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742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年春季学期高一历史第一周周测试卷一选择题1中国经济史专家全汉昇先生称:“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以后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其强调的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A造就了唐宋帝国的空前繁荣B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2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均田制”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起到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3春秋战国之交,人们已发明了展性铸铁,如洛阳出土的空首铁鎛(锄田去草的农具)和长沙出土的小铁臿(掘土的农具

2、)就是用展性铸铁铸造的,这种鎛和臿比青铜锐利、坚韧。这可以佐证当时()A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B粮食产量得到显著增长C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耕作方式有了较大改进4康熙时“江浙百姓咸赖湖广米粟”。雍正时,湖广粮食供应区域更加扩大,不仅因年供应汀浙之食,“号丰年必仰给湖广”。这说明当时()A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B江浙经济衰退趋向明显C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D湖广渐成全国经济中心5战国时期的农民种谷“必杂五种”,在屋周围栽植桑树,在田间地头种“瓜瓠果藏”,养鸡、猪、狗等,注意“无失其时”,则“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这反映出当时()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形成B农村物质十分丰富C农民具有基本

3、的生活保障意识D农业经济的脆弱性6图为汉代画像石拓片。画面分三层,下层右端为耕耘图。耕耘图中,右部为一农妇,梳醫,着长襦,左肩掮一锄,柄端系一罐(壺),锄端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敞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小农经济已经形成C铁犁牛耕普遍使用D农民生活富足祥和7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郡县“度田”,即检核基田户口,对象涉及自耕农和豪强地主,遭到了豪强地主的强烈反抗,度田官员惧怕或偏袒豪强,自耕农也怨声载道。最后“度田”不了了之。“度田”的失败反映出,东汉()A豪强地主控制地方B中央集权遭到

4、严重破坏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政府放弃对土地的管制8据考古发现,汉代铁犁自西汉中期以后出土数量大增,出土地遍及全国,连边远的云南、新疆等地都有出土。除了铁犁铧实物,犁具模型、铸范和图象也多有发现。铁犁附件犁镜是西汉新出现的农具,犁镜有的单独出土,有的套在铁犁铧上。材料表明()A西汉铁犁广泛推广并完善B汉代铁犁已经相当完善C汉代农业居世界领先水平D汉代冶铁业已非常成熟9据学者考订,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虽规定庶民每户可占有百亩土地,但实际远达不到“百亩之田”的小农经济构想。湖北出土的汉墓简牍所记25户居民中,最高占田54亩,最低只有8亩。这反映出当时()A大土地所有制盛行B小农经济成为空想C抑商政

5、策执行不力D抑制兼并卓有成效10秦代,他们多数人被称为“士伍”,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家室,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水平极其低下的生活,负担着各种赋税徭役。文中的“他们”属于()A进行封建剥削的地主B自负盈亏的自耕农C依附于地主的佃农D出卖劳动力的雇农11有研究者发现,卜辞中有很多犁字,作或。像犁头,小点像犁头启的土,辔在牛上自然就是后来的犁字。据此,该研究者最可能推测出()A商代可能已经出现牛耕B农耕是西周最基本的经济形式C秦国“以牛田”致国富民强D甲骨文记载了大量的铁制农具12据学者研究,若按汉代一头牛3000钱计算,在汉代置办一套铁犁牛耕的装备,需花去一个中产之家几乎所有的财产,而普

6、通的五口之家几乎不可能使用铁犁牛耕。由此推知,在汉代推广铁犁牛耕()A容易导致农民破产B导致土地兼并严重C违背经济发展规律D需要借助政府力量13如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耕图。这反映出当时()A土地私有制快速发展B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C精耕细作农业的进步D男耕女织模式基本定型14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到文帝时,依然实行十五税一的税制,且减免田租的事情屡见于史,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主要表明()A货币统一促进农业发展B休养政策未能取得成效C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小农经济生存环境艰难15唐朝中期学者

7、杜佑说:“虽有此制,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宽,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当时的“兼并之弊”反映了()A均田制的大规模推行B私有土地的国有化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地权和劳动者分离16甲骨文中的“秋”是一个与农作物生长到成熟周期关系密切的词。“告秋”则是向神灵报告谷物长势,以求得秋收有成,故不必非要到秋季再告。如甲骨文有云:丙辰卜,贞告秋于祊(古代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甲骨文中关于“告秋”的记载说明了商代()A凡有政事必问卜B农事为国之重事C向神灵报告收成D政权植根于农业17如图为全国范围内出土的先秦和秦汉时期铁农具数量(单位:件)统计图。该图反映出()A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B秦汉时

8、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C先秦冶铁技术有较大提高D秦汉政府重视推广铁制农具18如图为出土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这反映了()A河南省农业经济领先于全国B河南省冶铁技术迅速提高C各地铁制农具的使用不均衡D秦汉时期经济发展不均衡19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生活,而宋代小农营生方式出现亦农、亦商、亦工的多样化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宋代()A草市贸易十分发达B土地兼并得到缓解C农民经济来源多样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20汉代以前水稻种植采用直播方式,即从播撒到收割都是在同一块田里。东汉以后,水稻移栽逐渐普遍,并总结出移栽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水稻生长的经验。对移栽间隔距离,人们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以

9、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上变化()A促使农业产量逐年增加B导致经济结构走向单一C推动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D确保自耕农免受奴役剥削二解答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黄梅戏天仙配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有何特点?(3)试分析自耕农经济的利与弊。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

10、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整理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三 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

11、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四(1)结合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3)指出材料三中这一耕作形式“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因。(4)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

12、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宋代权势阶层实现对土地的占有,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1、合法的土地交易;2、诱骗(如向土地拥有者许诺可以免除赋税);3、非法放贷和胁迫(放高利贷导致农户破产,借机胁迫农户交出土地所有权)摘编自王也宋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影响及原因分析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30日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指出,土地流转的本质,就是推进土地

13、要素的市场化。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摘编自尹红梅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启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政府推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土地政策、英国圈地运动和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社会转型的不同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D4C5C6B7C8A9A10B11A12A13C14D15D16B17B18C19C20C二解答题21(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14、日益完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和压榨,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破产;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3)积极性:自耕农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除盐铁外,可以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性:小农经济的分散

15、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成为近代以来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2(1)史实: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影响:集体劳作发展为个体农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3)原因: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革新和推广。(4)变化:分布地区由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和沿海地区发展;商业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原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起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

16、唐、宋、元海外贸易兴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加强。23(1)原因:宋初“藏富于民”指导思想的影响;顺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合法性的需要;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土地商品化。(2)不同影响:宋代受重农抑商的封建传统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影响,失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只能终身被束缚在土地上,极难推动社会转型的实现。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提供了自由雇佣劳动力,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和转型。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业摆脱落后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有利于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3)看法:一定时期的土地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紧密相关;土地政策调整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兼顾农民的权益;土地政策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