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87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分部落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标明他们的家世;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刻画了马拉松之战中牺牲的194名战士,整幅浮雕没有突出个人。这体现了雅典的A. 公民意识B. 平等意识C. 和平意识D. 人文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雅典公共墓地的设计建造体现的是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这正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民意识,

2、A项符合题意。强调集体不能等同于集体成员人人平等,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不突出个人体现的是集体观念,而不是人文意识,D项不符合题意。2. 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这样一个案例: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 谨慎履行契约C. 公平、公正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法官

3、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是因为洗衣人未能“按照约定”来办事,这反映了罗马法注重谨慎履行契约的原则,故此题应选B项。ACD虽然都是罗马法的基本原则,但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

4、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3.古希腊悲刷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A. 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B. 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C. 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D. 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答案】D【解析】“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说明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D正确;A中最高水平错误;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

5、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A. 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B. 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C. 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D. 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个性解放【答案】D【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材料中的这些绘画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人们的个性解放。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实际上”的要求,排除。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

6、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A.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B.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C. 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D. 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说明欧洲对亚非文化影响较小,故A项符合题意;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不是没有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 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并不是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故C项说法

7、错误;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欧洲文化影响较小,不可能出现融入亚非文化,故D项说法错误。6.下图是13751825年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B. 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C. 从16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D. 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1375-1825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尤其是工业革命期间,工资上涨显然会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D正确;A、B和C不符合表格信息。7.“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

8、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A. 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 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 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D. 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所示宗教革命起到思想解放和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故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作用8.18世纪以前,“古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笔下可说是尽善尽美,但自19世纪以来,英、美基督徒却将其变成了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

9、认真理的代名词。对“古代中国”的不同描述反映出A. 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受到冲击B.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日益深入C. 西方经历了剧烈的观念变动D. 西方世界兴起和中国的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18世纪以前中国属于世界大国,备受西方青睐,19世纪以来以“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认真理”对于中国进行描述,主要是因为近代西方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的启迪导致对中国认识的不同,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伦理道德受到严重冲击并不是导致西方认识观念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有失偏颇,并不是逐渐深入,故B项错误;19世纪前半期中国仍然是世界大国,只是到19世纪中期后开始

10、衰落,故D项错误。9.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A. 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B. 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C. 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D. 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导致国家结构松散,故C正确。美国当

11、时已经独立,不是仍受英国控制,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故D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联邦制10.科学史专家论述:“哥白尼把地球看作是一颗行星,以这一革命性的思想为发端,经过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人的工作,最后达至牛顿对物理世界的伟大综合。”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A. 地圆说的科学理论提出并得到确证B. 实验和数学表达的物理学体系建立C. 生物学摆脱上帝创世说的长期影响D. 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开始逐步形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这一变化体现了实验和数学表达的物理学体系建立,故选B;地圆说的

12、科学理论提出并得到确证只是开始,排除A;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理性主义无关,排除D.11.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80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A. 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B. 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C. 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D. 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政治和经济上立法,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材料“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说明C

13、项错误。12.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93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A. 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B. 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控制D. 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答案】D【解析】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故A项错误;文官从此不再属于任何政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选总统的文官任免权,进而弱化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作为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两党依旧牢牢掌控着白宫和国会,故C项错误;文官不再与执政党共进退,有利于减少任人唯亲和贪污腐化的现象,从而能够

14、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故D项正确。点睛:西方文官制度发端于英国在19世纪中叶的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并对美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美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使政策执行人员不再同竞选官员共进退,避免了政党竞选的周期性震荡,防止文官牵扯政治斗争。13.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 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 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 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 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15、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等,解读题干材料,材料的核心,即在强调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明显错误;B项不能够体现材料的核心意思,排除;C项“对立”两字带有片面性,不准确。进一步可知,D项,工业革命后,体现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揭露社会的黑暗、丑恶和虚伪,呼吁人性的关怀和解放等),客观、准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弊端的认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

16、术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14.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见下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A. 贵族式休闲大众化B. 希腊复古风格流行C. 女性生活方式变化D. 战争影响民众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世纪末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在工业化的影响下,美国社会上形成了女权主义思潮,女性追求自由,希望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材料中女性改穿更加舒适、实用的裤装,这反映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贵族”,故A项错误。“理性服装”是当时社会观念转变的结果,与希腊复古风格无关,也与战争影响

17、无关,故B、D两项错误。15. 1870年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的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而英国为14%。这反映了A. 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B.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 英国已失去殖民帝国地位D. 德国与英法的矛盾面临激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工业化速度远高于英国、法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德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不能表明德国工业化已完成, 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德国的殖民地,不选C;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在材料并未涉及,D项错误。所以

18、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新的政治经济的不平衡。16.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 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

19、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 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D. 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答案】D【解析】【详解】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甄别和澄清了杂七杂八的社会主义学说,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无产阶级的国际合作性,故A不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就在于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而变得有科学性,故B项没有将恩格斯的话说透,不符合题意。虽然共产党宣言发表了,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C不符合题意。17.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

20、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 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C. 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D. 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答案】B【解析】材料“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故A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18.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A. 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B. 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C. 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D.

