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605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第十二次考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1.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如果我们要了解这些论述,应该查阅的著作是()A.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 新民主主义论2.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形成于()A. 国民革命时期B. 井冈山时期C. 延安时期D. 建国初期3.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2、A. 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4.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 新民主主义论B. 论联合政府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5. 2019年的“春晚”选取井冈山为分会场,在节目编排中将革命老区的红色传承、井冈山的绿色资源展现得淋漓尽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是( )A. 参加“八七会议”B.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方针C. 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6.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政治革命”是指()A. 实现民族主义B. 实现民生主义C. 实现民权主义D. 实现民族独立7. 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可能是( )A. 维新思想 B. 三民主义 C. 新三民主义 D. 邓小平理论8. 学者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

4、是()A. 民族主义B. 民主主义C. 民生主义D. 三大政策9. 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说:“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相反的道路”是指( )A. 长期的合法斗争B.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C. 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人运动D.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0.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所具有的一致性在于()

5、A. 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B.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 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D. 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11. 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具有特定的内涵、范围和理论。下列关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最切实的举措是平均地权B. 反对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维护工农民众的权益C. 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12. 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

6、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 )A. 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B. 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D.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13. 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此举( )A. 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B. 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14.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

7、某些问题”是指()A. 国家统一B. 所有制问题C. 民族关系D. 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15.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反映了()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到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16. 下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提出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8、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 改革开放成果非常显著B. 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消失C.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D.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17.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开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依据之一就是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一理论A.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 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C. 对时代特征做出了科学判断D.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8. 孙中山说:“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

9、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 推翻清朝B. 实现共和C. 防止内战D. 平均地权19. 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完整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问题20.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

10、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B. “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C. 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D. “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21. 1944年7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说:“我们十分注意倾听人民的意见。我们通过村、乡镇、区、县的群众大会,也就是我们区域内任何地方的群众大会总是能发现群众的真正意见。”这反映了(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扩大B. 抗日民主政权日

11、益健全C. 解放区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 群众路线得到基本贯彻22. 毛泽东曾说道:“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文中的“现阶段”指的是( )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23.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 标志着毛

12、泽东思想的诞生C.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D. 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24. 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 1924年, 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A. 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 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D. 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25. 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民生主义重新进行了解释,规定:对于因缺乏田地而沦为佃户的农民,国家应当给予土地,助其耕作,同时在城市中,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这一规定说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

13、 是对大同社会的美好设想B. 改变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 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D. 具有扶助农工的革命精神26. 1949年6月,毛泽东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他指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该理论的提出A. 满足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B. 奠定了新政权成立的理论基础C. 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D.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27.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

14、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28. 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B. 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C. 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 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29.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

15、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30.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孙中山A. 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C. 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 社会革命取得彻底胜利31.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

16、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 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D.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32.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B.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 缺乏

17、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33. 逄先知、金冲及的毛泽东传中讲到:“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四日结束,(毛泽东)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毛泽东通过这一调查()A. 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B. 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C. 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D. 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34.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B. 坚持走群众路线C. 坚定不移地走

18、社会主义道路D. 借鉴苏联经验35. 毛泽东曾指出:“人民自己不能向自己专政,不能由一部分人民去压迫另一部分人民。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这和压迫人民的敌人的专政是有原则区别的”该讲话的主题是A. 探索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B. 怎样整顿党的工作作风C. 坚持独立自主的工作方针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6. 孙中山在阐述新民生主义时,主张“对农民因缺乏田地而沦为佃户者,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为工人之失业者谋救济之道”,反对私人垄断资本操纵国计民生,坚信此举能消除未来经济发达之后而产生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这表明孙中山A. 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国B. 揭示了民生问题的社会阶

19、级根源C. 力图联合工农力量推动革命发展D. 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37. 孙中山晚年提出了“共享原则”,这一原则以土地、资本的全社会公有为前提,落脚点是公平合理地分配:一是要按劳取酬,余利则公之社会使人人得以分享;二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对“共享原则”理解正确的是()A. 彻底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B. 摆脱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 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启发D. 解决了当时贫富悬殊的问题38. 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20、这说明()A. 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 资产阶级民主道路在中国行不通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相对弱小39. 毛泽东在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演讲中,驳斥国民党顽固派:“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发表上述主张的著作应该是A. 论持久战B. 新民主主义论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 论人民民主专政40. 如表是某学生对邓小平经典论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当时主要

