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练习1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ABC D解析:本题属于复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在教育方面的重大贡献。其中是错误的。答案:D2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培养工农干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事业发展背景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确定教
2、育的方向和性质。答案:A3(2011无锡学业水平测试)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析: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答案:C4“文革”期间,我国教育遭破坏的表现有()教育战线一片混乱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全国上下样板戏“一统天下”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双百”方针在“文革”期间遭破坏
3、的表现。是“文革”结束后教育复兴的表现。答案:A5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根据题干中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据“1977年”、“重新建立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以推知材料所叙述的是恢复在“文革”中被取消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答案:B6(2011杭州期末)导致下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B“文革”的发生C“教育革命”的出现D“上山下乡”
4、运动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时期教育受破坏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A项即思想路线的失误,才导致B、C、D三项的出现。答案:A7“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
5、教授至关重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解析:从该教授履历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运动,而“文革”后的恢复高考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答案:B8“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A宪法 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解析:首先应判断清楚材料反映的是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然后根据材料中的“年满六周岁儿童”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9(2011泰安月考)中国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手中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C全面发展
6、的教育方针制定后D“两种教育制度”实施后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对旧教育的改造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造,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答案:A10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协商制度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析:A、B两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项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大政方针而不是大计。实现现代化靠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靠教育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国把发展教育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重视教育的发展是根本大计。答案:D11新时期教育改革
7、的主要内容有()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A BC D解析:本题为时间限制的选择题,中的内容均属于新时期实行的教育措施。只有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答案:B12“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D各国政府都重视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从材料中可得出把科技
8、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答案:B13观察下图:请回答:(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有什么重要意义?(2)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是什么?解析:本题以邓小平的题词作为题目的切入点,深入考查了新时期教育的指导方针和重要意义。第(1)问要深入理解“三个面向”的含义,再据此指出它的重大意义。第(2)问要突出教育的基础地位,它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答案:(1)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从国际国内、现实与未来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它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确立了战略目标和正确方向,推动了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2)教育是基础和保证,科技和
9、生产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14(2011济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1965年学校数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434所1947年的1.1倍67.4万人1947年的3.3倍中等学校80993所1949年的14.1倍1432万人1946年的6.9倍小学1681000所1949年的4.9倍11626.9万人1946年的3.9倍 材料2:请回答:(1)据材料1回答,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12分)(2)据材料2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8分)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为中心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材料,发展表现在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增长上,中等学校的发展显著。第(2)问则从图中提出在义务教育、扫盲及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作答。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不论是高等学校、中等学校,还是小学的教育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长上,中等学校的发展更是成就显著。(2)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