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596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硅材料可制成光伏发电装置B. SO2、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相同C. 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的发生D. 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降低污染【答案】B【解析】【详解】A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料,故A说法正确;B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有色物质简单结合,生成不稳定的物质,漂白液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利用的是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故B说法错误;C水华是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磷、氮造成,故C

2、说法正确;D汽车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使用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以减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氧化性的酸,因而铝在浓稀硝酸中都能钝化B. 亚硝酸盐与食盐相似,可食用C. “雷雨肥庄家”属于自然固氮D. 氮气化学性质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或氧气反应【答案】C【解析】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氧化性的酸,铝在浓硝酸中能钝化在稀硝酸中不被钝化,能溶于稀硝酸,选项A错误;B. 亚硝酸盐与食盐相似,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不可直接食用,选项B错误;C. “雷雨肥庄家”属于自然固氮,是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

3、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雨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转化为硝酸盐即为氮肥,选项C正确;D. 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高温高压催化剂或放电条件下)可与氢气或氧气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3.下表是某矿泉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B. Ag+C. Na+D. Ba2+【答案】C【解析】【详解】AMg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Ag+、Cl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4.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有沉淀

4、生成,继续加入另一物质,仍无沉淀生成,则该物质可能为A. Cl2B. NH3C. H2SO4D. HCl【答案】D【解析】【分析】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与BaCl2溶液不反应,继续加入另一物质,仍无沉淀生成,说明不与H2SO3或BaCl2反应生成沉淀。【详解】ACl2能将H2SO3氧化生成H2SO4,H2SO4能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BaSO4,故A错误;B氨气能与H2SO3反应生成(NH4)2SO3,(NH4)2SO3能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BaSO3,故B错误;CH2SO4能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BaSO4,故C错误;DHCl与H

5、2SO3和BaCl2都不反应,无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选:D。5. 下列定性分析正确的是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均有氧化性B. SiO2、Al2O3均可和酸与碱反应,说明两者均为两性氧化物C. 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均能使铁铝钝化,说明两者均有强氧化性D. 钠、铁的金属性均比铜的强,说明两者均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答案】C【解析】【详解】A、Cl2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二者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A不正确;B、能和酸以及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但二氧

6、化硅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氢氟酸反应生成的不是盐,因此不是两性氧化物,B不正确;C、浓硫酸、浓硝酸均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均能使铁铝钝化,C正确;D、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氢气,得不到铜,铁可以置换出铜,D不正确;答案选C。6.如图所示是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易溶于水B.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易挥发C.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是碱性气体D.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是还原性气体【答案】C【解析】【详解】A、左边实验表现了NH3易溶于水和水溶液呈碱性,右边体现氨气的挥发性、是碱性气体,故A错误;B、左边实验

7、表现了NH3易溶于水,而不是挥发性,故B错误;C、左边喷泉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弱碱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右边发烟实验证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遇到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故C正确;D、两个实验中都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体现,故D错误;故选C。7.下列制取Cl2,用其氧化含I-废液,回收并提纯I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Cl2B. 氧化碘离子C. 过滤出粗碘D. 升华提纯碘【答案】D【解析】【详解】A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应选浓盐酸、二氧化锰加热制备C

8、l2,故A错误;B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气体可将液体排出,故B错误;C碘溶于水,不能过滤分离,应选萃取分液法,故C错误;D碘易升华,加热时碘变碘蒸气,冷却变为固态碘,则图中装置可提纯碘,故D正确;故答案为D。8.下列过程,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A. NO气体暴露在空气中B. 往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C. Cl2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D. 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答案】D【解析】【详解】A.无色气体 NO暴露在空气中,会和氧气生成红棕色的NO2,故A错误;B.往棕黄色的FeCl3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会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故B错误;C. Cl2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会将有色布条漂

9、白,故C错误;D.往无色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均为无色,故D正确;答案:D。9.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l2O3NaAlO2(aq) Al(OH)3SSO3H2SO4NaOH(aq) NaHCO3Na2CO3FeFeCl2FeCl3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AlO2CO2H2O=Al(OH)3NaHCO3,可转化生成氢氧化铝,故正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转化生成三氧化硫,故错误;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

10、酸钠、二氧化碳与水,故正确;铁在氯气中点燃生成三氯化铁,第一步不能实现,故错误;综上正确,答案选A。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光导纤维B.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D.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光导纤维,两句话都正确,但没有对应关系,故A错误;B选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两句话都正确,但没有对应关系,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B错误;C选项,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酸和铁锈反应是利用酸的酸性

11、,故C正确;D选项,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而不是氧化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原理不一样,使品红褪色,是漂白性;使溴水、氯水褪色,是二氧化硫还原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还原性。11.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A. 1molB. 0.05molC. 1.05molD. 0.11mol【答案】D【解析】【详解】n(Cu)=0.03mol,n(气体)= =0.05mol,由N原子守恒可

