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58KB ,
资源ID:47654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65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9).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9).docx

1、荷塘月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叠词、拟人、比喻、通感等手法的巧妙运用,明确表达效果。2. 把握作者多角度摩景状物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旁批、点评,品读精美语言,体会文章的韵味、意境美,初步实现对作品的个 性化鉴赏、多元解读、创新阅读。2.将朗读与研读结合,让学生能更好的进入情境,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3、概括、提炼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鉴赏 能力。【教学难点

2、】1、品读精美语言,领悟、体味文章的意境美;2、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四、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ppt 翻页笔五、课前准备:1、教师自制的 ppt- 9 -2、学生:完成老师分发的作业对 4、5、6 段写景语言的初步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第一课时,我们主要理清了作者的游踪和情感脉络,初步走进了朱自清先生的内心世界。 从题目中我们能知道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写“荷塘”和“月色”。那么哪些段落在描写这些景物呢?(4、5、6 段)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这几段的内容!学生共同回答,师板书:第 4 段: 写月色下的荷塘。(月下荷塘)

3、第 5 段: 写荷塘中的月色。(荷塘月色)第 6 段: 写月色下荷塘四周的景物。(荷塘四周)2、师:古往今来,写荷塘和月色的诗文有很多,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又有何不同呢? 作者描写的清华园的荷塘是他日日走过的荷塘,为什么在那一晚如此独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来探究作者的写景艺术,欣赏优美的意境,以及他在美景中所寄托的情感。二、(ppt2)出示教学目标三、研读文本第 46 段(一)、第 4 段配乐朗诵(播放 ppt3)教师:先请大家配乐诵读第 4 段。可以加入自己对文字的理解。(配乐朗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感受氛围,进入意境) (二)、师生共同研读分析第 4 段1、(ppt4)

4、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 4 段,并思考:这一段具体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学生回答后 ppt 明确: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2、请同学们拿出上节课的作业,(ppt5)讲一讲第 4 段中你勾画的喜欢的并做了旁批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 鼓励多元解读、创新阅读。老师觉得还可以再加强的地方, 进行范读。)请学生来赏析、回答,看法相似的可以相互补充,教师适时评价。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课堂生成环节)分析时板书写法。预设的要点:(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曲曲折折”形容荷塘的广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回

5、环美,弯曲的荷塘上一眼望去满眼的葱绿; “田田”形容叶子间相互牵连,绵远不绝。(师)引用了江南曲里的句子“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写出了荷叶广而多的特点。(2)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舞女“亭亭玉立”, “亭亭”形容叶子的修长婀娜,给人高挑、美丽之感,写出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舞女的裙“形象地写出荷叶的舒展、旋转、轻盈和灵动、飘逸,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这是以虚写实, 以动写静,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3)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6、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层层”强调叶子堆叠的情状,写出叶子的多而密。“袅娜”(开的正艳)、“羞涩”,难为情,不自然。会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的句子:“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是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写出荷叶含苞待放的姿态。生答完师用 ppt6 展示: “明珠”写出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星星”写出绿叶衬托下荷花的闪闪发光,忽明忽暗;“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的纤尘不染,冰清玉洁。三个比喻句的连用,多角度展现了荷花的特点。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称为连比。博喻能将事物的特 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

7、度表现出来,使比喻更加丰富,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美 的享受。(4) 难点:分析下列这一句的比喻特点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a/提问:本体是什么?【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是什么?【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b/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荷花的香味淡雅幽香, 沁人心脾。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 如丝如缕。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这两个体验相似,细腻而丰富,便把嗅觉、听觉的感官功能沟通了,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香中有声,声中有香,形象生动。(ppt7 展示)写荷花的缕缕清香,随风

8、飘荡,不绝如缕,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 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优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果在嘈 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子的感受。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锺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 “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概括地讲,就是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各种审美感官(视觉等) 的互相沟通、转化、迁移。c/教师:用 ppt8 再举几个例子来补充说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嗅觉转化为视觉,仿佛紫藤萝花的颜色弥漫,浸润到了香气里。郭风叶笛里的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 还有明亮的阳光。”听觉作用于嗅觉、视觉,三种

