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新闻两篇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的夜幕中。(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3)还有一些参观者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A消失竟然注视B消逝竟然凝视C消逝居然凝视 D消失居然注视解析:“消失”指(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通常指不在视线中,但他(它)还存在着。“消逝
2、”同“消失”,侧重不仅看不到,而且去而不复返。“居然”“竟然”均表示出乎意料。“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指注意地看。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解析:“
3、不列颠尼亚”应该加引号。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他尽管在一家地方报社做得很出色,但并不安于现状,常怀得陇望蜀之心,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后来成为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B在最新一轮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休斯敦火箭队的哈登发挥出色,首节便轻描淡写地拿到15分,最终带领球队轻松击败犹他爵士队。C当地政府对准备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多次创业培训,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使他们的自信心蒸蒸日上,创业激情日益高涨。D抗日战争时期,鲁北民众组建起大刀队,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坚持奋勇杀敌,电视剧大刀记就再现了当年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解析:A项,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贬义词,
4、不合语境。B项,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合语境。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对象不当。D项,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A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多个国家的近2 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B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5、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解析:A项,“电影前来参与”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应将“从多角度”调至“大家”之后;“提出”与“质”重复,应改为“提出疑问”。D项,语序不当,“不仅”应在“电子商务”之后;不合逻辑,应为“电子商务不仅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5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B)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_。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
6、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A这一次的降旗将永远定格在英国的历史上B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C相伴缓缓而下的旗帜的是充满哀伤的音乐D面对下降的旗帜香港有人心里是喜忧参半解析: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最后一次。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_在小镇的许多公交车站广告牌上_能看到对老城的旅游宣传,_来到奥斯维辛的游客,90%以上_不是来欣赏这里的祥和与美丽的。在索拉河的那一边,奥斯维辛集中营_不怎么起眼地存在着。那扇著名的镶着“劳动带来自由”字样的大门藏在一堆建筑里,很容易_会
7、错过。A无论都然而/却更B尽管都然而/并就C虽然/但是都就就D不论只但都并/解析: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
8、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9、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
10、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中说“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因为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早就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B文章结尾描写了奥斯维辛
11、集中营所在地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追逐游戏,在内容上,作者描绘了一幅和平优美的景象,目的是和当年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表现纳粹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沉思考。C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指的是即使虔诚祷告,受难者也不可能得到一丝的安慰和生的希望,刽子手也不可能停止自己的罪行。D文章写参观者包括记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过程,重点不是描述集中营里的情况,重点写的是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是因为集中营的情况无法用语言描述。解析:“是因为集中营的情况无法用语言描述”错误,这是从侧面烘托出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8作者说到的“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
12、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有什么作用?答:以具体的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暴行。9节选部分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作用?答: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对“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所犯罪行的深刻揭露。德、日两国虽都是曾经的侵略者,但两国政府对战争的反思态度有较大差异。读了本文后,你对这个问题有何感受?请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300字左右。答:以史为鉴,勿蹈覆辙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杀害。1970年,当时的联邦德
13、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请求恕罪,以此表示对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的沉痛悼念,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称赞。与此相反,日本某些人,却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为侵华战争罪犯招魂,甚至公然篡改历史。不久前,上海有关方面搜集了当年日本人自己为炫耀“皇军”赫赫战功而拍摄的大量照片,出版了大型画册侵华日军的自白,旨在促使日本当局反省,也希望年轻一代勿忘历史,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牢记历史教训,才能共创世界的美好未来。11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加上一句阐释性的话,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语气、语意要保持一致。奥斯维辛是什么?是纳粹分子在波兰修建的集中营