21、致力于“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 解决中国革命道路B.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 调整国民经济比例D.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

22、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

23、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材料一出自毛泽东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了哪种错误态度?他对农民运动是如何认识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

24、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 (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高二历史第十

25、二次考练【答案】1. D2. B3. B4. D5. C6. C7. D8. C9. D10. A11. B12. C13. D14. A15. D16. A17. A18. B19. A20. D21. D22. D23. C24. C25. D26. B27. C28. A29. A30. A31. A32. A33. B34. A35. D36. C37. C38. D39. B40. B41. (1)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影响:促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2)会议:中共七大。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3)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

26、社会主义。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2. (1)第一小问根据“我初到长沙时”“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可见该文章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再根据地点可以推断出出自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第二小问根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归纳回答 (3)第一小问根据“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

27、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根据“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归纳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得领导 故答案为: (1)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批判了认为农民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 毛泽东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代表农民利益:进行土地改革 “全力支持”: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3)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28、基本方针: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4)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得领导【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

29、泽东思想的成熟。故D正确。ABC.分别出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国民革命时期与建国后,故排除ABC。故选D。2.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艰苦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B正确。ACD.据上,这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错误。故选B。3.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0、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4. A从材料中可知,我们已经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性质,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思想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提出。B联合政府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出的。C论

31、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出的。D.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表现,符合材料的时代特征和内容特征。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和发展的历程,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过程的特点来锁定材料中所体现的时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六大方面。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从1956年开始探索。5. 【分析】本题考查农村包围

32、城市道路,要求识记基础知识。【解答】A.“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故排除A。B.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故排除B。C.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主要是在这里开始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C正确。D.毛泽东在延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故排除D。故选C。6. 【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D.“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是指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即“民族主义”,故不选AD。B.“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故不选B。C.“不愿君主一人专

33、制,故要政治革命”是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故C正确。D.,故不选D。故选C。7. 【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示信息。【解答】D.据图示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故D正确。ABC.AB两项均与马克思主义无关,C项与马克思主义具有根本不同,故ABC错误。故选D。8. 【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以辛亥革命为标志而完成历史任务,故不选A。B.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

34、内容,故不选B。C.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减少社会贫富分化。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扩大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在当时显得不切实际,所以“曲高和寡”。但“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着社会贫富分化拉大这一社会问题,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C正确。D.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和核心,故不选D。故选C。9.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根据题干“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和所学可知,“相反的道路”是指农村包围

35、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故 D符合题意。ABC.此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BC。故选D。10. 【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的重要理论成果,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解答】A.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均是从国情出发的、都是以复兴民族为宗旨的,故A正确。B.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排除B。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21世纪的,故排除C。D.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故排除D。故选A。11.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民生主义

36、,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最切实的举措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故A项错误。B.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由最初的平均地权发展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反对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维护工农民众的权益,故B项正确。C.有效缓解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D.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B。12. 题干反映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

37、了基础,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故选C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是在1927年10月,而题干的时间是1927年初,排除A项;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发展”一词不妥,排除B项;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排除D项。13.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革命,材料中“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故选D项。14. 【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方针,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解决

38、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联系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的史实,可知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即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涉及了国家统一问题,故A项正确。BCD.这三项都不符合“某些问题”的题意要求,故BCD错误。故选A。15.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项是推动新理论出现的外在因素而非内在或主要原因,故不选A。B.题干不能体现由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故不选B。C.与史实不符,故不选C。D.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人思想的解放,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这是中共能够不断开拓“新理论”的主要原因,故D正

39、确。故选D。16.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解答】A.从表中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对物质需求较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发展,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因此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故A项正确。B.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还存在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异,并没有“日趋消失”,故B项错误。C.表格中没有提及企业自主权问题,故C项错误。D.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故选A。17. 【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

40、根据题干“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故A正确。B.这一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但不是“开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理由,故B错误。C.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故C错误。D.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发展,故D错误。故选A。18. 紧扣材料“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的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故B项

41、正确。推翻清朝、防止内战不是其主要目的,故A、C两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平均地权,故D项错误。19. 【分析】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解答】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故A正确。BC.这两项是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问题,故排除BC。D.这是毛泽东思想回答的问题,故排除D。故选A。20. “试错反弹”可以理解为允许犯错误,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

