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085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精题训练131.(201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4题)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解析】 孙中山认为中国从前实行行政权、考试权和监察权的流弊很大,而西欧各国所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也不大完全,因此,提出采取西洋各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宪法的长处,并融入中国古代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答案】B2(201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4题)嘉定二年

2、(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符合的C项枢密院,管理国家军务。【答案】C3(2011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5题)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 A隋

3、朝、唐朝、唐朝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发展。根据所学,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始于隋朝、唐朝、北宋。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朝武则天时期科举制中创立殿试;宋太祖时规定所有及第的人都成天子门生。本题选D项。【答案】D4(2011山东烟台高三期末1题)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 )唐朝门下省 宋代的谏院 明朝时期设按察使司 明清时期设都察院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的中

4、央集权制度有关“封驳”和“谏议”制度的理解。根据所学史实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虽然有“谏议”机构,但是性质是咨询机关并不能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故应排除,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5.(2011山东烟台高三期末21题)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中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

5、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史学的“三要素”的理解。根据对题干描述的理解A和B项属于“史实”的范畴即是什么,C项属于“史论”的范畴即评价作用,D项属于“史识”的范畴即谈认识。【答案】D6.(2011江西红色六校第一次联考8题)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

6、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从关键词“首长制”到“ 委员制”可以看出相权的削弱,故选D。【答案】D7.(2011浙江十二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1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解析】主要是考查九品中正制。九品原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后来成为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所以“品”也就成为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故选B。必修一第3课。【答案】B8(2011山西晋中四校12月

7、联考2题)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义官制(义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奏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 B. C D. 【解析】考查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发展的理解。错误因为,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而不是在秦朝才出现;错误因为内阁的形成是在明成祖时期。结合教材可知是正

8、确的。必修一第一单元。【答案】C9(2011山西晋中四校12月联考3题)科举考试到中唐时,要考判案的能力。自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自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 )A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何较高B自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C自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D自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解析】考查对科举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说明此时的科举考试是有一

9、定限制的,限制一些出身低微的,所以C错误;A错误因为唐朝时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工商业者的地位不会太高;“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说明白居易主张不分贵贱选拔有用之才,故C正确。D从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来。必修一第3课。【答案】B10(2011江苏无锡高三期中2题)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沈既济所评价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 )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C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

10、密联系起来D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材料意思是前代选官制度察举制存在弊端,从隋朝开始改变选官制度。隋朝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故C正确。【答案】C11(2011襄阳调研统一测试40题)下列材料节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材料一 周朝统治者将其所占领的广大领土分封给许多诸侯,这一制度也是沿用了商朝旧制,一开始诸侯们必须定期到朝廷觐见述职,但后来这一制度逐渐废弛。随着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逐渐衰微,居住在围有城墙的城市里的诸侯们也就开始统治其周围的农村。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

11、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三 汉朝皇帝汉高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起初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起从前周朝的分封国的面积要小;而且,它们还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后来,公元前127年时,汉武帝又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各封国的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1)材料一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5分)(2)材料二是什么制度?与材料相比,这种制度有什么不同?如何看待这种制度?(10分)(3)材料三

12、中汉高祖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请说明原因。(10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第(1)问比较简单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即可。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是指郡县制。区别可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说明;评价要结合中央集权的建立分析概括。第(3)问考查汉初的地方制度。即郡国并行制。原因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一是沿袭前朝而是吸取教训。必修一第一单元。【答案】(1)分封制。影响:分封制有利于稳定西周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5分)(2)郡县制。区别:郡县制与周代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评价: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10分)(3)郡国并行制。原因:一方面,“汉承秦制”,西汉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另一方面,西汉在总结秦朝早亡的教训时,认为是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的结果,所以部分的恢复了封国制。(10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