14、,约四百万人(大部分是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奥斯维辛是人类全部丑恶和罪恶本性的铁证。奥斯维辛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再绕开罪恶去谈论人和人性。那不仅仅是欧洲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白种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德国人的事情,那也不仅仅是德国人中的“纳粹”们的事情。当四百万无辜的人被“科学”而“理性”地驱赶进煤气室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看到了一种属于人的本性。其实,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这一类的事情,曾经不断地在人类的历史上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和理由上演。在秦朝有过“焚书坑儒”,在清朝有过“扬州十日”,在抗日战争期间有过“南京大屠杀”。这些罪恶使得我们所有关于人的理想、自信和真理,所有关于美好善良的解释,都变得像
15、枯草一样苍白委顿。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说:“奥斯维辛以后写诗就是野蛮。”是的,如果_,那么要诗又有何用?要文学又有何用?答:示例:生命可以像草芥一样被任意砍杀(或生命可以像牲畜一样被随意屠宰)第二课时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百姓自发写诗的热情十分_。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当仁不让地彼此打擂;茶客们,则在观看中_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和自己平起平坐。而一座有诗歌传统的城市,才能够如花开一般,处处都绽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
16、和他的草堂。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底蕴。它靠的不是一时的推崇和追捧,而是漫长岁月的_,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一如何绍基先生题写在草堂工部祠门前的楹联所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今天的草堂之所以仍是成都人民的文化圣地,(),并写出了后世我们所见到的“浑然天成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也是因为杜甫自身及其诗歌的人民性,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是他和他的草堂,让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高涨随心所欲浸润水乳交融B高涨直言不讳浸润合
17、而为一C昂扬随心所欲熏陶水乳交融D昂扬直言不讳熏陶合而为一解析:第一空,高涨:(物价、运动、情绪等)急剧上升或发展。昂扬:一般指奋发,如斗志昂扬。此处用来形容“热情”,应用“高涨”。第二空,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下文紧接着总结说诗让人们“自得其乐”,重在强调人们自由不受约束的状态,应填“随心所欲”。第三空,浸润:渐渐渗入,逐渐发生作用。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语境中形容成都诗歌文化接受岁月的滋润化为血脉和基因,应填“浸润”。第四空,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合
18、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语境中形容“诗歌与成都市民”的关系之密切,应填“水乳交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B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C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反而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D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解析:原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一分句主语是“杜甫”,后一分句主语是“情况”,关联词“如果”应放在第一分句主语“杜甫”之前。故排除A、C两
19、项。二是搭配不当,根据文段,关联词“不是”应当和“而是”搭配构成选择关系,而不能和表示转折的“却”搭配,故排除B项。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A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B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C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D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解析:此句与后文的“也是因为”构成了“不仅是也是”的递进复句,故A、C选项与下文关联词不匹配;另外,“今天的草堂”一句的主语是“草堂”,谓语应是对主语的介绍,而A、D选项丝毫没有涉及“草堂”相关内
20、容,不合语境。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让人们“劳形”又“伤神”,数字技术_,也的确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_。在一定意义上,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难以被替代。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无论是触摸书本质感、品评封面装帧,还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_。答案:示例:虽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这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重要原因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解析:语段的中心内容是纸质书的独特魅力。处说的应该是数字技术的优点,与后句“
21、也的确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构成转折关系,可以填写“虽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之类的语句。处后面的文字谈的都是纸质书的独特魅力,根据“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推断,空缺处应填写“这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重要原因”之类的语句。处,作为语段的收束语,结合语段的主旨考虑,应填写“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之类的语句。5仿照下面画线的语句,利用所给的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材料:眼力足笔力足脑力足深入浅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武装头脑宣传政策体察民情聚民心抓本质长见识出成果下功夫筑同心党的宣传干部,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行稳致远、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眼力