12、知,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03mol2+0.05mol=0.11mol;答案选D。【点睛】根据N原子守恒解题是突破口,利用元素守恒找出物质之间的关系是关键。12.某课外学习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先慢慢通入O2,一段时间后,再喷射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关于NO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剂B. 氧化剂C. 反应物D. 催化剂【答案】D【解析】【详解】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气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2NO+O2=2NO2,二氧化氮能将二氧化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SO2=SO3+NO,总反应为:2SO2+O2=2

13、SO3,可见整个过程一氧化氮的质量没有变化,故NO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故选:D。13.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布条,可以观察到有色布条( )A. 立刻褪色B. 慢慢褪色C. 先褪色,后复原D. 颜色不褪【答案】D【解析】【详解】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物不具有漂白性,则不能使有色的物质褪色;故选: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铁单质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转化B. 若a、b、c分别为S、SO3、H2SO4,则可以

14、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C.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D. 单质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详解】A.Fe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但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与水不反应,所以氧化物水酸或碱不能实现,故A错误;B. 若a、b、c分别为S、SO3、H2SO4,bc不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C.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故C正确;D.二氧化硅常用来制造光导纤维,故D错误;故答案选:C。1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不能溶解铜的是A. 稀硝酸B. 稀硫酸和硝酸钾混合溶液C. 浓硫酸D. 硫酸铁溶液【答案】C【解析】A.

15、 常温下,稀硝酸能够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故A不选;B. 常温下,稀硫酸和硝酸钾混合溶液中含有硝酸,能够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故B不选;C. 常温下, 浓硫酸与铜不反应,故C选;D. 常温下,硫酸铁溶液能够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D不选;故选C。1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 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 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 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瓶中【答案】B【解析】【详解】A、氨气容易液化,可以做制冷剂,故正确;B、氯化铵受热分解,碘容易升华,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故错误

16、;C、铵盐受热分解,所以要密封保存,故正确;D、浓硝酸能分解,所以要保存在棕色瓶中,故正确。17.下列硫化物中不能直接用金属单质和硫单质反应制得的是A. CuSB. FeSC. ZnSD. MgS【答案】A【解析】【详解】硫的非金属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化合时,只能生成低价态硫化物,即Cu与硫只能生成Cu2S,其余金属硫化物都能用金属单质和硫反应得到;故选:A。18.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层,且不会造成铝的损耗,可选用的试剂是( )A. 浓硝酸B. 稀硝酸C. NaOH溶液D. 浓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A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影响Al的损耗,且Cu与浓硝酸反应,可除去Cu,故A正确;B二者

17、均与稀硝酸反应,不能除杂,故B错误;CAl与NaOH溶液反应,Cu不能,不能除杂,故C错误;DAl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不能除杂,故D错误;故选:A。19.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A. Na2O2NaB. Al2O3Al(OH)3C. SiO2H2SiO3D. Na2CO3NaOH【答案】D【解析】A、Na2O2不能一步得到金属钠,故A错误;B、Al2O3不与水反应,因此不能直接一步生成氢氧化铝,故B错误;C、SiO2不与水反应,不能直接一步生成H2SiO3,故C错误;D、Na2CO3与Ca(OH)2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能够一步得到,故D正确。2

18、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涂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铝,故错误;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水泥的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是硅酸盐,故正确;变色眼镜由添加溴化银的普通玻璃璃制作,故错误;晶体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

19、,利于环保、节能,故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需了解常见矿物及常见无机物组成成分。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21.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这也充分说明了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合成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 _性,能使酚酞溶液变_色,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色。(2)氮的氧化物有多种,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是大气污染物。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变_色,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答案】 (1). N2+3H22NH3 (2). 碱 (3). 红 (4). 蓝 (5). 红棕色 (6). 2NO+O2=2NO2 (7). NO2 (8). NO2 (9). 1:2【解析】【详解】(1)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2)氮的氧化物有多种,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是大气污染物。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与遇空气变红棕色,原因是2NO+O2=2NO

21、2;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此反应中氮元素由+4价变为+2价,故氧化剂是NO2,氮元素也从+4价变为+5价,故还原剂是NO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2。22.分别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 澄清石灰水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气体。(1)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2)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通入少量的SO2)。(3)上述实验中,出现溶液褪色现象的是_(填试管标号)。(4)上述实验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_(填试管标号,下同),SO2表现出漂白性的是_,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答案】 (1).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 SO2+Ca2+2OH= C

22、aSO3+H2O (3). (4). (5). (6). 【解析】【详解】(1)SO2为酸性氧化物。向试管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答案: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2)向试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a2+2OH= CaSO3+H2O;答案:SO2+Ca2+2OH= CaSO3+H2O。(3)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所以上述实验中,出现溶液褪色现象的是。答案:。(4)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所以符合题意的是;SO2

23、表现出漂白性的是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23.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加热试管,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3)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作用是_。(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反应中