21、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由“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扩大到“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是肯定十月革命的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C项正确;A项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范畴,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但与材料中世界影响不符,排除。B项表述错误,排除。十月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不能说是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排除D。所以选C1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

22、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 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B. 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 两个五年计划片面的发展工业D. 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苏联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农业集体化阻碍了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私人土地对促进农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由此可知苏联激进的农业集体化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选B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农业集体化20.1948年4月3号,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

23、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该法案A. 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B. 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C. 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D. 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史实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其目的在于恢复西欧经济、遏制苏联,同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故A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1947年,时间不符,而且材料体现的是“马歇尔计划”。故B项错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在1944年,而该计划是1948年。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1.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

24、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并未使全球经济平衡发展B. 加快了全球资本流动C. 加速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D. 并未给世界经济带来福音【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没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合理分配和平衡发展。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没有带来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25、并非没有给世界经济带来福音,故D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确实加速了全球资本流动以及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但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中的不均衡,故B、C项不符合题意。22.“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C. 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D.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答案】C【解析】“西方的政治人物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说明西方的民主政治使政

26、府无法放弃福利制度,故C项正确;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出“难以为继”,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B项错误。23.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笔下“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A. 对西方文明的忧虑B. 对理性社会追求C. 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信息说明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据材料中“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

27、学工业世界的败落” 揭示的是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 表达了对工业世界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对工业文明的担忧,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理性社会的信息,故B项不符合题意。C说法没有揭示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材料实际是对科学发展的消极影响的反思,故D不符合题意。24.美洲很多国家将10月12日命名为哥伦布日,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但在美国一些地区,如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A. 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B. 历史是非模糊莫辨C. 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断D. 观念冲突难以弥合【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对于“哥伦布发

28、现美洲的时间:10月12日”,美洲一些国家定为“哥伦布日”, 而加州伯克利定为“原住民日”,这显示出了不同的客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态度,并非没有客观标准,故C项正确,A项错误;历史并非模糊难辨只需从不同角度去看即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不同群体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并非观念冲突难以弥合,故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5.美国农业现代化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而苏联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则始于列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美国颁布农业组织部法,给予人民以合法的土地产权,通过宅地法向那些在当地居住并耕种5年以上、年满21岁的个人或户主免费提供1

29、60英亩的公有土地,确立和巩固了美国的家庭农场制度。1862年美国设立了农业部,配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美国驻各国的使馆也都设农业参赞,负责搜集和引进外国的先进农业技术和良种。莫里尔法规定各州政府可拍卖联邦公有土地筹集资金,举办至少一所设有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学院,用以发展农业教育。随后,各州政府逐步成立了许多农学院,一些大学也开始设置农业专业和学院。除了设立正规的农业学院,政府还拨款资助各州开办职业学校,对成年人普及农业职业教育。材料二 苏维埃政权成立后,通过土地法令土地社会化法令等法令,确立了土地国有制和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将地主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平均分配给农民。1919年国内战争爆发

30、后,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上实行余粮征集制和强制劳动。进一步加强对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建设。但这种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的集体化运动并没有促进农业的现代化。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按劳分配,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有限度的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1922年11月又通过土地法典,允许农民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土地使用的形式,重新恢复小农经济。1924年又粮食税改为货币税。以上材料根据邹书源美国和苏联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美国、苏联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31、别简评美国、苏联两国农业现代化起步的作用。(3)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答案】(1)相同: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通过立法保障农业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政府作用突出。不同:美国:土地私有;政策持续;增设农业部,调整政府职能;引进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和良种;重视农业相关专业教育;重视成人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苏联: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持;经历了由排斥市场到利用市场的转变。(2)美国: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适应了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条件。放任发展模式易产生危机和垄断。苏联: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探

32、索了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苏联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利用市场的发展模式没有被沿用,影响了苏联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3)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市场的作用;调整分配制度和保护产权,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给予人民以合法的土地产权”“将地主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平均分配给农民”,可见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由材料“农业组织部法”“土地法令土地社会化法令”,可见通过立法保障农业发展;材料中表明过程具有渐进性;由材料“1862年美国设立了农业部”“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可见政府作用突出。第二小问,可以从土地所有制、政府职能、科学技术和市场机制等因素

