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与中国维新思想的比较。二者都是借助传统思想来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A依法治国B维护专制C主权平等 D公平贸易解析:选C。郑观应、王韬属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家,伴随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2、而出现,其主张为“君主立宪”与“商战”。 由题干中“各国之权利而他人不可侵夺”可知对应的主张应是主权平等,故C项正确。3(2013马鞍山模拟)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政治,以工商立国。以下对早期维新派所引发的社会思潮的表述正确的是()对洋务思想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异,是洋务思潮的延续早期维新派对“中体西用”学说的具体运用戊戌维新思潮的前奏,是一种过渡性社会思潮维新派对此社会思潮进行了实践A BC D解析:选B。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办洋务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进而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就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为康梁维新思
3、想奠定了基础,在戊戌变法中得以实践。正确,故选B。4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提出“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 B启蒙了国民觉悟C反对民主革命 D主张救亡图存解析:选B。梁启超重点强调了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政府不获得“正式成立”,即可视为“国家之蟊贼”,国家不等同于朝廷。这在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们重新审视国民与国家、国家与政府、政府与国民等的关系,在臣民向国民转变的思想启蒙中,起了
4、重要作用。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陈独秀认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思想B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C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D已找到拯救国家的科学的思想武器解析:选A。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蒙昧时代”“科学与人权”,这表明陈独秀主张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思想。“领袖”一般是指某项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某较大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而材料仅说明了陈独秀的目的和主张,故排除B;“中国落后的根源”应从经济层面而非意识形态层面分析,故排除C;“拯救国家的科学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排除D。6(2013石家庄模拟)对下图所示诗歌
5、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红色中华刘大白(民国7年)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A“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潮流B“黑暗”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C“一线红”暗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卷到远东”主要是由于一战的影响解析:选A。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红色中华”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刘大白所指的新潮在1918年的中国指的是从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故选A。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
6、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材料2: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材料3: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
7、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陈独秀敬告青年请回答:(1)材料1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2)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
8、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解析:第(1)问从材料“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可提炼出要点:渐进改革等。第(2)问关键读懂材料信息,从共和制的优点和现实中改革实践的失败角度分析。第(3)问从“思想差迟不作改进之图”可知要从思想上进行变革,理由在材料中有所体现: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旧思想的落后等。第(4)问综合三位思想家的主张,都体现了进化论的观点。其影响主要结合其在中国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答案:(1)发展方式:主张循序渐进的发展;进行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体制。(2)原因: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共和制是
9、更加完备的政体;维新思想已经被实践证明没有成功。(3)改进:变革思想或宣扬民主、科学。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等都不可取。(4)共同理论基础:进化论思想。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1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该派别应是()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解析:选B。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派别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改革,故B项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资产阶级革
10、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传统文化,A、C、D三项可排除。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变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
11、主义发展缓慢的条件之下,中“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说法错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要求打破封建束缚。康有为变法处于清朝统治末期,康有为借孔子宣传变法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3(2013黄山模拟)“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封建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选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各派救国主张。从材料“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为早期维新派主张,选择C项。4金耀基教授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
12、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中国“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的主要表现是()A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的器物C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解析:选A。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学习西方由“器物”技术层次推进到“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故A符合题意。5他们认为,三纲五常“别尊卑、明贵贱”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与民主共和“绝对不可相容”。下列对“他们”以及“他们”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他们”是早期维新
13、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B“他们”是康梁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C“他们”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权力分立D“他们”是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民主与科学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从题干材料来看,“他们”批判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追求自由、平等,主张民主共和,“他们”应当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故选D。6(2013烟台模拟)1919年12月31日深夜,诗人刘大白在他的诗作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得、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
14、锄儿下面的结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文学革命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D工农运动勃然兴起解析:选A。1919年12月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作者语言特点是白话文,描写劳工大众,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7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
15、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必修3思想文化史,考查角度新、能力要求层次高,为能力立意考查。第(1)问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再认、再现能力,能力要求层次较低。第 (2)问侧重考查学生历史事件的时序发展规律、归纳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从战国到明清,我国古代思想经历了由“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到“思想控制”文化专制的转变,此问要求学生归纳概括我国古代思想的
16、上述变化历程。第(3)问能力立意高,一要读懂材料,领会“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意,二要按题目中的时间限定梁启超的“今日”高度概括我国近代特别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向西方学习的情况。第(4)问属于中外对比,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学习中要时刻注意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同类问题从哪些角度回答要注意归类。答案:(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