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重难点分析重点:(1)植物胚的发育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胚幼苗,直至成熟的植物体。从受精卵到种子的过程主要是胚的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植物体的过程可算作胚后发育。后一过程在初中已经学过,前一过程经过了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体现了个体发育的各个主要阶段。因此,这部分知识是理解个体发育概念的基础。受精卵是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即新个体的起点,表明植物体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来的,这也是生物进化的胚胎学证据。(2)蛙胚的发育蛙的发育可以分为受精卵幼体(蝌蚪)成体这几个时期,又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即从受精卵到幼体)和胚后发育(即从幼体到成体)。胚后发育是初
2、中学过的内容,比较宏观,容易理解;胚胎发育同样经历了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系统形成的重要阶段,揭示了动物个体从受精卵到幼体的发展变化(即从细胞水平开始的变化),使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本质。这不仅是理解个体发育概念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进化的胚胎学证据的基础,同时为学习克隆动物、试管婴儿等现代生殖工程技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难点:(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生活史被子植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并且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完成的,其中有些是肉眼见不到不易被捕捉的环节,但又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应在复习初中所学知识(如雄蕊和雌蕊的构造、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等)的基础上,给
3、予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对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理解来龙去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2)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与有性生殖的关系。有性生殖包括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染色体数目有规律的变化。只有将这种变化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相应时期联系起来,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也才能对有性生殖的特点即后代具有两个亲体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有深刻的理解。而染色体在各时期各部位的变化也是不易看到的,是抽象的,因而是不易理解的。例如,有关胚及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计算,这涉及到高等植物的减数分裂、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等内容,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明确引导,使
4、学生理解。(3)动物的个体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动物的个体发育主要是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但在遗传物质相同的情况下,是否能发育成同样的个体则还需一定的环境条件,遗传与环境对发育如何发挥作用,环境如何影响遗传等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而不易理解。这时应通过事例讲解阐明,多给学生一些感性知识,以便为后面学习和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4)羊膜及羊水从进化的角度看,羊膜和羊水是自爬行动物开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结构。这种结构学生不易看到,也不熟悉,所以理解困难。这种结构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又占有重要地位,需要使学生理解其作用。爬行动物不仅幼体和成体均生活在陆地,而且其生殖也脱离了水
5、的限制;产在陆地上的受精卵在发育为胚胎的过程中依靠羊膜的羊水来满足对水的需要,免受干旱的侵袭,并且水环境还能够减轻由外力引起的对胚胎的震荡,对胚胎具有保护作用。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生殖方式(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出现羊膜羊水)等方面适于陆地环境。鸟类和哺乳类在这些方面比爬行类更加完善,因此更加适于陆地生活。可见,这是进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章节地位和作用本节知识与第二章细胞的有丝分裂有联系。个体发育的开始是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分化是建立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个体发育的过程和结果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受精卵有什么样的基因型,在个体形成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相应表现型的新个体。因此本节知识与第六章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知识相关。胚和胚乳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同的,判断相应结构中染色体的数目,需要熟悉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因此这部分内容与第二章第二节细胞增殖、第五章第一节生物的生殖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