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敲响和平的钟声 1926年,肖洛霍夫 开始构思长篇小说静 静的顿河,花了14年 时间创作完成。1941年卫国战争爆 发,肖洛霍夫作为随军 记者立刻投入战斗。先 后创作了在顿河上、一个人的遭遇等小 说。1965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探究品味 文章为什么要详 细叙述领养凡尼亚这 个情节?一个人的遭遇 希望在废墟中哭泣 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苏联德勃拉果依的评论:著名文学评论家
2、巴人的描述:写一个革命战士,如果写他在战场上杀敌的勇敢以外,也写写他日常生活中见到一个人死亡或受难而伤心流泪,那战士的形象也就更完整,更有生命了。我为那主人公坚贞不屈的精神感到兴奋,但看到他战后妻死子亡,收留下一个孤儿作为自己的爱子的那段描写,我流泪了。在他那亲子之爱的追求中,正表现了他那伟大的人类的爱。一组数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蔓延到40个国家,有56个国家参战。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死亡者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当生命不再拥有时,战争的意义何在?肖洛霍夫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的发奖仪式上说:“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