42、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21. 题干材料中“我们十分注意倾听人民的意见”“发现群众的真正意见”反映的是群众路线的贯彻,故选D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扩大”与材料中“发现群众的真正意见”强调内部关系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发现群众的真正意见”强调内部关系,“群众大会”不等于抗日民主政权,排除B项;“十分注意倾听人民的意见”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但材料未涉及是否“实现了”,排除C项。22. “民族资产阶级”也包含在内,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说明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故选D项。23. 据题干材料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

43、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等信息可知,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故选C项。“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与材料中“社会主义的任务”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不符,D项错误。24. 明确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说明这场革命参加阶层的广泛性,因而内涵进一步丰富。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 A错。革命指导思想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是改变,但不是根本改变 .故B错。D答非所问。25.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根据题干“在国民党一大上

44、”“对于因缺乏田地而沦为佃户的农民,国家应当给予土地,助其耕作,同时在城市中,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体现“耕者有其田”,具有扶助农工的革命精神,故D正确。A.该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错误。B.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未改变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错误。C.题干与封建专制统治无关,故C错误。故选D。26.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虽然采取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策略,但根本否定了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因此没有满足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故不选A。B.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

45、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奠定了新政权成立的理论基础,故B正确。C.从毛泽东对人民范围的界定来看,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城市资产阶级采取的是团结政策,因此其作用是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不选C。D.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均属于统战对象,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没有改变,故不选D。故选B。27. 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俄国、中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情况进行对比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与俄国比较,中国的革命没有完善的组织领导核心;二是革命没有固定的方法,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就是俄国的方法。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目的是强化革命的领导核心,C项正确。“走苏俄革命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A项错误;孙中

46、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目标没有改变,只是方法、途径有所变化,B项错误;1924年,中国进入国民革命时代,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项错误。28. 选A。材料“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表明是借用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故选A项;“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说明是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不是倒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借用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没有涉及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借用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不是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排除D项。29. 略30. 略31. 略32

47、.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根据题干“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虽然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没有让土地的所有权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农民拥有土地就成为一句空话,故A正确。B.孙中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从根本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错误。C.题干信息强调的是“民生”“民本”带有“空想”色彩的原因,与政党建设无关,故C错误。D.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不能体现“空想”性,故D错误。故选A。33.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材料

48、“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故B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已经结束,如果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和基本线索把握不清,容易误选A、C两项;材料侧重于经济调查而非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排除D。34.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要求理解并掌握重要知识。【解答】A.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二

49、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都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故A正确。B.该项只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故B错误。C.该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最重要的共同点,故排除C。D.毛泽东思想借鉴了苏联经验,邓小平理论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排除D。故选A。35.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题干描述内容为怎样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没有提及探索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故A错误。B.题干描述内容为怎样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没有提及怎样整顿党的工作作风,故B错误。C.题干描述内容为怎样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没有提及坚持独立自主的工作方针,故C错误。D.结合所学,题

50、干“人民自己不能向自己专政”“原则区别”表明毛泽东在这一讲话中是针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故D正确。故选D。36. 【分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从题干中看不出孙中山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国,故不选A。B.揭示了民生问题的社会阶级根源题干未体现,故不选B。C.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主义中的扶助农工政策,所以据此可以得出孙中山力图联合工农力量推动革命发展,故C正确。D.从题干的具体内容来看,未涉及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故不选D。故选C。37.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结合所学知

51、识可知,晚年的孙中山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原则,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题干中的“以土地、资本的全社会公有为前提公平合理地分配”“按劳取酬”“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即体现了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对他的影响,故C正确。A.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并未主张彻底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故排除A。B.“共享原则”主张政治人民共管,依然有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子,故排除B。D.“共享原则”并未付诸实践,因此不能解决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故排除D。故选C。38. 略39. 【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论,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

52、干信息。【解答】A.毛泽东论持久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战争的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可知,毛泽东是反对一次革命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观点,故B项正确。C.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政治态度,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动力和对象,故C项错误。D.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B。40. 【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

53、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根据题干“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等信息可以看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B正确。A.解决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贡献,故A错误。C.调整国民经济比例是在1960年,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错误。D.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此项不能完整反映题干主旨,故D错误。故选B。41.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知识和深远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知识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54、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知识再现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3)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

55、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论述。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指导下,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发展阶段,体现出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2. (1)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考查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态度和认识 (2)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和农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持 (3)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考查建国初期土地政策 (4)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的认识 本题考查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它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因此在复习中应注意对这一知识的全面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