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建议用时:40分钟)读“某地景观图”,完成12题。1该景观图反映的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热带疏林草原带C寒带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该景观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D东非高原1B2.D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树木高大稀疏,草原广阔,且主要动物为斑马、长颈鹿、狮子等大型动物,可判断为热带草原带。第2题,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景观是热带草原带。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景观是()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D针叶林4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A植被高度变化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
2、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3D4.C图示反映了由赤道到北极的地域分异,代表的自然景观是亚寒带针叶林。读我国小麦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三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6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5D6.C第5题,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十分寒冷,小麦品种为春小麦;华北地区热量条件与南方地区不一样,使得冬小麦品种也不一样。第6题,青藏地区具有高寒的自然地理特点,由于地势高,终
3、年气温较低,冬小麦无法生长,所以这里的粮食作物以青稞、春小麦为主。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8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7A8.B第7题,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Y方向很明显反映的是海拔高度降低或纬度降低。第8题,也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
4、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江南丘陵有广泛分布。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910题。地点经、纬度海拔高度22N,116E1 5002 000 m42N,118E6001 000 m41N,90E2 2002 600 m9.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坡向D降水量10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 C坡向D降水量9A10.D第9题,两地比较,最明显的是纬度的差异,纬度的不同导致热量的不同,从而影响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第10题
5、,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二者所处的纬度相当,热量的差别小,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降水量的不同。11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 (2)图中_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它们都是由_形成的。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的。(4)H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解析第(1)题,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C、
6、H两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下形成的同一自然带,在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G、H两自然带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它们都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第(3)题,分析DCBA自然带的更替,这些自然带都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第(4)题,分析HEF自然带的更替,这些自然带南北方向上延伸,东西方向上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是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的。答案(1)C、H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
7、性(2)G、H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9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13题。12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1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12B13.A第12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水
8、平地域分异规律。“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是落叶阔叶树种,故B正确。第13题,考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的因素。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高低。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14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15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9、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14A15.C第14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地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15题,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为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 0003 000米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
10、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16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A、B、C自然带的名称。(2)甲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4)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5)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解析图中自然带甲、乙为热带雨林带,A为热带草原带,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为热带荒漠带。C由于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和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自然带非常狭长,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乙地纬度本应该为热带草原带,但由于处在迎风坡上,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带。D处由于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形成了温带荒漠带。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3)沿岸秘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原因: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分异规律: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名称:温带荒漠带。原因:其处在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出现焚风效应,形成了荒漠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