9、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悠扬动听、撩人情思啊。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有这么一句:“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将视觉转化为听觉,使我们感受到巫峡的奇伟中又显现着秀丽。(此手法不太好写,可以在作业中要求学生仿写一两句)(5) “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凝碧的波痕”:由远及近,用比喻,形象写出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众多荷叶构成 的“碧波”在荡漾,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脉脉”:拟人修辞手法,我们常说女子脉脉含情,叶子底下的流水缓缓流淌,却赋予像

10、少女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妙趣横生。流水被荷叶遮挡,是见不到的,是虚写的内 容,虚实结合,流水和荷叶相互映衬,增添了韵致。3、本段小结:本段中作者按照空间顺序对月下荷塘之景进行了工笔细描。站在荷塘岸边,满 眼都是密密相连的碧绿的荷叶,荷叶像舞者的裙子一样舒展成一个平面,给人以动态美;零星的荷花在作者眼里有了人的姿态和神韵,柔美、羞涩、清新脱俗、纤尘不染;随微风飘来的荷香似有若无,飘飘渺渺;荷波荡漾,流水含情脉脉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月下荷塘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此段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教师(ppt9)明确 :(“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

11、” 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叠词的运用传神地描摹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袅娜、羞涩(荷叶)、脉脉(流水)等拟人手法,使被描述的对象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描绘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舞女的裙(荷叶)、凝碧(荷波)等比喻手法的 运用,生动、具体,引发遐思,获得美的享受。)(通感: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文 采。)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使景物更美妙怡人,画面立体感强)用了多种手法,使得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三)、学生以第 4 段的分析为例,自 41 主赏析第 5、6 段,教师适时点拨。1、(ppt10)请同学们再讲讲第 5、6 段中你勾画出来并做了旁批的句子,并

1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推荐一人参与课堂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预设要点:(1)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若换用“淌”、“照”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ppt11)分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地朗照,化静为动,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 富有流动感。用“静静地”修饰,创造了一个静谧的氛围,意境优美。“淌”虽也有往下流 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照”字直白、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呼应,有点呆板、淡而无味,失去画面的和

13、谐感。 (板书淌、照)(2)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若换用“飘” “升”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ppt12)板书:“飘” “升”分析:“浮”写出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 以动景写静景,写出青雾的轻柔柔美之态;一个恬静朦胧、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飘”后便散了,虽有 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 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而“升” 速度太快,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3)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14、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 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分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洗”字让人联想到叶子和花经过月光的辉映变得洁白润泽、鲜嫩欲滴,这里把月光比作牛 乳,突出了月光的皎洁纯净,而如果用“浸”字,不由得让人觉得有长时间的浸泡之感,浸 泡过的花和叶子肯定就不再鲜嫩,相反只剩了蔫蔫的甚至是腐烂的感觉。(板书洗、浸)“笼”字一方面体现月色无处不及,倾泻在整片荷塘上,同时又体现出其动作的轻柔和无声, 似乎也是含情脉脉,给荷塘轻轻地披上一件白色的外衣,这种浪漫的感觉也与“梦”字呼应 一致。而“盖、罩、蒙、遮”字虽意思相近,都显得过于密实、厚重,在朗读的音韵上也不

15、如“笼”字和谐。(板书笼、盖、罩、蒙、遮)如果把整句话扩展开来,就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白色而不透明,好像是笼 着轻纱的梦一般美丽而朦胧。(4)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 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ppt13)分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侧面烘托月光的轻盈。“画”说明 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

16、,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淡淡的云”通过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朦胧柔和。(5)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分析:比喻,本体“月色”,喻体“名曲”。“光和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 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都是耳朵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也是用了通感手法。视觉到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

