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素养目标1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认识区域气候的形成。(区域认知)2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综合思维)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安排生产、生活。(人地协调观)4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实地考察当地的气候。(地理实践力)知识导引一、大气环流1概念、成因(1)概念: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_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2)成因:它是太阳辐射、地球_、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_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2单一的闭合环
2、流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寒冷的两极附近因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大气收缩冷却下沉。在赤道地区的高空,气压梯度力由赤道指向两极,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气压梯度力由两极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向赤道。如果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那么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会形成_的闭合环流。特别强调:(1)全球性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两个假设条件:不考虑海陆分布;地表无起伏。(2)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3三圈环流由于地球在不停地
3、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_的影响,大气环流不是简单的单圈闭合环流,而是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1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位于0 、南北纬30 、南北纬60 、南北纬90 共七条纬线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2在赤道、南北纬30 和60 海区都没有风,是因为它们是气压带,只盛行上升和下沉气流。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气压带(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_,使得近地表层的大气形成一个低压区,称为赤道低气压带。(2)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
4、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_附近时,在高空堆积,并下沉,使近地面形成_区,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极地高气压带: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_,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4)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辐合_,并在高空外流,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之移动。两者的关系:1移动方向一致。2移动幅度和范围:气压带和风带小于太阳直射点。3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
5、季偏南。2风带(1)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的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形成_风,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_风,称东南信风。(2)西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风,因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为偏西方向的风,即西风。在北半球为西南风,在南半球为_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中纬西风带。(3)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_风,称为极地东风带。特别强调:季风的成因有两个: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南亚的夏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
6、季气压带和风带_移,冬季_移。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表现南半球特别是_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是连贯的,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却被分割成几个大范围的高压区和低压区,这是海陆性质差异导致的结果。2形成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较_;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_差异明显,因而气压带相对破碎,形成若干个气压活动中心。3季风环流北半球海陆上的气压活动中心随_而变化,使得一年中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从而形成季风环流。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受赤
7、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形成_气候;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盛行西风和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_气候。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对应原则。三圈环流主要影响大陆西岸,季风环流主要影响大陆东岸。(模式规律记忆)(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的是气候中的降水要素。总体原则:上升多雨下沉晴,西风湿润信风干。低压带控制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高压带控制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纬信风(偏东风),低纬大陆东岸为迎风岸
8、,西岸为背风岸;中纬西风(偏西风),中纬大陆西岸为迎风岸,东岸为背风岸。(3)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探究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季节移动核心归纳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图所示:(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图所示:(3)“地球公转使其移”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地
9、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下表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成因性质极地高气压带南北极点附近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寒冷干燥极地东风带高纬度地区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寒冷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动力抬升多锋面、气旋,为多雨带西风带中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温暖湿润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炎热干燥信风带低纬度地区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一般较干燥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终年受热空气上升高温多雨状元随笔(1)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10、而且高压与低压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2)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中的判断:气压带未偏移时,各气压带的中心线与相应纬度是重合的(如图中a),气压带发生偏移时判断可依据气压带中心线与相应纬度的位置,如图中b,气压带偏向对应纬度南侧,即南半球的高纬,则相应季节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的判断:气压带、风带未偏移时,在纬度0 、30 、60 、90 气流分别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可依据垂直气流对应位置的变化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进而判断出季节。如图所示,垂直气流对应位置向对应纬度南侧偏移,对应季节是南半
11、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应用体验如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12题。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环流中,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左侧属于_环流,右侧属于_环流。(2)甲、丁两地同为高气压,甲地高气压是由于_形成的,丁地高气压是由于_形成的。(3)乙、丙两种气流中,属于干冷气流的是_,属于暖湿气流的是_。(4)若为南半球,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为_。探究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核心归纳1.1
12、月、7月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和7月份海洋和陆地气压中心在改变。2季风环流(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图所示:(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原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冬夏季风比较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高温多雨印度半岛
13、、我国西南等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状元随笔东亚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南亚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强。东亚季风区冬季时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远大于夏季由夏威夷高压与亚洲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因而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区冬季时因远离冬季风的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有青藏高原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作用,再加上陆地面积狭小,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已不十分显著,因此冬季风势力较弱;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又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应用体验如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
14、。读图回答12题。1此季节,图中处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2此季节,图中处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气压差异B赤道低气压与亚洲低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异C大西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探究点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核心归纳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
15、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风向随季节明显转换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如表所示。应用体验读图,回答12题。1甲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其气候特征是()A全年温和湿润
16、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高温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如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A90N B30SC0 D90S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丁是极地高气压带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D甲是极地高气压带,丁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4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两个气压带所反
17、映的季节是相同的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简图(单位:hPa),回答57题。5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6亚洲低压是图中的()AB CD7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8读北半球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
18、压带,天气特点是_。(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第二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知梳理自主探究一、1(1)全球性(2)自转太阳辐射2单一3地转偏向力二、1(1)上升(2)30高压(3)下沉(4)上升2(1)东北东南(2)西北(3)偏东3北南三、1南纬302完整海陆热力3季节四、地中海温带海洋性课堂互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一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带位于30 S附近,所以该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日南移至30 S以南,由此判断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第2题,气压带位
19、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暖湿。答案:1.D2.B3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环流的知识及对图的分析、判断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第(1)题,从图中气流方向判断是中、高纬环流,而极锋又总是向冷气流一侧倾斜,故可判断出左侧为中纬环流圈,右侧为高纬环流圈。第(2)题,由第(1)题,可进一步推出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而丁为极地高气压带,由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而丁为热力作用(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高压。第(3)题,乙、丙两股气流分别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相比之下,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丙气流是干冷的,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
20、流出的乙气流为暖湿的。第(4)题,由图可知乙处于西风带,在南半球是西北风。答案:(1)中纬高纬(2)动力原因热力原因(3)丙乙(4)西北向东南方向探究点二1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为高气压,此时应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处盛行东南风。第2题,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该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处的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答案:1.D2.D探究点三12.解析:第1题,甲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乙风带为中纬西风,全年受其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为全年温和
21、湿润。答案:1.B2.A随堂集训学业达标12.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大气环流的形成模式,可根据60S附近来自不同纬度的气流的位置进行判断,来自甲纬度的气流暖而轻,位置靠上,故可知甲可能位于30S,丁可能位于90S。第2题,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丁是极地高气压带。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乙是暖湿气流,丙是干冷气流。答案:1.B2.A34.解析:第3题,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故M为高气压带。图中风向向右偏转,可知M气压带为北半球高气压带,且位于回归线附近,所以M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第4题,由上题解析可知,M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由此判断出该气压带南移,
22、其反映的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图中N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010N,由此判断出其反映的时间为北半球的夏季。答案:3.B4.B57.解析:第5题,从区域轮廓图上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为夏季。第6题,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附近,为图中的位置。第7题,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东南季风区,夏季吹东南风。答案:5.B6.A7.C8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三圈环流及其控制下的天气、气候特点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近地面的风带、气压带分布及其变化、影响。第(1)题,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
23、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是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水汽不易凝结;A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第(3)题,C气流暖轻,与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第(4)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是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时成云致雨。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
24、流下沉的原因不同:极地因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第(5)题,C为盛行西风,常年受该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B为低纬信风,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炎热干燥。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丰富A处(西风带)气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处(信风带)气流流向较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极地高多晴朗天气(5)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