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C.设枢密院 D.实行两税法解析:“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集权。设三司、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和军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C两项;实行两税法是在唐朝,和题意无关,排除D项;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选A项。答案:A2.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A.削弱王国势力B.强化节度使权力C.加强君主专制D.废除宰相制度解析:北宋通过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
2、管财政来分化相权,强化皇权,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C项。答案:C3.某部电视剧的剧中人物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其他角色还有西夏公主等。该剧故事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 A B C D解析:据题干信息: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可见涉及了契丹、宋、西夏等,可知其背景为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因此C项正确。答案:C4.为改善北宋危机四伏的统治形势,范仲淹在“庆历新政”中采取措施的宗旨是()A.解决土地问题B.大量裁减军队C.彻底消除边患D.整顿官僚队伍解析:范仲淹认为,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减老朽、病患、贪污以及无能的官员。在“
3、庆历新政”期间,他发起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故选D项。答案:D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诗句反映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胡”是指()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解析:1127年,北宋被兴起于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因此两宋之际的“胡”只能是金朝。西夏、辽并未消灭北宋,吐蕃是在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可排除A、B、D三项。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二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
4、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材料三宋朝科举考试图(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2)材料三所反映的时期,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答案:(1)重文轻武政策。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2)原因: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作用: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
5、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课堂建构基础巩固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公元960年对应的重大事件是()A.北宋建立 B.王安石变法C.绍兴和议 D.南宋建立解析: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史称北宋。答案:A2.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葺修先圣庙”。(3)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解析:材料中的“宰相须用读书人”“
6、对先贤哲人的重视”“要求武人读书”等都体现了宋代注重“以文治国”,故A项正确。答案:A3.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解析:宋代规定,军政归枢密院掌管,符合“率领八十万大军”,故选A项;民政归宰相掌管,排除B项;行政归宰相掌管,排除C项;财政归三司掌管,排除D项。答案:A4.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知宋朝()A.废
7、除三公九卿制 B.开始确立众相制C.相权进一步削弱 D.枢密院独掌实权解析:据材料“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可知相对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宰相来源更广,权力更加分散,故选C项;据材料“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可知三公九卿制仍旧存在,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为众相制,排除B项;由材料“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可知枢密院不能独掌实权,排除D项。答案:C5.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时期。下列史实反映了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A.楚汉之争 B.黄巾起义C.淝水之战 D.澶渊之盟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应知道每一个选项所属的朝代。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汉之交,由
8、此判断A项不正确;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与“民族关系”的限定词不符,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与“两宋”不符;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一次和议,故D项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目的D.强兵效果显著,解除了财政危机解析:注意审题“表述最准确”,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北宋统治危机并没有解除。故C项表述最正确。答案:C7.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卫青北击匈奴 B.黄巢起义C.
9、文成公主入藏 D.岳飞抗金解析: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即位,史称南宋。金军数次南下,遭到南宋主战派将领的坚决回击,岳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治军严谨,军纪森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因此D项正确。答案:D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朝的中央政治制度
10、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材料三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1)结合材料一,指出“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通过哪些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其变化趋势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可从分封制的角度
11、回答“周”建立的制度;根据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可从郡县制的角度回答“秦”建立的制度。第(2)问根据材料二“唐朝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可从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方面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其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周:分封制。秦:郡县制。(2)制度变化: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完善科举制。(3)结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中央与君主权力日益强大,地方和宰相权力日渐缩小。拓展
12、提高9.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杨继业是在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却受到皇帝、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材料中“”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宰相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解析:根据题干上下文,判断填写的内容应是属于军事方面的机构,而A、B两项属于行政机构,D项属于监察机构,只有C项专掌军政。答案:C10.宋史职官志中说,宋真宗时期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不但宰相为临时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至于“非奉制敕,不得治本官事”。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13、)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官僚机构膨胀致使行政效率低下C.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解析:材料中官员的头衔有“官”“差遣”“职”的区别,“不但宰相为临时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至于非奉制敕,不得治本官事”说明官员的职责不固定,流动性强。这一做法有利于削弱官员的权力,从而加强皇权,故选C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而言,把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官僚机构的效率问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削弱官员的权力,加强皇权,而不是中枢权力机构的完善,排除D项。答案:C11.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有1
14、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据“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有120多万人”可见供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有120多万人”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朝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排除D项。答案:A12.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民
15、族关系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A.辽 B.西夏 C.金 D.元解析:11世纪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接受了屈辱的议和条件。答案:A13.下表是唐宋时期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由表中呈现的变化可推知()学校名称朝代入学资格国子学唐朝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唐朝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四门学唐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及庶人子弟A.知识分子成为政府主要的参政力量B.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发展C.教育开始打破贵族垄断局面D.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解析:通过表格中对唐朝和宋朝“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的比较,可知在宋朝
16、时期放宽了入学资格。在此情况之下,宋朝时有比较多的人可以接受中央官办学校的教育,反映出宋朝科举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故选B项;表格反映出宋朝时有比较多的人可以接受中央官办学校的教育,但不能就此推出知识分子成为主要的参政力量,排除A项;在春秋时期,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就被打破,排除C项;题干仅是叙述在宋朝时有比较多的人可以接受教育,没有叙述理学思想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答案:B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根
17、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信息确定一个论题,例如本题可确定“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和“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两个主题,其次,根据论题从所学知识中搜寻历史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例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论述: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对外交往上,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而是一贯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做法。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在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制定有效的决策。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北宋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弱的局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