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792.50KB ,
资源ID:47741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741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1、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上期月考(10月) 历史试题(命题人:凌珑芸 审题人:骆正学) 本试卷分为第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卷(选择题,48分)1四川省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1中,可以体现儒家伦理纲常思想的是( )图1A B C D【答案】A考点:百家争鸣。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体现的是佛教思想,排除;中的八卦图体现的是道家思想,排除;都体现儒家伦理道德,故答案为A项。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

2、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A主张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答案】A考点: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依据材料中可知,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再到荀子的“仁义”,这个过程中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仁”,人的修养,故选A。B项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C项是孟子的思想;D项是荀子的注重法治思想。3在对天、君、民关系

3、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考点:汉代儒学。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4学者冯友兰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A 儒

4、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B儒学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答案】C考点:儒、佛、道的影响。本题通过冯友兰的论述,考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此,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儒、佛、道三者都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各自的影响不同。作者认为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儒学影响较大;而在思想方面,佛、道影响较大。故选C。5.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A. “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

5、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C. “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发展潮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体现了郭嵩焘对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忠,信,节,义进行了批判;B项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不符合时代潮流;C项是维新思想;D项提倡新道德。所以答案选B。6朱熹被康熙皇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下列思想属于这位思想家是()A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D格物致知、存理灭欲【答案】

6、D考点:宋明理学。依据所学知识,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体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思想;格物致知、存理灭欲是朱熹的思想。故选D。7.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该思想主张追求天理,属于理学家,故AB项错误;再结合“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的信息,可知该思想是陆九渊,故D项正确。8.

7、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明朝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B考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出现的背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上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由此,新兴市民或城市工商业者阶层也逐渐壮大。因此,B项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8、,符合题意,故B正确。而其余ACD三项表述不准确或与题意不相符合。9.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答案】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公元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外传,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与火器外传是在宋元时期,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1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

9、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戏【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依据所学可知,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如话本、风俗画、小说等的发展;而高雅文化,如文人画与傩戏也呈现繁荣的景象。故应选A。11图2宽容展示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主要体现的实质是()A文化的全面革新 B教育的重要意义C大学的教育地位 D开放的办学思想【答案】D考点:新文化运动。图片的名称“宽容”以及其中代表人物的不同主

10、张,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选D。12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之后,仍然存在旧官僚的思想和旧官僚的做派,所以,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B。当然这个做法是历史的退步,所以就不能选新文化运动

11、的进步性。 卷13(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骛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纲纪(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主;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

12、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对此加以分析。(10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答案】(1)中体西用。(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

13、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5分)(3)“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分)(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3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考点: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1)这一题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力,只要考生基础知识熟练,不难得出答案。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知其指导思想是“中体

14、西用”。这受到了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这一思想是由魏源首先明确提出的。(2)由材料一中的刘锡鸿所述“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群骛于末”“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等信息可以知道他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由郭嵩焘所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等信息可知其主张是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

15、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由材料二可知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80年代之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80年代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和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有上述材料一中的言论可以看出刘锡鸿属于洋务派,郭嵩焘属于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可知他们认识的不同与认识者的立场和思想观念有关,而20世纪70、80年代对洋务运动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所处时代环境和思想观念等会影响历史认识。14.(27分)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

16、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材料四右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

17、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演变的过程。(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同时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12分)(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3分) 【答案】(1)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12分)(2)理想:治国、平天下。(3分)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任答两点6分)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3分)(3)现象:明清时期排儒与尊儒并行。(3分)考点:本题考查儒学自汉代以来历史地位的变化。(1)注意依据材料理清线索; (2)理学家的理想,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学产生的原因,可结合所学和材料中的“进士担当不了天下大事”等信息概括得出;(3)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