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题训练171(2011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9题)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从秦朝到明清一直是专制统治故排除A项;皇权至上性不容动摇故应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央的政治体制,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并不是导致地方分裂割据的主因故应排除D。此题应该选择B。【答案】B2(2011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11题)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
2、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由文人学士集团组成,扼杀了创造力指的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方式。故此题应该选择C。【答案】C3(2011浙江温州高三八校第一学期期初联考2题)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
3、试 D学而优则仕【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根据题干“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分析,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背景有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排除BD。C项说的不具体,当今教育发展有综合化的趋势。【答案】A4(2011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2题)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古化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解析】
4、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中央机构三省之间的权力构建,未涉及对各部队监察、且此时的宰相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B项,D项中的各种权力表述不当,以偏概全。中书草拟政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草拟的政令要求重新拟定,故可见门下在三省中处于枢纽地位,选择C项。【答案】C5(2011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2题)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解析】分析材料,作者呼吁建立的制度较符合科举制的特点,科
5、举制是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以后英国在科举制影响下建立了文官制度。【答案】C6(2011福建四地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
6、央集权【解析】材料中汉代的选官制度指察举制。唐代的选官制度指科举制。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科举制的实行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大增加,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答案】C7(2011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2题)“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
7、内阁【解析】 题干要求找出支持汉朝在继承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了创新的史实。A为秦朝的史实;C属于开始于明朝的史实;D为明朝的史实;只有B项为汉朝的史实。汉朝在继承秦朝中央官僚制度的基础上即设立了外朝,同时又形成了中朝牵制外朝的权力,故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8(201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起点考试)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解析】三省六部制调整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C、D描述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正确的,但因与题意不符,排
8、除。正确选项为B。【答案】B9.(2011浙江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解析】帖子中所述科举制和八股取士自秦开始的说法错误,科举制开创于隋代,而八股取士是明代开始的。网友对科举制的评价也较片面,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10(201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起点考试)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
9、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南方北方南京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221251713511211448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解析】从表格中直接可知的信息是明代内阁大学士的人数是南方多于北方,但A不能选,因题干有限制词:实质问题,深入分析,这应反映南北方的文化问题,因此,正确选项是C。BD无法反映出来,排除。【答案】C11(2011潍坊北四县高一期中监测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
10、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材料二 右图 唐朝的政制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明史卷72职宫志(1)材料一显示,汉代丞相有何特点?(2分)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2分)较之材料一,唐朝相权有何特点?(2分)(2)根据材料三、四,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2分)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以上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表明,中
11、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解析】第(1)问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沿革过程的理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丞相者,朕之股肱”说明汉朝丞相位高权重。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的图示三省故为三省六部制。第三小问实质问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第(2)问考查对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及措施的理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四提供的信息“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归纳为相权威胁皇权。第二小问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切记明成祖朱棣设立的是内阁大学士)。第(3)问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的理解。根据所学史实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答案】(1)位高权重。(2分)三省六部制(2分)相权被分割,彼此互相牵制。(2分)(2)相权威胁皇权。(2分)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2分)(3)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