,贬房琯当刺史,从京城赶出杜甫去担任华州司功参军。当时京城地区动乱

39、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饿死的儿女有几个人。一段时间之后,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种竹子,枕靠着长江建造房屋,尽情喝酒,长啸咏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伧夫一起亲昵地游逛,没什么拘束检点。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帽子,他

40、就是这样傲慢放肆。永泰元年夏,严武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到了之后,高适却去世了。这一年,崔宁杀死英乂,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曾游览束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

41、武再次统领剑南时,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带头巾,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严武死后,崔肝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

42、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金陵乌衣园吴潜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樽、随分趁芳时,休虚掷。【注】随分:随便。15.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善用修辞,例如用罗绮指仕女,运用借代手法;“远山过雨青如滴”运用夸张手法。B.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这句话写出了暮春的清冷,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C. “抖擞一春尘土债”,这句话不是写燕子的动作,而是显示了作者希望解脱繁重的事务。D

43、. 本词有沉郁顿挫之致,感情的抒发由隐到显,含蕴深远感情,颇耐人寻味,笔调洒脱凝重。16. 刘禹锡诗作乌衣巷中有这样的句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词和刘诗借燕子表达的内容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 B 16. 同:两篇作品中的燕子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异:刘诗中,乌衣巷本身从豪门大族变为百姓之家,燕子见证的是从繁华到没落的历史过程;本词中,乌衣巷本身没变而但当年的繁华已难觅踪迹,燕子见证的是物在人非的现实状况。【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这句话写出了暮春的清冷,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柳树已是长条如带,榆

44、荚也结实如古钱 。清明、寒食两节已过。景物不清冷,也没有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物象及分析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两句以“乌衣”并提,但巷犹昔,事难觅,对比十分鲜明。王谢德行已成历史,不复存在,所以难觅。来到此地,只见小巷依然,触景生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只有春来秋去的燕子年年来此凭吊一番,“晚烟斜日”景象何其萧条。燕子当年经历过乌衣园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体呈现。燕子是历史的见证者,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这里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但用意不

45、同。刘诗旨在奚落、讽刺,这里是景仰、怀念,乌衣巷本身没变而但当年的繁华已难觅踪迹,燕子见证的是物在人非的现实状况。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作者借助燕子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可见,两首诗词中燕子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不同之处是,

46、刘诗借助燕子见证的是从繁华到没落的历史过程;吴词燕子见证的是物在人非的现实状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借凋零的桑叶比喻女子美好年华流逝的诗句是:“_,_。”(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飘零万里、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3)黄庭坚的登快阁中“_,_。”两句,写出了树叶落尽、月色清朗的美好景致。【答案】 (1). 桑之落矣 (2). 其黄而陨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落木千山天远大 (6). 澄江一道月分明【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其中的易错字,

47、如“陨、萧、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个城市的天空华丽得如一块锦缎,那里有我童年的怯懦和忧愁。我那时喜欢站在阳台上,看楼下穿着海魂衫的士兵走来走去。后来我们搬到了铁山巷。铁山巷的房子是在半山腰,上山的青石路两旁是高高的竹篱笆,篱笆上爬着宝蓝色的牵牛花,早上的时候团团簇簇,骄傲地_小喇叭,(),耸拉着全无生机。我家房子的对面是一个文具厂,文具厂的外面是一片桃树林。春天的时候,桃花灿烂,粉白的桃花大朵大朵地盛开,枝枝串串,香雪海一般徜徉在整个山坡上。山顶有一个气象台,童年的我喜欢爬到气象台的高墙上,从那个高高的地方看这个城市。深蓝色的大海从辽远的地方缓缓而至,温柔地

48、_着脚下的城市。过了气象台就是下山的路,路的两旁是一排排的法国梧桐,连天的枝叶遮住了蓝天。梧桐树的后面是一个个的大院子,高高的铁门给深深的庭院添了几分神秘。隔着高墙,能看到里面一栋栋_的俄式小洋楼。我原以为离别多年,(),没想到命运是非常善于铺垫的,记忆中的童年_如此清晰地回归到当下。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挺着 缠绕 美轮美奂 总是B. 开着 围绕 美轮美奂 竟然C. 挺着 围绕 精巧别致 竟然D. 开着 缠绕 精巧别致 总是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春天的时候,灿烂桃花开满了整个山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

