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阜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表中历史人物的共同思想是历史人物论述郑国执政子产“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随国大夫季梁“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虢国太史史嚣“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A尊神敬天 B主权在民 C轻天重民 D天人合一2.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 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A.打破了封建社会儒学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2、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 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4.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了资治通鉴中魏国正统的形象,而将蜀汉政权改为正统。 这表明朱熹A.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 B.鼓励世人的批判怀疑精神C.宣扬理学倡导儒家思想复兴 D.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5.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
3、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B.茶马古道促进人口迁移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 D.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6.北魏拓跋硅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硅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以汉文化取代鲜卑文化 B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C保证统治政策的连续性 D通过文化认同确立正统地位7.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
4、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8.吉尔伽美什记载,马晋兄城邦町黄族对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9.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有: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
5、区定居。 这些措施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 B.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10.苏格拉底说:“神特意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它就好像一匹良种马,由于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需要某些虻子的刺激来使它活跃起来。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的权利 B振奋城邦的社会使命感 C抗议雅典司法的不公 D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失望 11.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约公元前4年的罗马思想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中毒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
6、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6世纪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传教士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 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一大原因是A.欧洲的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12.罗马法学家吉拉尔从下表所示的三个角度来论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其研究过程表明角度具体论述历史学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法学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用于公元前5世纪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用于公元前2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语言学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与公元前2世纪所习用的拉丁文体裁大不
7、相同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可确认历史事实B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最真实C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互证更加可信D文学作品中的记录更为准确13.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经常带着共和时代贵族政治家的挑剔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他曾感叹道:“世界的局面改变了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 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陈旧过时的信念,所有的人的眼睛都在望着皇帝的敕令。”材料表明塔西佗A.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 B.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C.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理念 D.维护君主敕令的权威性14.查士丁尼曾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
8、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 B.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C.皇帝的权威来自法律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15.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A. 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 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C. 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 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16.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以田租太贵无法承佃,以工值太廉且无工可做,相率卖身当猪仔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据此可知()A闽、粤农民预见到国内商业发展暗淡 B商
9、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C工业革命使南洋劳动力数量极度缺乏 D闽、粤两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17.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将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耶稣教、佛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再同当时科学家的“以太说”混合,来宣扬他的仁学。这一做法A.是以西方思想变革中国传统文化 B.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 D.是为了给变法寻找合理依据18.据统计,某时期京师大学堂购买的西方教科书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类421部,约占总数的73%,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153部,约占总数的27%。译学馆所藏教学用书中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为253部,约占45%,社会科学和人文类300部,约占55%
10、。这种情况A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一定基础 B说明向西方学习进程逐步深入C延续以往重文轻理的文化传统 D反映出广大民众迫切渴求西学19.陈旭麓提出,“传统思想,在其开始大都是合理的,一旦成为传统,它的惰性就越来越多。革命与改革在于对惰性的鞭打,鞭打的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传统又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起来”。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20.Shanghai 1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
11、nghai 1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21.自15世纪中叶以后,有几任罗马教皇是文艺复兴的热情倡导者,许多人文主义者供职于教会或者受到教会的资助,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的艺术品绘制在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之上。据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A是一场格调高雅的精英运动 B带有较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C是一场回归传统的保守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格局22.有些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
12、,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A积极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B认为中西方文化一脉相承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认识23.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条件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它错过了机会,西班牙的黄金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国、法国、荷兰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了经济中心。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 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
13、转移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 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24.1787年美国宪法原文中并没有使用“奴隶”或“奴隶制”这样的词,凡是涉及奴隶的地方,宪法使用“所有其他人口”“服劳役的人”“现在某些州存在这样的人口”。但是,宪法中又有“五分之三条款”“逃奴条款”和“奴隶贸易条款”,这些条款()A旨在消除南北方的矛盾 B宣扬了美国优先的思想C说明宪法条文的倾向性 D默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25.1910年,英国某作家认为:由于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战争行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即使对于胜利国来说也得不偿失,因为通过战争掠夺的有限战利品和领土,远远无法抵消商贸信用的毁灭。
14、他的观点A.认为全球化抑制了国家间的冲突 B.被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是错误的C.符合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的判断 D.忽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26.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 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27.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
15、,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A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B美国文化全部来源于欧洲文化C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 D美国明星出现促使美国走向独立28.“清朝光绪年间,巴西政府曾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与清朝官员商谈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古巴、秘鲁分别签订古巴华工条款和中秘通商条约,一些华工到达古巴、秘鲁等地以后,受到当地种植园主的不公正待遇。1879年,巴西总理派遣使节喀拉多来华并未涉及华工移
16、民巴西的问题。”这说明清政府对巴西关于华工移民的商谈和要求()A持非常消极和谨慎的态度B因应对“三国干涉还辽”无暇顾及C提出了提高华工政治地位的条件D因古巴和秘鲁华工的抵制而拒绝29.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A.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30.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 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
17、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16分)“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 图1 北魏尸毗王本生 图2 西魏弹箜篌飞天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
18、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图3 隋代献花伎乐飞天 图4 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予以解释,并说明敦煌壁画的史料价值。(16分)32.(24分)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外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材料一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
19、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材料二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
20、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
21、识,概括分析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原因及其意义。(12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12分)曲阜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4.1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 C D C A C 6-10. D D C D B 11-15. A C B B D 16-20. D D B D D 21-25. D A D D A 26-30. A C A C C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24分,共40分。)31(16分) 解释: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表现在西域文化与中
22、原文化相融,佛、道、儒家文化相融,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4分)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是古代艺术家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呈现。(4分) 史料价值: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演变、多样乐器的使用等,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营造出姿态优雅、满壁风动的艺术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4分)敦煌不同时代的壁画,对于研究古代民族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代变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4分)32. (24分)(1)原因: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6分)意义: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2) 特点: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通过立法形式推行;运用文化手段推行;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原因: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激化。(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