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宁一中东校区2019-2020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1862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A. 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B. 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C. 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D. 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可知,随着列强输入鸦片的增多,中国的利益受损情况加重,郑观应的鸦片商战思想反映了晚清要求挽回利权抵制
2、侵略的经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B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国产鸦片的种植情况,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商战意识的确立,而且以鸦片来抵制鸦片带有明显的不理性,D项错误。2.甲午战后,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实行“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中俄密约”等条约,结果竞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据此可知A. 中国外交官不善于开展外交活动B. 日俄在东北问题上合谋坑害中国C. 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D. 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3、可知,清政府实行“联俄制日”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却加强了俄国在远东的力量,说明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C项正确;中国当时外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不是因为外交官的不善于外交活动,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体现日俄合谋坑害中国的问题,B项错误;“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是材料表象,而不是反映的本质问题,D项错误。3.光绪二十二年,谭嗣同创作了诗歌金陵听说法,诗中的典故不再只是中国古代典故,且引入了圣经典故,以及印度、英国的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谭嗣同此举意在A. 开辟诗歌语言新源泉B. 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重新融合传统三教思想D
4、. 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维新变法可知,为了营造改制的氛围,减少变法的阻力,谭嗣同在其著作中大量引进了圣经、英国的政治词汇、佛教用语。B正确;谭嗣同此举是为了改革做准备,开辟诗歌语言的新源泉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传统三教思想指的是儒释道,材料信息未涉及道家思想,C错误;谭嗣同主张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未提及西方的思想文化,D错误。故选B。4.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1905年,在借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这表明A. “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B
5、. 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C. 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观念彻底消除D. 清末新政实现了卫生服务的普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晚清时期政府仿造近代先进国家“卫生”行政化建立近代“卫生”机构,不再同于传统“卫生”概念,反映了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卫生”纳入地方行政,排除A项;“彻底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题干仅反映政府推动“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并不能反映卫生服务普及化,排除D项。故选B。5.“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
6、胜的。”这体现了A. 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 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 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列强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这与材料信息相同,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权更迭或政体变革,排除A项;五四运动与材料“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不符,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也反对外来侵略,但与材料“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不符,排除D项。6.晚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第
7、一次是由外国人蒲安臣率领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第二次是1887年清政府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全部由中国官员组成的游历使团。第三次是1905年清政府第一次派遣王公大臣集体出洋考察各国政治,为清末改革做准备。这三次外交使团出国考察的变化反映了A.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B. 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历程C. 清政府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D. 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探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晚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考察、游历,说明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淡化,逐渐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反映了外交的近代化,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外交半殖民地化,排除AC;材料反映晚清政府官员
8、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并非都是先进中国人,排除D。7.清末湘系大员刘坤一曾指出:“今中国轮船,非招商局不可,虽许他人合股,其权操之局员,是利在数人而不在众人。藏富于民之道,亦似不如此。”其体现的主旨是A. 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保护洋务派的垄断利益C. 抵御外国资本的经济渗透D. 解决军工企业运输困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根据材料“今中国轮船,非招商局不可,虽许他人合股,其权操之局员,是利在数人而不在众人”结合所学可知刘坤一的意思可以允许参股轮船招商局,不允许华商建立自己的轮船运输企业,目的是保护洋务派的垄断利益,故选B;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
9、发展不是材料主旨,A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是维护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垄断地位,没有体现解决军工企业运输困难,D错误。8.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A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
10、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D项错误。点睛:2018年4月16日美国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无疑会重挫中兴的发展。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是个镜鉴,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尽快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本题隐性契合民族工业的热点问题,强调民族工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能受制于人。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9.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
