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 ,大小:13KB ,
资源ID:4643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4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摘历史人力车夫.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人力车夫.doc

1、人力车夫北京什刹海附近的郭沫若故居,是“京城胡同游”的起点。故居对面的三轮车一字儿排开,颇为壮观,也很有特色。前两年路过那里,与几位车夫聊了几句。他们告诉我,拉一位乘客收费50元,但自己只能挣5元,其余90%都要上缴公司。不仅如此,他们身上那僧衣似的工作服,也要花高价向公司购买。如果上述情况属实,则可以发现这根本不是市场管理模式,而是一种官商勾结的垄断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作为弱势群体的人力车夫,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回家后翻阅1926年出版的现代评论,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北京拉车的苦工,对当年人力车夫的生存状况有详细的描述。这篇文章的作者李景汉(18951986),是北京通州人,早年留学美国,专攻社

2、会学及社会调查,获学士、硕士学位。1924回国后,为了寻找改造社会的有效途径,他首先选择北京人力车夫作为调查对象。经过一年多努力,完成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一书。文章首先指出:自民国以来,由于天灾人祸,低层老百姓除了沦为乞丐之外,就剩下三条生存之路:一是当兵,二是当土匪,三是拉洋车。在这三条路中,当兵、当土匪不能创造财富,“是社会的寄生虫”,只有洋车夫才是靠出卖苦力为社会服务的“生利分子”。但是,他们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其处境无人同情,人格无人尊重。随后,文章披露了在调查中获得的许多第一手资料从人数来看,当时北京的人力车夫至少有五万五千人,占全城人口的7%,也就是说每14个人或者每9个男人中

3、就有一个人力车夫。如果再加上他们供养的人口,北京靠人力车为生的人就有15万之多,占全城人口的19%左右。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从籍贯来看,这些人有84%来自北京和北京地区,有9%来自直隶(今河北一带),5%来自山东,2%来自其他省份。从年龄来看, 21岁至40岁占60%,50岁以上占8%,12岁至17岁占5%,其中“最可怜的是营养未足,筋骨未强的幼童”。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者62%,未婚而“寄身车厂者”38%。从收入来看,人力车夫每天的平均收入是130枚铜元。由于97%的车子是从车厂租来的,因此每天要支付租赁费30枚铜元,占总收入的23%,但这与如今三轮车夫上交公司的份额相比,仍要低得多

4、。从开支来看,单身车夫每天的饭钱是60枚铜元,住宿费是三枚铜元。除此之外,每年衣服鞋帽大约要八块大洋。如果是成了家的车夫,则负担更重。另外,由于通货膨胀,人力车夫往往要靠典当衣物或者借“印子钱”勉强度日;又由于借债的利息高达20%,因此许多车夫的家属不是“逃入施粥厂”就是“流入乞丐队伍”。胡适和鲁迅都写过关于人力车夫的文章,而老舍所写的“骆驼祥子”,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李景汉先生的社会调查虽鲜为人知,却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人力车夫的生存状况。近年来,三农问题和进城民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知识界缺乏李景汉式的“独立调查”,因此这种关注不是走样,就是打折扣。大概是基于类似的原因吧,李景汉在文章结束时强调“我深盼谈什么主义讲什么政策的人们对于此种真相多用心去调查,多去研究一番”,因为只有根据事实真相,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就很可能削足适履。该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现代评论先后刊登了陈西滢、方善为、方宜孙等人的回应文章。其中方宜孙介绍,汕头的人力车夫由于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其生存状况要比北京同行好得多。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