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练时间:20分钟分值:2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
2、都有_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_,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继往开来B励精图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薪火相传C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薪火相传D励精图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继
3、往开来答案C解析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故应选用“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故应选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强调“美”。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4、。第四空的对象是“女红针黹”,故应选用“薪火相传”。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答案B解析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项补写最恰当。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
5、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答案D解析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应把关联词“不仅”放到“作品”后。二是介词使用不当,B、C两项将“给”改为“让”或“使”。4下列拟用于茶馆的对联,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B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客如归C红日坠西行客身倦堪止步,群鸦噪晚离人马疲可停骖D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答案A解析B项为宾馆联;C项为客栈旅馆联;D项为餐馆联。二、作文审题立意(10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6、据要求完成题目。(10分)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审题立意的过程。答:_答案(1)审题:本题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宜写成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2)立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可侧重于对传统的继承,也可侧重于中外文化的融合,还可侧重于文化的创造。文化与生活。结合材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创新。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