22、足,高瞻远瞩、体察民情,长见识、抓本质;脑力足,深谋远虑、武装头脑,下功夫、出成果;笔力足,深入浅出、宣传政策,筑同心、聚民心。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的师生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老师未必比学生贤明,学生也未必事事不如老师。其理论依据在师说中是这样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句,展现了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3)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句,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赞美之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东西方“武侠之父”相继
23、离开,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会在宋金波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Stan Lee)辞世。因为与金庸老爷子的私人丧礼几乎是在同一天发生,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斯坦李联合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而金庸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创造了无数武侠人物形象。东西方两位武侠世界的创造者相继离世,巧合得不同寻常。巧合也因为漫威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和金庸作品中的侠客,有着共通之处。“侠以武犯禁”,漫威超级英雄们也是凭借超能力大打出手。这两个世界中的英雄或者侠客们都有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传统,对毁灭世界或破坏江湖道义、秩序的反派都斗争到底。所以也不难理解
24、,一些漫威电影到中国,翻译都是直接取“侠”这个定义,如蝙蝠侠、钢铁侠而且,与梁羽生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不同,金庸学贯中西,他的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金庸的武侠世界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如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在东方,侠客传统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向下而至传奇小说、三侠五义。在西方,也起码可以从
25、古希腊神话中追根溯源,后面也有侠盗罗宾汉。但金庸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无疑又有相当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东西方文化本身对一些价值的理解不同。比如说,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通常都会面对能力与责任的矛盾,不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形象。而对金庸武侠里的主角来说,除了极少数如郭靖,出于一种模糊的自省,有了自己的“超能力”价值的终极追问,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超能力”或者高深武功的追求,是不言自明的。再比如,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在主持正义时,通常会考虑到法律这个限制因素。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为了维护法律而行动。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大部分武林人物不入世,经常不在意
26、破坏既有法律。这可能是因为现实中,人们在观念上正义与法律是相分离的。金庸先生曾说,东西方对侠的理解不同,同样是大孩子打小孩子,德国人看到不会管,而中国人会管。他写武侠小说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中国需要侠义精神。但这句话可能不应该做字面理解,或者说,他可能认为由于在传统社会缺少足够的法律正义,必须有犯禁的侠客出面解决。漫威电影虽然在英雄超能力上比武侠世界更脑洞大开,超人可以撼动星球,而最大胆的侠客想象也无非可以用动车速度赶路,但除此之外,漫威宇宙是趋近现实的。相反,武侠世界对现实更像是逃避。也就不难理解,斯坦李可以不断在漫威电影中客串,给出一个个彩蛋,而金庸老爷子绝不可能去扮演平一指或西山一窟鬼中的
27、角色。论艺术成就,两个世界也许很难有高下比较,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漫威宇宙无疑更开放,更面向未来。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比金庸武侠人物更具有现实感的英雄形象,还在未来的某个空间静静等待。 (光明网时评频道)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与金庸老爷子同时辞世巧合得不同寻常,让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B金庸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而斯坦李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作者称他们为东西方“武侠之父”。C金庸学贯中西,其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与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的梁羽生的作品大相径庭。D东西
28、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东西方表现英雄主义的作品均有悠久历史。解析:A项,不是“同时辞世”,而是“与金庸老爷子的私人丧礼几乎是在同一天发生”;B项,“创造了八成以上”前少了“联合”一词,不准确;C项,“大相径庭”过于绝对。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从“东西方两位武侠世界的创造者”离世的巧合说起,阐释了东西方武侠文化的异同,第二、三段先讲共同点,第四段转折过渡到讲差异。B本文综合使用了对比、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论证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在中国武侠作品、美国漫威宇宙中的一些表现。C文章引用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
29、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说明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D东西方文化本身对一些价值的理解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庸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解析:说明“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在主持正义时,通常会考虑到法律这个限制因素,而金庸笔下大部分武林人物都不入世,一般没有为维护法律而行动的意识。B漫威超级英雄总是凭借超能力除暴安良,主持正义,斗争到底,中国人常翻译成“侠”,如蝙蝠侠、钢铁侠说明在中国人心目中,他们和侠客极为相似。C金庸武侠里的主角如果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形象,只知一味追求高深的武功,很难成长为像郭靖那样的以保卫大宋为己任的大侠。D文章标题中“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会在”和末段内容,说明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比金庸武侠人物更具有现实感的英雄形象,还有待未来作家们去创造。解析:C项是漫威宇宙英雄观,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