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这样一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片感动了观众,仅一年时间,就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多了150万棵树。这部作品就是植树的男人,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13 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 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2.通过揣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3.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学习目标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年轻时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
2、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他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课文原题为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这篇短篇小说原是1953年让乔诺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这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
3、部分,有的包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慷慨()废墟()坍塌()琢磨()酬劳()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水渠 ()干涸 ()溜达 ()山毛榉()kn kixtnzu mochuqhlij(po)刨根问底 (bo)刨冰(yng)应征 (yng)应该 刨 应(zu)琢磨 (zhu)雕琢 琢 坍(tn)坍塌 彤(tng)彤云密布 燥(zo)干燥 躁(zo)急躁 噪(zo)噪音 戳(chu)戳破 戮(l)杀戮 慨(ki)慷慨 概(gi)大概 溉(gi)灌溉 慷慨:大方,不吝啬。干涸:干枯,没有水。坍塌
4、: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牧羊人的形象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2-20)第三部分(21)交代一个好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引出下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见及高原上的变化。赞颂了牧羊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之情。划分层次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5、。文章讲述了一位牧羊人,在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35年如一日地在那里种树,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我”目睹了荒地变成沃土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出来,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1.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分析讨论精读课文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 遇 牧 羊人 一个人住在石房子里;牧 羊 同 时 种树;沉默寡言,自信、平和而神秘;生活一丝不苟。毫无生机;村落 都 成 了 废墟;环 境 恶劣
6、。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再见牧羊人 身体还很硬朗;不再放羊,改养蜂蜜;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最 后 一 次相见 八十七岁;住在原来的地方。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 连 空 气 也 不 一 样了;整个乡间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们搬了过来,处处呈现出幸福与安适的景象。2.分析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前后的景物描写构成对比。本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总说。1.结合文章内容分
7、析牧羊人的形象。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分析人物形象 牧羊人的住处收拾得很整齐,生活用具干干净净,仪表、穿戴也非常在意,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积极、细心认真、勤劳、执着的人。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 在 桌 上。接 着,一 颗 一 颗 仔 细 地 挑 选 起来 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
8、,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戳”“放”“盖”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牧羊人种树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牧羊人种树时态度的认真和动作的娴熟,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通过“我”和牧羊人的对话,交代了牧羊人种树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突出了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不慕荣利的好人。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
9、。种橡树,种山毛榉,种白桦树。体现了牧羊人的执着和顽强的毅力。2.结合前面分析,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是一个有着伟大节操的人3.作者是怎样表现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第1段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作者观察了牧羊人数十年。“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一句,概括地点明了人物形象。下文通过叙述故事,一步步丰富这一形象。其中有直接明确的评价,直接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如从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颗一颗选择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 他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做事态度。又如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不知道,更不关心,这样的叙述表现了他一心种树,毫无私心。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直接歌颂牧羊人,表达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