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735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包九中高一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单选题,每题2分,共35题,共70分)1. 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起源于( )A内外服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 D汉初封2.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3.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得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

2、。”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 ()A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D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4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诸侯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序列C“周王卿士诸侯”的等级序列D“周王诸侯士卿”等级序列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A促使西周强盛B导致诸侯割据C强化宗法体制D促成秦朝统一6.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3、(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B CD7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8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 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

4、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10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ABCD1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属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12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

5、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宰相没有地位B外朝制约内朝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D皇权空前强化13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14、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

6、批准 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A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15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16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应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A三

7、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军机处17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 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A汉中外朝制B唐三省六部制C宋二府三司制D元一省制18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A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B宗法制仍有影响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姓氏文化源远流长19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方式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如所述属实,则不会受惩

8、罚,“如有不实者,各合杖八十”。这主要说明()A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B“街衢接诉”成为政府肃贪重要手段C唐朝司法腐败和法律苛严D政府利用街道的公众效应教化百姓20.“吃醋”一词源于隋唐嘉话的一个典故:唐太宗赐给官员任瓌两名宫女,任瓌之妻柳氏坚决拒之,唐太宗遂召柳氏觐见,让宫女端来一杯醋,谎称毒酒,威胁柳氏若不接受皇命就将之赐死,柳氏毫不犹豫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唐太宗也无可奈何。柳氏这样做主要表明了()A唐代社会风气开放B唐太宗开明专制C唐代社会经济繁荣D唐市民文化熏染21 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

9、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22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 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3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

10、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24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化地方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妥善处理民族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25.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C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 D先有分封制、后有宗法制26“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

11、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27.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28自

12、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 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29.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3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3

13、1.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32、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33.下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图6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3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

14、家事夷狄”,感慨他 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35.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装.订.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35(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增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

15、立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四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请回答: (1) (1)第一次“大革命”后,秦朝为创立“中央集权制的帝国”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6分) 其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6分) 你如何评价该制度?(4分) (3)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