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1月份高三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5095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1月份高三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年1月份高三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年1月份高三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年1月份高三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1月份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

2、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该制度有利于提高统治集团的效率 C这种制度在明清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秦朝以郡辖县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3阅读下列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无常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谲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

3、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5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6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

4、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7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A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 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

5、的分析视角主观化81936年8月24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评朱徐毛彭等之新动向中指出:“近来朱德、徐向前、肖克、贺龙及毛泽东彭德怀等,突由川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由此报道可以看出 A蒋介石加紧了对红军的军事“围剿” B大公报在为国民党提供军事情报 C该社评是站在“剿匪”立场上立论的 D工农红军已完成了战略转移9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

6、主持抗战大局的认可 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 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10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儒家

7、B道家 C墨家 D法家12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 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 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 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13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8、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14鲁迅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道:“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下列对这部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描述正确的是 A洪秀全掀起天平天国运动 B火药开始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C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限制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15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总结历史教训的需

9、要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16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宜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解放战争17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因闭关锁国故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

10、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19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促

11、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20“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21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纷呈。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

12、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贱;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请按次序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派别 A儒、法、道、墨 B法、儒、墨、道 C墨、儒、道、法 D法、墨、儒、道22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23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在欧洲获得的白银

13、中,大约一半(39,000 吨 )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人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24“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25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原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DCBADCCCDCC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DDCBAD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