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新课程标准1.了解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时空坐标【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含义: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2.两者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3.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70 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2)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2、(3)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4)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进入 21 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1.发展方面:(1)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和平与安全方面:当今人类在和平与安全
3、方面面临的问题包括: (请填写正确序号)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1.加强全球治理:措施(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表现(1)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地区层面:2
4、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 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1)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原因。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2)实质: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
5、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具体措施。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4)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图解识记】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情境思考】下图是满身油污的企鹅的照片。上图
6、反映了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问题是什么?(历史解释)提示:环境污染。【核心概念】1.二十国集团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德国柏林成立,于华盛顿举办了第一届G20峰会,属于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盟)。2.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树立“人类命
7、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情境思考】漫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图片体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什么?(历史解释)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能力素养探究】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全面认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1)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2)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1)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2
8、)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3)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1.获取信息: 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情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主场外交,频频提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国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也是基于当今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目标不仅反映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诉求。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致力于探索打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承担起越来越大的
9、国际责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摘编自赵晓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发现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理解。(学业质量水平3)提示:全球化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当今世界依然面临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国家利益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2.论证观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情境】材料一“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住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
10、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材料二现代世界经济现象。发现问题:根据材料一,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其各自理由。(学业质量水平3)提示:观点: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理由:克林顿: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拥有竞争优势。卡斯特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困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中蕴含的家国情怀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倡导国家间关系的共同性、互动性、包容性和协调性四大属性。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妥善处理好国家主权与共同体权利的关
11、系、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关系、伙伴与盟友的关系、非殖民化与新型国际合作的关系四组问题。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振动“双翼”(正确义利观和亚洲新安全观)与紧握“抓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共建“一带一路”)。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各层次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二是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三是努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四是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完善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对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积极努力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扬。【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1.中国二战史研究会会长胡德坤教授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战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还给了世界。”上述观点表明()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威胁已经消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从此走向了安定繁荣C.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人民达成了和平共识【解析】选D。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众多的参战国带来深重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为此战后出现了要求和平的浪潮。故答案为D。A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从此走向了安定繁荣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2.每个时代,都
13、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中()A.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再存在B.发达国家主宰当今世界一切事务C.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无发言权【解析】选C。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意识形态冲突逐渐缓和,故C正确;当前世界动荡局势仍然存在,A错误;发达国家不能主宰世界一切事务,故B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具有发言权,故D错误。3.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这是在强调全球化()A.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系B.推动了世界经
14、济的健康快速发展C.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D.给全人类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解析】选C。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故C正确。4.虽然国际贷款和援助大量进入,但非洲仍有33个国家被联合国核准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非洲的贫困率也从1996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50.4%。这说明非洲()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特征B.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C.区域集团改善经济秩序D.政治合作提升国际地位【解
15、析】选B。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故B正确。5.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解析】选A。根据材料“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可知
16、为应对危机,成立国际组织,协商共同的立场,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故选A。【拓展延伸】“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现实意义(1)对世界: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传统友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消除分歧,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2)对中国: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与规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备选习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每个历史时代
17、,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材料二见下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2)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战争危险存在的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第(2)题,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导致战争危险存在的因素有恐怖主义、贫富悬殊
18、、跨国刑事犯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宗教冲突等。答案:(1)主题:和平与发展。关系:和平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保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恐怖主义、贫富悬殊、跨国刑事犯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宗教冲突等。课时素养评价二十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15分钟3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A.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B.和平与发展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解析】选B
19、。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干涉提供借口,所以贫困会导致战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加速发展,有利于消除它们国内的社会动荡,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不给外部势力提供干涉的借口,也有助于它们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增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故选B。2.据联合国统计,从1971年到1983年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现在则增加到50个。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B.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济C.经济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D.世界银行未能起到发展援助作用【解析】选C。
20、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发展中国家明显落伍,世界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故C正确。3.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体现了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这说明()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解析】选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人类发展面临的世界问题而提出的中国解决方案,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表现,故B正确。4.
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据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整理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15分)【解析】根据材料,从发达国家、新兴大国、协调机制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概括特点。答案: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优势,并
22、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等。 (10分钟20分)(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5.北京时间2020年3月26日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召开,这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次以视频会议形式进行协商,对当前世界应对疫情蔓延、稳定世界经济、加强全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A.二十国集团已经成为新的世界领袖B.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发生质的变化C.世界各国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D.全球治理需要由新兴国家进行指导【解析】选C。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以视频会议形式讨论解
23、决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世界应对疫情蔓延、稳定世界经济、加强全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C正确。【补偿训练】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解析】选C。根据材料“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是要大多数国家来共同确立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旨在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
24、主化,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和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故A、B、D排除。6.(15分)“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解“一带一路”。摘自中国日报微信公众号材料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
25、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市场上价格高昂的原因。(3分)(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方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者的不同。(12分)【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信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中国丝绸本身的质量好,中国丝绸深受古罗马
26、人的喜爱,距离遥远、运输成本高等。第(2)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即说明“二者的不同”,避免答非所问。其次,深层次挖掘“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的内涵,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说明,理由要充分。作答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时代背景、理念、目的等。答案:(1)原因:中国丝绸制作精良,质量上乘;中国丝绸深受古罗马人的喜爱和追捧;距离遥远,运输的曲折艰难,运输成本高。(2)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期,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藩篱。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平等的关系上,就像是美国的“独奏曲”;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是一首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从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而“一带一路”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