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037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9)二、选择题48分(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图5PMQN14、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图5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15、为了在实验

2、室模拟海市蜃楼现象,在沙盘左端竖直固定一目标,实验者在沙盘右侧观察,如图所示,现给沙盘加热,实验者在沙盘右端可同时看到目标及目标倒影的原因是( )A加热后,离沙盘越远处空气拆射率越大B形成倒影的原因是发生了全反射C形成倒影的原因是发生了干涉D形成倒影的原因是发生了衍射16、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BA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乙分子较近,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 )A甲、乙两分子之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C甲分子旋转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分子的速率 D甲分子的动

3、量大小和乙分子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17、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y/cm20100-10-20NPQM36x/m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4D温度从t1升至t2过

4、程中,A的高度增加/218、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经过0.2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1.0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5m/sB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C若某时刻M质点到达波谷处,则P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D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2s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20cm19、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一边平行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此边的水平初速v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

5、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不可能为( ) A0 Bmv022十qEl2 Cmv022 Dmv022+2qEl320、弹簧秤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始终是16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m/s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取10m/s2)( )A2mB3mC4mD8m2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木块,枪沿水平方向先后发射两颗质量和速度都相同的子弹,两子弹分别从不同位置穿过木块。假设两子弹穿过木块时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在两颗子弹先后穿过木块的过程中( )两颗子弹损失的动能相同 木块每次增加的动能

6、相同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相同 木块每次移动的距离不相同第卷(非选择题,共72分)22、(1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了点的纸点,如图210(甲)所示,点a为释放纸带前打的点,b、c、d为连续的三点,由此能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仍为释放纸带前打的点,c、d为连续的两点由此能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不能,分别说明理由;若能。分别说明需测量的数据及数据处理方法、如图甲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ab甲(1)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b间的电阻;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a、

7、b间的输出电压;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1.01.11.21.31.41.50.10.20.30.40.50.60.7I/A0U/V丙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 (填序号),理由是: 。abVA乙(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是等效电源的两极。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方格纸上建立了U-I坐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坐标点,如图丙所示。请你作进一步处理,并由图求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3)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会产生系统误差,则采用此测量电路所测得的

8、电动势与实际值相比 ,测得的内阻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和“相同”)。xyO23、(16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上,一个以原点O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一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在O点处原来静止着一个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氮(),某时刻该核发生衰变,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反冲核。已知正电子从O点射出时沿x轴正方向,而反冲核刚好不会离开磁场区域。不计重力影响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1)试写出衰变方程;(2)画出正电子和反冲核的轨迹示意图;(3)求正电子离开磁场区域时的坐标。24、(18分)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环形窄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槽内彼此

9、间距相等的A、B、C三位置处,分别有静止的大小相同的弹性小球m1、m2、m3,小球与槽壁刚好接触。现让m1以初速度v0沿槽顺时针运动。已知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1=m、m2=m3=2m,小球球心到圆环中心的距离为R。设各球之间的碰撞时间极短,碰撞中没有能量损失。求:ABCm1m2m3(1)m1和m2相碰后各自的速度大小;(2)m3和m1第一次碰撞的位置;(3)m1和m2第一次相碰后,再经过多长时间,m1和m2第二次相碰?25、(2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距为L,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电源(串有一滑动变阻器R)、定值电阻、电容器(原来不带电)和开关K相连。整个空间充满了垂直于导

10、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ab横跨在导轨上。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不计导轨的电阻。(1)当K接1时,金属棒ab在磁场中恰好保持静止,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多大?abR0ECrK123RB(2)当K接2后,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距离s时达到稳定速度,则此稳定速度的大小为多大?下落s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3)先把开关K接通2,待ab达到稳定速度后,再将开关K接到3。试通过推导,说明ab棒此后的运动性质如何?求ab再下落距离s时,电容器储存的电能是多少?(设电容器不漏电,此时电容器还

11、没有被击穿)14、B 15、AB 16、CD 17、D 18、ACD 19、D 20、AC 21、CD22、对甲:能,需测量a、c间距离h, b、d之间距离s,已知打点周期为T,需要计算,然后查验与mgh是否相等,若两者相等,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乙:能,需测ac间距h1,a、d 间距离h2,已知打点周期为T,对1.01.11.21.31.41.50.10.20.30.40.50.60.7I/A0U/V丙 得;再由,求出vC,然后查验。是否相等,若相等,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1)、 中不能用电阻档直接测量含源电路的电阻;中可能会造成短路 (2)1.45(0.02) 0.73(0.02)

12、(3)偏小 偏小23、(1) (2)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3)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cvc=meve xyO反冲核,即碳核的轨道半径为 对正电子 所以 r=3R 由图可知,正电子从磁场中射出的位置P的坐标x、y满足:r2=x2+(r-y)2 R2= x2+y2 解之得 24、(1)m1与m2碰撞过程满足 得(负号表示逆时针返回), (2)因为m2=m3=2m,与第(1)问同理可得,m2运动到C处与m3碰后,两者交换速度,即v2=0,v3=v2 所以m3以的速度顺时针由C向A运动,与m1逆时针返回,ABCABC+因为v2=v3=2v1, =2 所以m3和m1同时到达A点并进行碰撞。(3)m3与m1碰撞过程满足 解之得v1=v0,v3=0 (2分)(另一组解v1=-v0,v3=,这表示互相穿过去,不可能所以舍去)即碰后m3停止,m1以v0再次顺时针运动。m1和m2第一次相碰后,返回A点的时间t1= m1与m3在A处碰后,m1以v0返回到C的时间t2= 从m1和m2第一次相碰,到m1和m2第二次相碰经历的总时间t= t1 +t2=25、(1)由 得 (2)由 得 由动量定理,得 其中= 得 (或)(3)K接3后的充电电流 得=常数 所以ab棒的运动性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电流是恒定的。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得 (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