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进阶特训(题目较难,有志冲击“双一流”高校的学生选做)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1.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关于福利国家的立法方案被否决,与苏联对抗的太空开发方案则获得支持,表明美国的政策受到冷战格局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受凯
2、恩斯主义的影响,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中美国总统提出的方案受到国会的制约,说明分权制衡原则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排除C项。2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答案】D【解析】“1918年”“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
3、亡”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对西方文明的绝望;“19341961年”“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反映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西方文明出现发展起来的希望;“1992年”“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是因为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席卷全球,西方文明焕发新的生机。因此三位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故选D项。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欧洲
4、也就和德国一样被冷战一分为二。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大问题领域和多个重要地理区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同时,美国在战后初期宽待德国和日本,助其复兴,以后又长期在安全、贸易和金融方面予以照顾和特殊优惠,从而有力地帮助了它们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或者说成为美国比较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5、指出二战后国际“权力关系再调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与美国霸权”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答案】(1)原因: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特点:军事对峙但不付诸战争;政治对抗但保持和平共处;经济割据并形成两大对抗市场。(2)示例观点:美苏冷战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但其霸权地位也受到部分削弱。论述:冷战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霸主;通过操纵联合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确立政治霸权;建立并控制北约,成为军事霸主。美国霸权地
6、位受到部分削弱。美苏长期对抗,也消耗了美国的实力,动摇了霸主地位;美国扶持德国和日本复兴,日本和西欧的崛起冲击美国经济和政治霸权;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拖累了美国,削弱了其霸权地位。【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和“冷战”的原因分析;第二小问,结合两极格局的特点,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归纳特点。(2)关于冷战与美国的霸权,可以结合战后世界格局的特征来提炼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第19课1.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规划。法国率先提出“尤里卡计划”,与欧洲其他国家合作开展高科技项目的研究,要在高科技领域赶上美国和日本。法国与几个欧洲国家合作生产的“空中客车”系列与美
7、国的“波音”飞机展开竞争。据此可知()A美法日三足鼎立经济格局的形成B科技进步奠定了法国强国的基础C法国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D法国建立起独立防务和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题干中法国与几个欧洲国家合作生产的飞机可以与美国展开竞争,再根据“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规划”可知科技进步奠定了法国强国的基础,故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应该是美、日、西欧,排除A项;C、D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2.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但是,到了
8、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这一变化说明了()A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C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D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法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国有化,完善福利制度,20世纪80年代,法国私有化浪潮兴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显现,需要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题干主旨并非是阐述社会救助与新形势的关系,故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排除D项。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性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至
9、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大萧条及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29年延续到1980年,其间虽然也有私有化,但国有化是主导;第二次是以“撒切尔革命”为起点的私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79年延续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各国的国有化带来一个小阳春。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以密特朗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摘编自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以来西方国企“进退”
10、的特征,并分析20世纪前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东西方国企“进退”的认识。【答案】(1)特征: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交替出现。国有化浪潮产生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运用国有化弥缝市场经济的缺陷;二战期间,国有化是动员全国人力、财力、物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经济理论的影响;受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私有化浪潮产生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新自由主义理论兴起(答出具体的经济理论也可以);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2)认识:国企进退对国家政治、经济影响深远;西方国有化和私有化的数次交替都有其内在的必然
11、性;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反复轮回,反映了国有化与私有化二者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国有化与私有化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第20课1在苏联,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C斯大林时代的政策没有受到影响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国家
12、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可知,斯大林时代的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故D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政策的贯彻情况,并非政策本身,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2.1981年4月,在一份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名义印发的材料上,按照对计划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坚持计划经济的;第二类是赞成计划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三类是赞成商品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四类则是主张发展商品经济的。这表明当时()A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B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成为时人共识C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1981年4月”“按照对计划
13、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划分为四类”,表明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是在21世纪初,排除。第21课1.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国家;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在当时()A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B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C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拉美很多国家实行国有化运动,将大量的外国企业收归国有,这就减少了拉美
14、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推动拉美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拉美国家的措施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有相似之处,故C项错误;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不是以拉美国家实行国有化为标志的,故D项错误。2由下表我们可以得出,此时期的“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20世纪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韩国5.656.447.439.6新加坡1.611.571.312.046.6中国香港6.015.795.935.986.9中国台湾6.306.605.807.607.9A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经济高速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C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比较窄D政府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增长幅度较慢,民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并未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显著改善,即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不能得出缩小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福利覆盖面的情况,故排除B、C两项;D项说法不准确,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