17、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优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眼前的景物升华为音乐般的意境,使人沉醉、留连,强化了事物的韵致,又充实了读者的感觉, 增添了艺术魅力。2、 ppt14 小结,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评价: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选取了哪些意象?(月光、青雾、叶子和花、月影、云)用了很多精炼的动词,增强画面感和文章表现力,同时虚实结合,使光与影,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如痴如醉,描绘出朦胧柔美的意境【板书】在宁静淡雅、朦胧柔美的意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内心的忧愁,姑且欣赏大自

18、然带给他 内心的那份宁静。此时作者的心情应该是喜悦的,可这种喜悦又不是大喊大叫式的,同样笼 罩了一层朦胧的月光,喜悦也是淡淡的。【板书】3、第六段:(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分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2)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点面结合)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 ppt15 小结:这一段写了树色、远山、灯光、蝉鸣、蛙叫,由远及近、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为我们描摹了一个清幽迷蒙的境界。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魅力。【板书】4

19、、难点解析:(1) 教师过渡: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静谧淡雅、朦胧柔美、清幽迷蒙的境界中,作者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情感?(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美景中喜悦之情顿生,这美景与 其说是自然美景,不如说是作者心灵中的美景。作者在苍茫的月下,享受无边的荷香月色, 也是在赏宁静。这是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成文。【板书】(2) Ppt16:但是,我们看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树色一例是阴阴的”,“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也用了比喻和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

20、通篇流溢着美呢?明确:“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情影响人对景的感受,景也同样触动人不同的心 弦。“树色阴阴的”,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这些都会惊扰了静谧的 荷塘,打破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现实对理想的压迫,好比荷塘四周对荷塘的包围,作者的自由、超然和喜悦都是暂时的, 终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引导学生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淡淡的哀愁) 四、小结:在这几个主要写景的段落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加上联想和想象,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鉴赏写景抒情散文可以从意象(景物)、语言(写法)、意境几个方面 入手。

21、但散文的语言美并不是靠词藻的堆砌和粉饰来成就的,而是表现在“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 一”上,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思想情感来理解他描绘的景物,就是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这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又一特点。如果大家继续揣摩、推敲,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受。五、教师寄语(Ppt17):“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 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希望大家都能做这样的儒者和智者!(如果时间允许,就齐读 5、6 段再次感受意境美) 六、课后作业:(ppt18)1、背诵课文第 4、5、6 自然段。2、我们身边有很多美景,请同学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运用刚刚学过的

22、一两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描绘我们校园一角的美丽图景(如生物园、足球场、荷花池等) ,充分展现你的才情。 (200 字左右)- 12 -附板书设计:荷塘月色朱自清景物语言意境情感月下荷塘(比喻 拟人宁静淡雅通感叠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荷塘月色(动词正侧结合)朦胧柔美淡淡的喜悦荷塘四周(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清幽迷蒙情景相融教学反思:1、 备课中,要结合文本特点、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学有所获。2、 征询指导老师和集备组老师的意见,几次修改教学设计和课件,力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并结合散文文体尽量上出散文的特质。3、 授课结束后,听课老师评价:目标明确,对文字的品析、解读深入透

23、彻,上课规范、实在, 学生互动好,真有收获,教师功底扎实,课件制作精良,板书呈现很完备。不足之处:情在景中的交融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时间紧的话,可以只讲一段;散文的特质还要加强,可以从余光中对朱自清的评价入手。4、 自己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第 5、6 段本来让学生小组推荐一人上台展示赏析结果的,但时间紧,怕讲不完,都没有呈现出来。下次可以自己不讲这两段,赏析不足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课后修改,把时间放在意境的营造上,这样就能把作者的情景交融的分析做得更到位。 而且让学生自由赏析的部分,用电子白板展示,就可以不用按景物顺序来讲,课堂会更灵活,避免课件的单一。关注单元提示的要求,注意和文本的结合。可以比较和其他人写荷塘、月色的不同之处,可以插入微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