49、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 C 19. 原文描写具体细致,突出了桃花的颜色、外形特征;原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画面以动态感;整个语段以描写为主,原句与上下文语言风格谐调一致。 20. 到了下午就换了模样 和这个城市再也没有关联【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挺着,直立着;开着,盛开着。从语境看,“开着”与“小喇叭”不搭配,且与前面的“骄傲”格调不吻合,故选“挺着”。第二处,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围绕,包围;环绕,环绕某个中心。

50、主语是“大海”,只能“围绕”。第三处,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精巧别致,精美,与众不同,别具风格。而后面的修饰对象是“小洋楼”,因而,只能用“精巧别致”。第四处,总是,老是,一直,一向。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据上文“没想到命运是非常善于铺垫的”可知,应填“竟然”。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原句是“春天时候,桃花灿烂,粉白的桃花大朵大朵地盛开,枝枝串串,香雪海一般徜徉在整个山坡上”,改句是“春天的时候,灿烂桃花开满了整个山坡”。原文有很多描写的语句,如“粉白的桃花大朵大朵地盛开”,突出了桃花的颜色,“大朵大朵”写出盛放的姿态;“枝枝串串”写出桃花的形态;

51、“香雪海一般”写出桃花的香气。这些描写不仅为文章增添了感染力,且与语段风格协调一致,语段中也有这样的描写“篱笆上爬着宝蓝色的牵牛花,早上的时候团团簇簇”。另外从手法上看,原句有“香雪海一般”的比喻,“徜徉”的比拟,而“徜徉在整个山坡上”则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画面以动态感。因此原句表达效果更好。【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这里写的是牵牛花,前面先写“早上的时候团团簇簇,骄傲地开着小喇叭”,后面又写“耸拉着全无生机”,因此这里应当写的是下午牵牛花的样子,着重强调与上午的模样不同,因此可以写“到了下午就换了模样”。第二空,前面说“我原以为离别多年”,后面又说“没想到命

52、运是非常善于铺垫,记忆中的童年竟然如此清晰地回归到当下”,说明作者原以为离别多年,不会再想起这个地方,因此可以写“和这个城市再也没有关联”。21. 下面的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最重要的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一部法律,实施近30年来,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保护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全面修订。如有的监护人存在监护不力,有的地方校园欺凌问题频发等。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正是要回应社会关切,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答案】(1)语句:;修改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

53、年人保护领域最重要的一部法律”;(2)语句:;修改为:“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语句:;修改为:“如有的监护人存在监护不力(的)情况”;(4)语句;修改为:“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序不当,最重要的应当修饰“法律”,将其放到“一部法律”前面;“对方面”搭配不当,把“对”改为“在”;“存在”缺少宾语,在“监护不力”后加上“的情况”;“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语序不当,改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11月1日5时3

54、0分,DJ5918次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从汉口火车站开出,全列8节车厢共装运40吨电商快件,5小时10分后一站直达北京。与此同时,另外一趟高铁货运专列从北京西站始发,驶往汉口站。这是全国首次开通的高铁货运专列,从11月1日至12月28日,每天在汉口至北京西往返开行1对,服务于“双11”前后高峰期快件运输。据了解,开通高铁货运专列是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行和安全快捷等优势,优化运力供给推出的最新举措,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货运专列只有一个站位,且不受天气影响,可大幅度增强高铁快运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电商的物流需求。【答案】关键信息:高铁货运专列全国首次开通,从11月1日至12月28日,每天在汉口至北京间往返

55、一对,可以大幅度增强高铁快运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电商的物流需求。(或:为充分发挥高铁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双11”快件运输,全国首班高铁货运专列开通,自11月1日至12月28日,每天在武汉和北京间往返一对。)【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考生要从所给信息中筛选中本题新闻的主要事件、时间,及事件的意义。比如本次新闻报道的主要事件是“这是全国首次开通的高铁货运专列,从11月1日至12月28日,每天在汉口至北京西往返开行1对,服务于“双11”前后高峰期快件运输”,从中压缩出“高铁货运专列全国首次开通”,“从11月1日至12月28日,每天在汉口至北京间往返一对”。事件的意

