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回到正确轨道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方面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开端。”该会议是(A)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解析: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答案为A。21978年底,邓小平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
2、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其深远意义是(D)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B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开端C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是当前主要任务D要不懈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析: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的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开端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C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可知,邓小平认为:一个执政党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方能生机勃勃,故D项正确。
3、3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A)A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陆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农业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正确。41973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这(B)A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
4、的人民公社体制D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体制是在1983年撤销的,故C项错误;1973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材料内容出现在“左”倾错误严重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不能系统纠正农村的“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5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是(B)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D限制农民进城打工解析:由“离土不离
5、乡,进厂不进城”可知,农民可以不从事农业,而进厂从事工业生产,但又并未进城务工,说明农民是就地工作,进了乡镇企业,故选B项。6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加强计划管理 D发展乡镇企业解析: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故A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间不对,故B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属于改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视市场的作用,故C项错误;发展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经
6、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属于国有企业改革,故D项错误。7下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A)创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A BC D解析:创办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故正确;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故正确;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在1985年,故正确;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是在1992年,故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8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B)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
7、开始出现”,分析图表材料可以判断1984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与这一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A、C、D三项分别是1980年、1992年、2001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B。9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加入(D)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C不结盟运动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A项错误;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时间不对,故B项错误;1992年,中国被吸纳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世界
8、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故D项正确。10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C)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C有了宪法保证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解析:材料中“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可见“一国两制”方针有了宪法保证。11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C)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宣
9、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D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解析:“一国两制”的构想不是出自告台湾同胞书,是由邓小平提出,故A项排除。“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属于九二共识,不符合告台湾同胞书的时间,故B项排除。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不符合告台湾同胞书的史实,故D项排除。12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洪秀柱表示承认“九二共识”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A)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此次访问为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创造了条件A BC D解析:国共
10、双方都强调“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符合两岸人民的心愿,正确;“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两岸和平,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要求,故正确;历史上两岸同属一家,同宗同源,语言文化相通,二战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以文件的形式确认台湾回归祖国。而且国际上普遍承认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正确;“习洪会”再次确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为两岸、两党和平对话创造了条件,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
11、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二: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材料三: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
12、施和成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答案:(1)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任答两点即可)(2)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3)会议:中共十四大。(4)特点:从农村到城市(或从农业到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或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第(1)题,根据“包产到户”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
13、3)题,从材料信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判断是中共十四大。第(4)题,综合三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3)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香港、澳门的政策方面有何异同?答案:(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符合国家、民族利益,顺应民意。(2)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1945年回归祖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3)相同:都实行“一国两制”。不同: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保留军队。解析:第(1)题从历史因素、民族利益两方面组织答案。第(2)题分别回答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台湾与中国的合与分。第(3)题从方针与特权两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