11、、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A. 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B. 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C. 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D. 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近代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不仅涉及轻工业而且涉及重工业,这说明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故A项错误;B项错在“相对完备”,故排除B;没有比较数据,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故C项错误。10.有学者指出,一战期间
12、,列强对华贷款、借款、投资的总额约为22亿元,并未抽走分文;他们设立的13家银行、599家工矿企业、40多家航运公司及其他侵略机构没有一家撤走。该学者认为,当时列强A. 已视中国为其战略后方B. 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C. 并未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仍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在一战期间,列强对中国的贷款、借款、投资没有抽走分文,他们在中国的侵略机构也没有撤走,这说明当时列强并未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故C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信息中判断不出列强把中国视为战略后方,排除A项;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也不能说明列强是否仍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排除B、D
13、两项。11. 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料中“西方不仅学习机械一门,还学习政治、法律”“言论遭到谩骂”说明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政治违背当时洋务运动倡导器物思想,故C项正确;“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
14、郭“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晚清外交近代化。1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行为,可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B. 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C. 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D. 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15、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秉持传统夷夏观的清王朝统治者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蛮夷,理应万国来朝、表示臣服。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依照国际惯例提出要派遣公使进驻北京,这虽然在当今看来是极为正常的外交行为,但是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这却是完全不能够接受的、甚至是最不能接受的。因为一旦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就意味着清王朝与这些蛮夷之地处于同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意味着外国公使也就不必向皇帝磕头跪拜,这对“天朝上国”来说简直就是颜面扫地,因而对此最感到愤愤不平,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缺乏爱国意识和缺少外交意识,不能说明“不平”的实质,排除ABD。13.20世纪初,梁启超
16、一度认为,中国该有一位“大独裁者”,“以铁以火陶冶吾国民二十不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夫然后与之读卢梭之书,夫然后与之谈华盛顿之事。”这反映出他希望A. 仿效德日的君主专制B. 抵制民主革命的发展C. 以强权应对外来侵略D. 为维新变法准备舆论【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初,面对革命派的形成和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梁启超呼唤 “大独裁者”,认为中国需要用铁血政策管理三五十年,之后再推行卢梭倡导的民主和华盛顿推行的共和制度,反映出他希望抵制民主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仿效“德日”实行“君主专制”和“应对外来侵略”的相关信息,AC两项错误;20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破产,梁启超希望中国有一
17、位“大独裁者”出现,不是要为维新变法准备舆论,D项错误。14.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A.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B. 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C. 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D. 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
18、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15.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如果不顾及中间阶级的利益,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此文意在A. 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B. 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反蒋C. 巩固抗日民族统-战线D. 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政权建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
19、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缓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抗日,而不是反蒋,B项错误;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错误。16.1937年8月,云南提出修建滇缅公路计划,得到中央大力支持。1938年8月底,公路提前通车,成为了战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修建A. 减轻了英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B. 促进抗日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C. 为抗战战略相持发挥重要作用D. 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成为了战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可知,中国通
20、过滇缅公路获取外国提供的战略物资,为抗战战略相持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滇缅公路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无法减轻欧洲战场的压力,A项错误;滇缅公路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直接联系,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D项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
21、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材料二1860年后,天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脱颖而出,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近代工业陆续兴起,私人工业也有重要发展。各国租界林立,占地达24700亩,是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先后