24、的_来表示。A:SO2+H2OH2SO3B:O2+2H2SO3=2H2SO4C:SO2+H2O2=H2SO4【答案】 (1). Cu+2 H2SO4(浓)CuSO4+ SO2+2H2O (2). 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 (3). 滤纸变红 (4). 吸收未反应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5). AB【解析】【分析】(1)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水;(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加热时会恢复原来的颜色;(3)二氧化硫有毒,所以不能直接排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利用浮尘等催化作用下,氧

25、气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详解】(1)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被铜还原为二氧化硫,所以产物有生成的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u+2 H2SO4(浓)CuSO4+ SO2+2H2O;故答案为:Cu+2 H2SO4(浓)CuSO4+ SO2+2H2O;(2)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时会恢复原来的颜色;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褪色的滤纸条又变红;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滤纸变红;(3)二氧化硫有毒,所以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

26、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试管管口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S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利用浮尘等催化作用下,氧气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所以AB反应符合;故答案为:AB。24.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可以_,C是_, F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NH4)2CO3或NH4HCO3 (2). NH3 (3). NO2

27、 (4). 2Na2O2+2CO2=2Na2CO3+O2 (5). 4NH3+5O24NO+6H2O【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推断,反应能与Na2O2反应,熟悉的知识是H2O或CO2与Na2O2的反应,因为A为气体,则A为CO2,D为O2,X与盐酸反应生成CO2,说明X中含有CO32或HCO3,X与NaOH共热反应,生成气体C,则C为NH3,即X为(NH4)2CO3或NH4HCO3,B为H2O,反应是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X为(NH4)2CO3或NH4HCO3,C为NH3,F为NO2;(2)反

28、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即反应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点睛】本题的突破口在与过氧化钠反应,中学阶段学过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CO2和H2O,根据A为气体,则A为CO2,2CO22Na2O2=2Na2CO3O2,即D为O2,X与NaOH共热产生气体,化合物能与NaOH共热产生气体,则气体是NH3,然后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25.【变式探究】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

29、中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填字母,下同。)AHCl和H2O BO2和H2O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2)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3)在图乙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_。A浓硫酸 B生石灰C硝酸铵 D烧碱(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原理与上述_装置的原理相似。(5)如果只提供如图丙(烧瓶内充满NH3)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答

30、案】 (1). B (2). D (3). C (4). 乙 (5).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烧瓶上覆盖冷毛巾或淋洒冷水,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引发喷泉或在烧瓶上涂抹无水乙醇,由于乙醇挥发带走热量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引发喷泉【解析】【分析】(1)依据形成喷泉的条件是烧瓶中的气压变小的要求分析解答即可;(2)依据加入的物质能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变大的原理才能产生喷泉的知识分析解答;(3)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就必须要求水槽中加入的物

31、质后能使锥形瓶中的温度明显升高;(4)图甲原理是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形成喷泉;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乙原理相似;(5)由信息可知打破压强平衡,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使氨气与水反应导致烧瓶中压强减小,外压大于内压,从而形成喷泉,以此来解答。【详解】(1)该装置中形成喷泉的条件是烧瓶中的气压变小,可以使烧瓶中的气体减少或者是烧瓶中的温度减小等原因造成;AHCl和H2O,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中,能够使烧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小,所以能够形成喷泉,故A错误;BO2和H2O,氧气不溶于水,所以不能使烧瓶中的气体减小,无法形成喷泉,故B正确;CNH3和H2O,NH3极易溶于水中,能够使烧瓶中的气体体

32、积减小,所以能够形成喷泉,故C错误;D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应,能导致烧瓶中的气体减小,所以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故答案为:B;(2)图乙是在锥形瓶中加入的物质能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变大才能形成喷泉,ACu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不能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无法形成喷泉,故A错误;B碳酸氢钠和NaOH溶液能反应,但不能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故B错误;CC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为微溶物,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所以无法形成喷泉,故C错误;D碳酸氢铵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所以能够形成喷泉,故D正确;故答案为:D;(3)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蒸

33、发产生大量酒精蒸气,使锥形瓶内压强大大增加,可以形成喷泉,故A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所以能够形成喷泉,故B错误;C硝酸铵与乙醇不反应,不能导致锥形瓶中压强增大,无法形成喷泉,故C正确;D烧碱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锥形瓶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所以能够形成喷泉,故D错误;故答案为:C;(4)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A是减小了烧瓶中的压强形成喷泉;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都是通过增加容器中的压强完成的,所以与图乙原理相似;故答案为:乙;(5)如果只提供如图丙(烧瓶内充满NH3)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烧瓶上覆盖冷毛巾或淋洒冷水,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引发喷泉或在烧瓶上涂抹无水乙醇,由于乙醇挥发带走热量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引发喷泉。【点睛】本题考查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只要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压强差,就可以形成喷泉,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