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4).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688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政论文和史传文章一律称作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 后来又将非韵文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连小说也包括在内),以与讲求韵律的诗歌相区别。到了现代,散文作为一大文学样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而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散文的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多样, 结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指取材广泛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构;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散文的种类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抒情、叙事、论说三类。这三类又可以分为许多具体样式, 其中以小品文、杂文、报

2、告文学、传记文学的地位较为突出。(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他的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2.写作背景:写于 1927 年 7 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

3、中国接连发生了“ 四一二”和“七一五” 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 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 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 动写照。四、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一)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

4、):第二部分(4-6):第三部分(7-8):学生阅读背景材料,筛选重要信息,记忆(7 分钟)教师出示课件 以填空的形式考察学生常识记忆情况(2 分钟)1荷塘月色课题荷塘月色设计教师授课教师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3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3.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二、过程与方法:1.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2.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了解

5、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教法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一课时【学案导学】一、导入新课:二、目标定向:1、了解作者与背景,积累字词。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思路。三、自学指导背景材料、(一)、关于散文散文概念的内涵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我国古代,曾将不押韵和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称为散文,以与韵文、骈文相区别。我国先秦两汉时代,就曾有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将哲学、教师导入( 2 分钟)确定目标( 1 分钟)教材处理师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二、三课时一、问题探究(一)、写什

6、么?1. 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2. 作者写这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明确:按观察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的空间顺序 3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写出荷塘月色的什么特点?明确:朦胧柔和。(二)行文思路:行踪:出家门 小路_荷塘 四周_回家_散文的_明线情感: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不宁静 散文的暗线(二) 怎么写?1、 作者第四自然段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荷叶: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 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拟人,“袅娜”写出花的

7、姿态之美,“羞涩”写出花的神态之美。博喻,“正如一粒,又如,又如”写出月光下的荷花晶莹,风来时在叶间闪闪烁烁如夜幕上星星眨眼,美丽纯洁清新的特点。荷香: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 造成感觉的转移。荷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 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 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

8、姿,创 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荷韵:拟人,“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2、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体会其表现力:明确:(第五段)学生听读课文,完成积累整合(13 分钟)学生交流讨论(3 分钟)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研讨,展示成果, 教师引导归纳(10 分钟)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

9、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3、第五段作者着力写月色,那么既然是写“月色”,为什么这里仍在写荷叶、荷花呢?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明确:写荷叶、荷花,其实是通过叶、花的安谧、恬静反衬出月色的朦胧柔和。侧面描写、反衬。、4、找出描写月影的句子,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月光?明确: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还是写月色, 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落下来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的轻盈荡漾。用景物进行反衬。5、作者是如何写光影的?(即月的光华与阴影)明确: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 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 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教师总结 10 分钟(包括交流)(三)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明确: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胧、静美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教学日记:板书设计: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