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893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6年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专题训练0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列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寇 准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1)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答:_ _(2)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 _【答案】(1)借景抒情,前一首借深院、垂柳、夕阳、燕语等景物表现感

2、情,后一首借晴好天气和葵花等景物抒情;后一首还使用了比喻手法(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在彼。(2) 前一首:孤寂的离别情绪。后一首:表现自己襟怀坦荡,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谄媚。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晚雷 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答:_ _(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答:_ _【答案】(1)宁静闲适的暮春晚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2)炼字。作者用“满”字写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丽,春

3、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横”字准确传神地写出牧童娴熟的牧牛技巧和聪明活泼的性格。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景物层次分明,有机结合,完整地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以动衬静。牧笛的短笛衬托出晚村的幽静。比拟。“衔”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高度统一,水乳交融,诗中的每一处景物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4、?请简要分析。答:_ _(2)词的下阕表达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来谈亦可)前后对比的手法。用十年前的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出如今的悲凉况味。(2)“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词人毕竟历经沧桑,重听旧曲,豪放话语之中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显的。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戏答元珍(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

5、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诗给他。欧阳修以这首诗作答。(1)颔联通过什么手法描绘“橘”和“笋”的形象?请作简要赏析。答:_ _(2)情感跌宕起落,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 _【答案】(1)“残雪压枝犹有橘”用反衬的手法写残雪能让万木凋零,却压不倒傲霜雪的绿橘,突出了绿橘不惧雪压的顽强精神。“冻雷惊笋欲抽芽”用拟人的手法,以一“惊”字表现了竹笋精神振奋的状态。(2)首联在写景中流露出失落之意,情绪低沉;颔联的盎然生机则使人振奋,转生欢愉之情;颈联抒写

6、乡思,情绪又陡然下落;收尾则包含宽慰、自信等情怀,感情又由低回走向高昂。这样使诗情抑扬交错,充分显现出诗人的复杂情绪。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注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注:蛾眉亭:据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1)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答:_ _(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试问谪仙何处?”蕴含了作者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答:_ _【答案】(1)夸张:“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

7、出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作者内心的愁苦。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蛾眉,突出青山的秀美。(2)山水触发的对于江山沦陷的愁恨;心系边关,收复失地的渴盼;欲摆脱苦闷而不得的无奈。(需联系词句具体分析)【解析】上片由景生情,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作者先是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8、!”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忧愁与怨恨。由此作者想到金兵进逼,故土沦陷。“几时极”三字,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下片融情入景。“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前句写江潮。潮因风急,拍岸惊涛,加上暮色苍茫,更使江潮呈现出雄浑沉郁的景象,这样就为下文抒情渲染了气氛。后句写酒后闻笛。作者借酒浇愁之后,听到远处传来的悲凉笛声,更使人感到格外辛酸、痛苦。“试问谪仙何处?”作者想到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自己虽然身任官职,但投降派得势掌权,自己的理想也无法实现。读者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

9、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卖 花 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影下,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1)“自是长安日影下”中的“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_ _(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_ _(3)“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中“满”和“新”二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答:_ _【答案】(1)借代、比喻。(2)离:远离君王(或遭受放逐)的苦闷;孤:流落江湖的孤独;思:思乡(或思君)的惆怅。(3)满:动态地表现了夜色渐深的

10、过程。新:暗示年复一年,强化感情。【解析】这是一首抒发作者被放逐的忧愤之情的词。词的上片,从三个方面写了主人公在“楼上久踟躇”的原因:一是远离京城和家乡,二是个人孤独,三是被君王贬逐。“拟将憔悴吊三闾”用典明意,“自是长安日影下”运用借代和比喻,委婉而含蓄。词的下片借醉酒,抒发了主人公“借酒浇愁愁更愁”的痛苦心情,特别是结尾的景物描写,以景结情,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出栈张问陶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注:送险亭:在栈道终点处。陈仓: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11、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 _(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答:_ _【答案】(1)夸张,拟人,走出险境后,回首走过的险峰,它们好像在飞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走过险途之后的轻松、欣慰和愉悦的心情。(2)打破历险在前、喜悦在后的常规,先写喜悦,后写历险。在人生征途上,如果处于逆境,一定要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这样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解析】这首诗的布局别具匠心。按常理,应是历险在前,喜悦在后,而诗人却做了相反的安排。人们在大难面前,考虑的往往是如何战胜它,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有在享受了胜利的喜悦之后,抚摸伤口之时,才能感到先前的经历竟是如此艰险。诗

12、人这样写,给人以新奇,给人以欣慰,确实高明。另外,修辞手法用得也极为巧妙。“马嘶人语乱斜阳”“斜阳”怎么会“乱”呢?那是诗人在欣喜若狂中的错觉,突出了他出栈后的欣喜之情。“万峰飞舞下陈仓”“万峰”怎么会“飞舞”呢?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山势的险峻。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 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逢柳子玉赴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1)

13、赏析“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两句写景的特点。答:_ _(2)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结尾的好处。答:_ _【答案】(1)此二句融情于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托出,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2)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这样结束全词,显得含蓄隽永。【解析】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于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托出。下片

14、遥想“明日”分别时的情景。“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这样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造境传情,想像次日分别时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如此虚实结合,渲染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能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张可久夕阳芳

15、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珮注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注:神仙环珮:泛指西湖繁盛时的迷人风物。(1)此曲意境幽远,作者写作技巧娴熟,请对曲中“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加以简要赏析。答:_ _(2)“神仙环珮今何在”这句话起着“关节”的作用,使得全曲意脉贯通,浑然天成。请结合全曲谈谈你的理解。答:_ _【答案】(1)连用名词,组成一组意象群,勾勒了一幅死寂、萧疏之图景。对仗工整,使全曲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景中寓情,“废”“静”两字意蕴深厚,奠定了全曲感伤的基调。(2)问句一转,便由废圃扩及整个西湖,乃至天下兴亡、人世沧桑,抒写了对昔盛今

16、衰的慨叹。【解析】这支曲子的前两句连用六个名词,点出六种景物:夕阳、芳草、歌台,老树、寒鸦、御街。特定的名词衔接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的意象群,再分别用“废”、“静”二字,使之构成了西湖废圃萧疏寂寥的画面,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这种名词句的写法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句“神仙环珮今何在”,则让这支曲子陡然有了历史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一种漫漫无边的沧桑感卷天席地而来。眼前的废圃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座园子洒脱或美丽的神仙般的主人哪里去了?他曾经在此过着怎样惬意的生活?这种昔盛今衰的悲剧怎能不让人伤怀?于是,作者把西湖一园圃的兴废扩及整个西湖,乃至天下兴亡、人世沧桑,抒写了对昔盛今衰的

17、慨叹,不得不让人佩服其雄健的笔力和冷峻的目光。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采 桑 子冯延巳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 _(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主要使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侣伴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2)将要落山的夕阳映照着绿树青苔,景色凄清苍凉。作者寓情于景,表达了孤寂、凄婉、哀伤之情。【解析】上片写失去情侣以后的心情。“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触景生情,甚至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纵有”句说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侣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作者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下片写作者失却伴侣,形单影只,而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幕,更使人不堪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满目悲凉”一句相照应,韵味无穷,耐人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