22、出现,其中包括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高级住宅、饭店、洋行、银行、商场、俱乐部、电影院等。摘编自唐诗近代天津开埠与城市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城市特点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与中国古代城市相比较,近代天津城市所具有特点。简析以天津为代表的近代城市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城市的政治和军事功能更加突出;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体现出浓厚的宗法色彩和集权、等级观念;官府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古代雅典,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完备;体现出民主、平等和宗教色彩;公共政治活动受到重视;具有开放性。(2)特
23、点:发展非常迅速;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特征;城市功能完备,城市管理具有近代化特点;中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工业化、城市化特征显著。影响:促进了中西方交流,传播了西方先进文明;有利于中国经济、交通、思想、文化、生活的近代化;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解析】【分析】(1)由“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的城市,城市的政治和军事功能更加突出;由“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可以概括出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由“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
24、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可以概括出体现出浓厚的宗法色彩和集权、等级观念;官府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由“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可以概括出古代雅典,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完备;体现出民主、平等和宗教色彩;由“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可以概括出公共政治活动受到重视;具有开放性。(2)由“1860
25、年后,天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脱颖而出”可以概括出发展非常迅速;由“近代工业陆续兴起,私人工业也有重要发展。各国租界林立,占地达24700亩,是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先后出现,其中包括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高级住宅、饭店、洋行、银行、商场、俱乐部、电影院等。”可以概括出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特征;城市功能完备,城市管理具有近代化特点;中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工业化、城市化特征显著。第二问影响可以从中西交流、近代化和半殖民地化角度概括。【详解】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
26、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总论(1938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
27、独立富强。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实表明,中国近代化不仅是要实现物质技术的近代化,同时要改变中国传统的专制体制,向民主法治社会迈进,更需不断清除民众思想中的迷信、愚昧、保守、落后成分,造就新国民群体。近代中国需要全方位的转变,全面的近代化,才能真正改变半殖民地命运,取得民族独立。但同时应注意近代化与民族独立是相辅相成的。民族独立会加速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已经说明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总之,近代化与民族独立之间并不是单向联系,而应是同步推进,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相互促进。示例二:观点:发挥历史的资鉴功能服务
28、抗战时局。该观点充分体现出历史研究的价值,也彰显了抗战时期近代史研究要为国家民族解困找寻出路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长期、持续的侵略,国内出现了若干的抵抗浪潮。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等主剿派在沿海地区作出的战略部署与前线抗英,到太平天国时期抵抗洋枪队;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四大战役的抵抗行为,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从维新变法运动的改良之路,到辛亥革命的救国之策都包含着近代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道路上的探索。这些斗争为抗战救国救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总之,作者对百年近代史的研究突显了史学家的责任与使命,最终有利于抗战胜利。其他可供参考的角度:1中国近代化是以科学、机械、民族意识为重要内容。2近代
29、化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3要从历史与外界找寻取得抗战胜利的良方。4历史研究中蕴含着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5近代史的教训有助于抗战建国。6废除家族家乡观念有利于建立近代民族国家。7独立和富强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可知作者认为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故可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层面阐述如何近代化,同时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命运为例强调民族独立对近代化实现的作用;根据材料“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可从“发挥历史
30、的资鉴功能服务抗战时局”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阐述中国在追求民族独立上的努力,以说明对抗战时局的历史借鉴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01年4月清政府设都办政务处,行政制度的实质性改革拉开帷幕。前期的政治改革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有机构.1906年清政府宣布“筹备立宪”后,政治体制的改革纳入到宪政的轨道。当时的编制馆按照立宪国制,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立的原则,在中央设置资政院,司立法之责;裁汰军机处与旧内阁,设十一部,掌行政之事;而司法之权则专属于法部,以大理寺审判,以法部督之。这一草案遭到了顽固保
31、守派的反对。西太后基于对君上大权和皇亲国戚特权的考虑,依循军机处不议、内务府不议、八旗事不议、太监事不议等五不议改革官职,下谕进行改制,由此逐渐厘定了中央官职。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中央官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新政中的官制改革。【答案】(1)特点:借鉴西方经验;改革循序渐进;本质上服务于皇权。(2)评价:一定程度提高了行政效率;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为后世官制改革提供经验;本质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筹备立宪”得出借鉴西方经验;根据“前期的政治改革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有机构。1906年清政府宣布筹备立宪后,政治体制的改革纳入到宪政的轨道”得出改革循序渐进;根据“西太后基于对君上大权和皇亲国戚特权的考虑”得出本质上服务于皇权。(2)评价:根据“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有机构”得出一定程度提高了行政效率;根据“政治体制的改革纳入到宪政的轨道”得出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根据“西太后基于对君上大权和皇亲国戚特权的考虑”得出本质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还可从为后世官制改革提供经验总结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