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40分钟)1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致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推行郡国并行B实施汉承秦制C实行休养生息D颁布推恩令C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发展,材料的信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项。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A由材料可知,西汉统治者错误地认为秦亡的原因是“孤立之败”,即在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为此,汉初统治者大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2、故选A项。3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铸造货币B颁布“推恩令”C推行儒学教育D建立刺史制度B根据题干“诸侯”“对抗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大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故B项符合题意。4下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A与西汉王朝结盟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D是西汉王朝的联姻国C
3、根据图文信息“汉归义羌长”可知,西汉实现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这体现了当时这一地区正式归属西汉王朝,故选C项。5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套丝绸之路邮票,其中一枚主题是千年帝京(下图)。该枚邮票最佳首发地应在()A北京B西安C罗马D伊斯坦布尔B邮票体现的是“丝绸之路”,其首发地是长安,即现在的西安,故选B项。6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A皇帝幼龄即位B宦官外戚专权C黄巾军大起义D地方军阀割据B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故选B项。7“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测量、堤坝和河
4、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A诗经B史记C九章算术D神农本草经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该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它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由材料信息可知是涉及农业中计算问题,故C项正确。8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的奠基之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故选A项。9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
5、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材料二(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6、局面的影响。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郡县制和皇帝制两方面回答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设立刺史制度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重用儒生、建立太学、表彰六经等方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2)措施:重用儒
7、生、设置太学、设五经博士等。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10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五经”的流传C根据材料“西汉开国”“东汉中兴”可知,经过西汉时期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故选C项。11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D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因此诸侯国的势力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以壮大;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思想文化上实现了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统治。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大一统,故选D项。12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B造纸术C大明历D指南针B东汉蔡伦总结前人
9、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故选B项。13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B根据材料所述可知,司马迁根据游历各地时听到的人们传颂的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从文献中“择其言
10、尤雅者”即选择可靠的内容,编成黄帝的事迹,这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治史态度,同时也说明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符合题意。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u,仇的异体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隋书地理志材料三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
11、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2)材料三中秦、汉创立的地方政治制度有何共同的“内在的用意”?(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秦汉地方制度建设的认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然后属疏远”“周天子弗能禁止”概括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内在用意”也就是主观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直接目的,巩固君主统治是根本目的。第(3)问,基本的观点是秦朝的地方制度建设是成功的,而西汉的地方制度建设是失败的。答案(1)原因:血缘关系疏远;周王室衰微。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2)用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君主统治。(3)秦朝:吸取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教训,对待诸子功臣以赏赐代替分封。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汉: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同姓子弟,希望巩固西汉统治。但最后造成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