56、义是“可大幅度增强高铁快运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电商的物流需求”,或“为充分发挥高铁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双11”快件运输”。整合以上信息到70字以内即可。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为了生命体的生存,细胞们会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可是,如果细胞之间的合作出现问题,就会对生命体造成威胁。像是癌症,就是因为少量细胞产生了基因突变,不再和其他细胞合作导致的。换句话说,癌症就是细胞间合作失败的结果。所以,保持健康就要维持细胞之间的合作,治疗癌症就是要想办法让细胞之间恢复合作。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依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

57、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合作才是时代的主旋律细胞合作,各司其职,生命体才能健康;恢复细胞间的合作,就会治愈癌症。生物学和医学的“合作”现象也启示我们人类,当今世界,合作才是时代的主旋律。有月无星,是孤冷;有星无月,是微明;星月同辉,才是共赢。当今时代的竞争不再是争得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团结合作的力量往往是大于个人的。正如张良与韩信。张良善将将,韩信善将兵,二者配合,才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成功,才有了汉王朝的统一兴盛。这是合

58、作双赢的智慧,使张良与韩信在汉朝树了威信,建立了功业,使历史的星空又多了两颗耀眼的星辰。在竞争中,总会有胜利的一方,也会有失败的一方,这貌似水火不容。但只有以合作求共赢才是最明智、最人性化的相处方式。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开启,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7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主题乃至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中国从始至终都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全世界都是一体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WTO提供给各国互利共赢机会,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之

59、后保持了年均约9。5%的增速,这样的成就引人注目,中国与时俱进,改革多边贸易体制,提高了综合国力。而中国也深谙合作共赢之道,懂得当今时代,合作才是时代的主旋律。从由中企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到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首条生产线投产;从“冰上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到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正掀起新高潮。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有理由相信,承载着各国发展与繁荣的梦想的“一带一路”,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中,定将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就在春节没多久,中国武汉就爆发了严重的冠状

60、性病毒,这些病毒肆意侵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至此全员行动,说不出门就不出门,医生护士也竭尽全力去救治更多的人,日本向我们寄来了上千的口罩让我们得以缓解当下的紧急情况,正当他们也被病毒所感染时,我们也毫不犹豫给予援助之手。山川异域,也可风雨同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有全世界联手对抗,我们才能共度危机!合作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善于合作,才能在生态与经济之间取得平衡;善于合作,才能让脱贫助力全面小康的建成;善于合作,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比翼双飞”。合作,生之大经也,关乎个人前途命运,更关乎民族复兴大业。【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61、。【审题】本题是从生物和医学角度阐述“合作”的重要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合作也是自然界中生物生存和进化的一种重要力量。细胞之间合作,生命体就会健康;合作出现问题,生命体就会生病。生物之间是如此,何况是人类社会呢?当今社会,“合作”是“社会人”的标志,因为孤立的“自然人”是不存在的。小到个人,中到家庭、集体,大到国家、社会都离不开合作。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但更需要合作。合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合作万事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协同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科技越发达,分支科学越繁多,社会分工就越精细。而个人的智力、知识面是有限的,因此,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已越来越成

62、为时代的要求。合作的领域很多,包括方方面面,合作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其次合作伙伴之间必须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准确地讲,“合作”也是一种“交际”。【立意】1. 团结合作,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2. 合作,生之大经;3. 物合者康,民齐者强。【素材】1. 合作实现“独乐乐”向“众乐乐”的转变。在互联网社会中,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信息共享。因此,互联网时代下更需要合作,变个人“独奏”为众人“大合唱”。大数据的分享合作,是提高效益,增加效率的捷径。K企业与D企业的快递柜之争,也说明了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共享,合作才能共赢。信息时代,合作就是数据共享。众所周知,电信诈骗

63、猖獗的原因之一在于可以跨地域实施犯罪,不仅增加了执法的成本,也增加了执法的难度。根本解决之策在于区域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共享罪犯信息,将诈骗分子及时绳之以法。是信息共享实现了区域间的合作,保障了人民的权益。所以说,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全民幸福的“众乐乐”。2.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安定,人民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创造互利共赢、和谐共生的国际秩序,形成彼此尊重、责任共担的国际关系,更加需要各个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更加需要世界各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上共同发力,搭乘“一带一路”建设快车加快实现更好的发展。3.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