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建议用时:40分钟)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交通B地形C水源D能源2图中各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嘴山市的服务范围较贺兰市小B中卫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市多C银川市与永宁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D青铜峡市和吴忠市的服务功能相同3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A高新技术产业B交通等基础设施C旅游休闲业D重化工业1C2.B3.B第1题,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黄河为灌溉农业、工业、人口、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促进了人口集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沿黄城市带形成主要是黄河提供
2、了充足的水源。第2题,中卫市是地级市,中宁是县级市,中卫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市多;银川市是宁夏的省会城市,服务范围涵盖全省;青铜峡市是县级市,吴忠市是地级市,青铜峡市较吴忠市的服务功能小。第3题,完善、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可以加强沿黄城市带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而周边地区比较落后,所以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小;该地区旅游资源集中,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少,不能形成整个地区的经济支柱,辐射城市带的发展;当地水资源缺乏,也缺少重化工所需的资源 ,不适合优先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和产业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的错位发展,这是
3、建设好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分工模式图。读图,完成45题。4下列城市群中,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最接近该模式的是()A京津冀城市群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C海峡西岸城市群D珠江三角洲城市群5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有助于()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发挥区域特色优势C缩小区域发展差距D改善区域交通联系4A5.B第4题,读图可知,此地区有资源,有科技中心,也有加工中心,京津冀城市群中,河北资源丰富、北京科技发达、天津加工工业发达,最符合。第5题,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只是产业调整,不会直接扩大城镇总体规模;这样可以使区域内特色产业集中,发展更好;具有优势产业
4、地区发展更好,应该会扩大区域发展差距;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会加大交通压力。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受上海辐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关于上海的辐射对昆山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奠定了乡镇工业的基础B助推了经济的发展C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D压制了昆山的产业升级7城市辐射对上海的影响是()A产业活动过度集中B导致交通拥堵C造成地价上涨D利于产业升级6D7.D第6题,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基础;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对昆山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上海对昆山的辐射,推进了昆山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了经济
5、活力。第7题,上海市的对外辐射有利于上海解决中心城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有利于大都市产业、资金等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利于产业的升级换代。读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的总人口、城镇人口和GDP对比图,完成810题。“长三角”城市群8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是()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区域面积A B CD9滇中、黔中城市群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炎热B地形崎岖C地壳活跃D土壤贫瘠10关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对应正确的是()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
6、业转移的示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A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B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D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8C9.B10.D第8题,读图,根据图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是人均GDP,对;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对;人口规模不是递增,错;不能判断区域面积递增,错。第9题,滇中、黔中城市群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形崎岖,不利于城市规模发展。
7、第10题,关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成渝城市群对应,发展成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应,发展为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江淮城市群对应,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对应,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飞出地”)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于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处,是目前我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试验
8、区。下两图分别为“长三角”部分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图和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置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置图(1)简述“长三角”区域内城市产业发展的差异,分析上海市金融业发达的原因。(2)从产业协作角度,简述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对上海的积极影响。(3)根据“长三角”现状,为“长三角”进一步推进一体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由“长三角”部分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图中的信息可获得“长三角”区域内城市产业发展的差异。上海市金融业发达的原因可从上海的集聚和对外辐射能力,经济腹地、人才、技术、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第(2)题,张江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对上海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
9、展空间扩大两大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各城市间优势互补,提升上海市辐射带动方面分析。答案(1)上海、杭州等城市以金融、贸易的第三产业为主,嘉兴、宁波、合肥等城市,以制造业的第二产业为主。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历史技术好,基础设施良好,交通发达,腹地广阔,有大量的金融人才等。(2)可利用张江劳动力、资源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3)大中小城市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打通断头路;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大中小城市要差异发展、优势互补;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
10、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读表,回答1213题。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2.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A城市人口多B城市人口比重低C经济水平高D所占区域面积小13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有()人口密度小城市等级体系完整城市用地规模小城市化水平高A B CD12C13.C第12题,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经济水平高。第13题
11、,两大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地规模大,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到2030年,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次指出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图表资料,完成1415题。 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比较成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城市数量16251414人口(亿)0.951.50.71.1GDP(万亿)4.814.77.67.5人均GDP(
12、万)5.19.810.96.8面积(万平方公里)18.521.211.121.5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514708631512城镇化率(%)53.4868.4784.1262.7214.成渝城市群与东部沿海三个城市群相比具有的优势有()拥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率较低,可以为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起到示范作用地处西部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产业基础雄厚,是泛亚欧的重要节点A B CD15(易错题)成渝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核心城市之间缺乏深度合作 对外通达性较差,缺乏高端发展平台地区GDP增速太慢,还需提速 区域中心城市太少,需要多升级A B
13、CD14B15.A第14题,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最少,是2个,其他三个地区都具有三个国家中心城市,错误;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成渝城市群城镇化率最低,未来可以采用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正确;重庆是西部最大城市,成渝城市群地处西部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正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成渝城市群GDP、人均GDP比其他三个城市群低,说明其产业基础最差,错误。第15题,川渝分治之后很长时期,两地之间的竞争激烈。两地背向发展使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起了大早,赶了晚集”,正确;交通不便是限制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历史因素,技术发展水平低,缺乏高端发展平台,正确;成渝城市群的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东部
14、三大城市群,地区GDP增速较快,还需提速,错误;区域中心城市要根据当地实际来设定数目多少,一般23个适宜,今后可以努力提高现有的2个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水平来带动城市群的发展,错误。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6年昆山市再次荣登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市产业优化和升级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苏南模式的突出代表。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 昆山产业结构变化图(1)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业、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
15、势。(2)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旺,零售业、餐饮等服务业火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2000年之后,昆山市不断向外转移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园区。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从位置、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第(2)题,从经济发展、人口、消费市场的角度分析房地产、餐饮、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第(3)题,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昆山市向外转移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园区的原因。答案(1)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经济;交通便捷;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2)伴随着第二产业的急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增强。(3)随着经济的发展,昆山市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应昆山经济发展;昆山市利用其科技水平的提升、交通便利等条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园区有集聚效应,土地利用效率高,能满足大规模协作化工业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