33、等方面作答。(2)要一分为二地评价美国、苏联两国农业现代化起步的作用。就美国而言,美国多管齐下的措施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了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由材料“1862年”,结合所学,美国的措施适应了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条件和市场条件;但是,当时流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这种放任发展模式易产生危机和垄断。就苏联而言,政治上,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农业现代化也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和资金条件。但是,苏联新经济政策没有坚持,即利用市场的发展模式没有被沿用,最终会影响苏

34、联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3)就美国与苏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来看,推动农业现代化,可以从政府职能、产权制度、农民积极性和市场机制等角度分析归纳。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类型。图景类型大停滞的世界大分化的世界非国家化的世界大融合的世界特征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

35、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根据材料,任选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两种典型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可以对材料中所描绘的典型未来图景认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发展图景类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答案示例一:观点1:我认同大停滞的世界。理由:美国和欧洲世界经济总量占比下降,实力衰退,将重心转向国内,转而推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区数量减少,不利于全球化

36、发展;美欧从国际事务中抽身,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难以形成新的稳定体系,危机与冲突加剧;疾病、贫富差距、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缺乏合作机制,难以解决。结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停转,陷入大停滞的世界,将是最坏的一种情况。观点2:我认同大分化的世界。理由:美国凭借科技、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优势,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进一步加大与非欧元区的差距;发达国家借着全球化进行新一轮的资本扩张,南北差距加大;中国沿海地区与内地、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中国、印度保持较稳定的增长速度,亚洲国际地位上升,冲击传统国际格局;结论:不同经济体间及同一经济体内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37、引发更多的动荡与裂变,政治与社会紧张加剧。答案示例二:观点3:我认同非国家化的世界。理由:随着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亚太经合组织等非国家化的合作组织地位不断上升;跨国公司、智库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范围更具活力,发挥主导作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政府之间通过网络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全球精英份子和中产阶级的团结合作,增强这些群体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权力。结论:善于利用软实力来提升自身地位的国家、地区、非政府组织繁荣起来,造成新一轮的不均衡的发展。观点4:我认同大融合世界。理由:美国经济实力有所下降,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难以实现霸主地位,需加强国际合作。全

38、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在世贸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国合作深化、多边机制的加强有助于解决全球性的冲突及挑战;结论:加强国际间良性合作的全球化,有助于各经济体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与发展。答案示例三: 观点5:修改大停滞的世界:美国和欧洲将重点转向国内,但不会放弃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全球化也不可能停转。理由:美国和欧洲虽然经济总量世界占比下降,但是在经济多极化的背景下,其主体地位是难以被某一国家或地区所取代的;国家利益至上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美国和欧洲不会轻易放弃其全球领导地位;经济危机及二战后,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建立,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

39、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难以形成全方位的冲突及对抗;结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两大发展趋势下,地区与国家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观点6:新类型:未来世界发展更有可能包含四种类型中的不同元素,形成一个复杂多元的图景。理由:以上观点1-4任选2-3个知识点。【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相对开放的主观型试题。学生作答的主体内容要以论述为主,要力求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本题的独特之处是,学生的选择范围比较宽泛,可以从现有的四种“图景类型”中选择,也可以对现有的“图景类型”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自己新的观点。无论选择哪一种,作答该类型的题目都要有充分的史实作为论据,只要做到言

40、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得分。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加强27.材料:太空技术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使美国朝野一片惊优,纷纷思考:为什么苏联的科技超过了我们?著名教育家科南特认为:“苏联在技术上的突破,正是因为苏联建立了能够增强苏联技术优势所需要的教育制度。”这些反思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在1957195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至少80項关于教育的法律。最重要的是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它建立了国防学生贷款计划,提供研究生奖学金,鼓助高教机构建立“现代外语教学中心”。美国大

41、力发展社区学院,1960年,加利福尼並州通过加利福尼变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将社区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之一。此外,还大力发展了研究生教育。这次改革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国际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基站教育保程改革运动的开展。据有关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中期美国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这次高教改革的影响。【答案】(1)原因:冷战与维护霸权的需要;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刺激;对教育的反思(或教育自身存在一些弊端)等。(2)影响:促使更多贫困大学生、研究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促进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促进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促进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提高美国国民素质;促使美国长期保持科技优势和综合国力优势。【解析】(1)从材料“太空技术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使美国朝野一片惊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从材料“建立了国防学生贷款计划,提供研究生奖学金,鼓助高教机构建立“现代外语教学中心”。美国大力发展社区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国际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基站教育保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