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4KB ,
资源ID:4653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5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历史与演绎.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历史与演绎.doc

1、历史与演绎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出奇地大。不为别的,只因他是一个刻苦学习、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白衣致卿相的故事,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倒是有不少。但在汉朝,这样的美事并不多见。刘邦在沛县的那帮偷鸡摸狗的兄弟,布衣致卿相,是因为跟着主子打了天下。天下已定之后,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都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在他那个时代,确实是个异数。宣称要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急切需要若干通经之人做装饰,他欣赏的博士公孙弘以及朱买臣,都是这样的饰件。这样的饰件,像班固说的那样,无非“习文法吏事,缘饰

2、以儒术”。即使是模范典型,如果故事缺乏戏剧性,也不大容易走红。而朱买臣的故事,恰好有这样的因素。这个靠砍柴卖柴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措大,居然有一个妻子。妻子开始并没有嫌弃他,只是觉得自己的丈夫边卖柴边大声朗读文章有点搞笑,总是制止他,又制止不住。最终,到朱买臣40多岁上,她看看日子毫无起色,实在熬不住了,离开他另找了人家。朱买臣还劝,说自己50岁肯定能发迹,没几年就会熬出头了。显然,这样的安慰是没法让人信的。另嫁他人的买臣前妻,对朱买臣并未恩断义绝,跟丈夫上坟,看见朱买臣吃不上饭,还“呼饭炊之”。但是,没有了妻子的朱买臣,生活终于有了变化。他不再卖柴,而是跟着太守的上计吏做跟班了。所谓上计

3、,就是每年进京负责应付上级的考核。为了应付考核,各个郡不仅要有专门人员,还有驻京办事机构守邸。就这样,朱买臣进了长安,伏阙上书,没有消息。正在饥寒交迫之际,幸好得到了乡人严助的推荐,得以面见皇帝。朱买臣见皇帝,说春秋,言楚辞,说得汉武帝挺高兴。于是就做了官,中大夫,皇帝的侍从。恰好武帝要置朔方郡,宰相公孙弘以为不可,于是武帝便令朱买臣去跟公孙弘辩论。朱买臣看来杂书读得比较多,口才也好,辩来辩去,把公孙弘辩得没脾气了。其实,汉武帝置朔方郡,从经济角度看,完全不合理,他自己也说服不了宰相。当时的朱买臣,原本就是被武帝当作东方朔这样的弄臣的,跟弄臣辩论,谁是敌手呢?再后来,东边的越人老是叛乱。朱买臣

4、献策,说他有平叛之法。于是,汉武帝就命朱买臣做了他家乡会稽的太守。临行之前,武帝说了一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你这下子抖了吧?朱买臣进京做官期间,也有不走运的时候,有一阵儿官也丢过,他就跑到会稽郡的驻京办去混饭吃。这回,捧了会稽太守的印绶,他依旧穿着往日的旧衣服,再次来到会稽郡的守邸。正好赶上上计之时,上计吏和守邸里的办事人员正在一起喝酒。见朱买臣进来,也没有人起身,朱买臣一屁股坐下就跟着大伙一起喝。酒至半酣,守邸的小吏突然发现朱买臣身上有印绶,近前仔细一辨,发现居然是会稽太守印绶。大惊,出来告诉上计吏,人家不信,告诉守邸之丞,也没人信。小吏急了,拉他们近前去看,果然。那年月,一郡的太守,

5、跟九卿同品级,而且在郡里大权在握,可以生杀予夺。属吏们给太守拜寿,是要呼万岁的。发现向来不起眼的朱买臣,猛然之间变成了太守,所有人都惊呆了,发呆完毕,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朱买臣富贵还乡,家乡人无论贵贱,都来迎接。朱买臣发现,他的前妻和其现任丈夫一个修路工人,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于是,朱买臣命人将他俩带进了太守官邸,养了起来。但是,从卖柴人到太守,这个反差实在太大,刺激也够大,一个月后,他的前妻还是自杀了。后来,朱买臣和他前妻的这段故事,被后人演绎成马前泼水的杂剧,清朝后又变成京剧经典剧目,一直演到今天。说是朱买臣还乡,看到前妻之后,前妻要求回来,朱买臣命人在马前泼了一桶水,让他前妻收起来,能收起来,就收回她。最后的结果,当然也是以前妻自杀告终。这个编出来的戏剧故事,还产生了一个成语:覆水难收。其实呢,朱买臣没有这样做。他仅仅是令人把前妻和其丈夫带上后面的一辆车,也就完了。从此,夫妻二人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只是,需要天天面对这个威风八面的前夫,未免懊悔,心理素质再好的人,估计也挺不住。把朱买臣当作刻苦学习的榜样,倒也罢了,但把朱的前妻打成嫌贫爱富的反面典型,加以鞭笞,一鞭笞就好几百年,真的有点过。那个年月,女人也是要吃饭的,一个连老婆都养不活的人,人家跟了好些年,走道(改嫁)之后,还能给前夫饭吃,要论人品,其实真的也不差。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