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 守得云开见月明任务驱动等类型作文的精准审题立意“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作文的“意”就是作文的“帅”,“帅”立则军心振,可见审题立意的重要。高考作文阅卷先“入类”,把审题立意是否恰当,作为能否进入基础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高考作文题目,读透题干,明确要求,确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作文。审清题干,是开启“作文成功”的“钥匙”,如果对题干的要求不甚理解,找不到感觉,就会不知所措,使写作陷入困境。要摆脱这种困境,就要变被动为主动,把好“审题”这一关。考生必须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在命题的范围内进行写作,否则就可能偏题。材料作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
2、是要求。第一步 熟悉类型,明确要求。角度材料类型材料数量 一则材料;多则材料材料语体 记叙性的;说明性的;议论性的。材料内容 文字材料,如名言、警句、寓言、童话、新闻、诗歌、对联等;图画材料,如漫画或情节关联的几幅画等。材料性质 正面材料;反面材料内涵显隐显性材料,一般来说,显性材料的内容十分明显,材料多是现实生活中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时无须引申;隐性材料,多是寓言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了解材料类型,便于分析把握材料的内涵和含意,为确定立意打下基础。但仅此还不够,还要明确考题的要求。审题,即审视试
3、题材料与要求,明白试题材料的内容与寓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还要注意任务指令,包括写作情境、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精准审题是考场作文立意、行文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文的方向。审题失误,则容易出现偏离题意、文体不合要求等致命硬伤。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轻视审题这个环节。第二步 整体把握,抓住关键。整体把握: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限制的范围,审题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抓住关键: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标记,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立意的角度。整体把握和抓住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
4、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考生在解答此作文题时,要整体把握,抓住关键,即整体把握材料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就材料而言,核心概念有三个,即“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三本书”不能忽略任何一本,但可以有所侧重。要求所提出的“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则是关键,很多考生因为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一点,而写成记叙文或另起炉灶而失分。第三步 掌握方法,巧中取胜。1主旨领悟法。主旨领悟法又叫提炼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将其作为文章的主旨
5、,会使所写的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领悟材料的主旨,一般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材料写了哪些人,什么事,有怎样的结果;(2)明确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3)从明确的道理中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立意的依据。2由果溯因法。即把材料提供的现象作为结果,推导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将推导出来的原因作为立意的依据。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事物都会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的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推导出造成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3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对于这类材料,在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背景材料,哪些是中心事件,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
6、,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立意时应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进行考虑。4求同存异法。这里所说的求同存异法,实际上是针对有多则材料的作文题所运用的审题方法。这种审题方法适用于内涵不尽相同的多则材料,即先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进行比较,摒弃不同之处,寻找相同或交叉的点,并以此作为文章立意的依据。5倾向把握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态度,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信息,明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如果无视命题者的感情倾向,提炼的观点与材料内容就会“南辕北辙”。6寓意揭示法。寓意揭示法是针对寄寓性材料而言的,如寓言、童
7、话、漫画,以及其他类型的寄寓性材料,需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或事,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进而确立论点。7揣摩画面法。漫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观察构图,二是思考寓意。观察构图时要注意漫画的形象(人、物)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静止、运动)。漫画的布局: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厘清画面内容。漫画的细节:漫画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等),漫画人物的语言,漫画的题目等。思考寓意: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戏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的地方越是要思考的地方。考生要注
8、意透过夸张解读漫画的现实意义。考场作文审题常见失误1错解标题关键词意义。命题作文中,错误地理解标题的关键词是常见失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注意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通常意义,如果标题中有比喻词,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准确理解其比喻义。2忽视材料关键词,不能准确把握材料核心内容。材料的关键处,指材料中的论述性的语句,也指命题人对材料的评价等,这些关键处中的关键词,往往蕴含着作文立意的关键信息,不可忽视。3忽视漫画文字,不能准确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通常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漫画中的人物、事物及其关系;二是漫画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文字提示更加明确,切不可放过。4忽视材料试题的思维要求,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
9、的试题,提供若干则材料,要求考生挑选其中有关联性的两三则材料写作,考生忽视这种思维要求,就其中一则材料写作,不合要求。5忽视任务指令,作文不合要求。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成为主流的当下,如果忽视任务指令对情境、内容、文体等的要求,是得不了高分的。类型一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材料提示。试题提供的材料,实际是初步设置了作文写作的背景,为下面提出具体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2寻找内容交叉点。如果是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考生要仔细阅读每则材料,把握其基本内容,找到材料内容的交叉点,在材料内容的交叉点上确定立意。3要求及任务指令。材料后的提示语,可能提示写作范围;材料
10、后的要求,可能涉及写作内容、形式;材料后的任务指令,可能对写作角度、文体等作出限制。这些都是审题时必须注意的。其中审视任务指令时,要注意内容指令和形式指令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指令包括情境角色指令、思维指令;形式指令主要指文体要求及写作对象。考生要将任务指令与材料提示相结合,确定文章应该论述的主要内容。考题回溯1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 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
1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试题提出五个任务指令,让考生挑选其中的一项指令写作。具体如下:任务指令 材料提示内容指令形式指令 写作内容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1919 年 5 月 4日,学生集会演讲。文体:演讲稿对象:青年学生 民族存亡、爱国革命运动。1949 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 年 10 月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文体:书信对象: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开国大典、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1979 年 9 月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文体:书信对象:同学改革开放的中
13、国、迎来科学发展的春天、青年迎来发展的机遇、承担为中国奋斗的责任。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2019 年 4 月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文体:观后感 继承“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投身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 年 9 月30 日,国庆节,慰问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文体:慰问信对 象:某 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歌唱民族复兴,学习功勋人物的担当情怀、拼搏勇气及奉献精神,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而奋斗。误区警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常见的两个误区:一是忽视材料对内容的限制,如材料“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
14、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要求考生在写作任务时,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奋勇接棒,强国有我”这个核心上。二是忽视任务指令,如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文体要求,考生不按要求写作则要被扣分。22020江西临川二中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 201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
15、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阅读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审题指导:本题是多则材料作文题,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视材料,找到材料内容的交汇点。第一则材料,将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第二则材料,“戒尺”“罚跪”是教师惩戒学生的工具、方式,但是不常用。因此,材料的话题比较明确,即“教育惩戒权”。(2)审视作文提示语,“你有
16、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联系材料,对象指向的是“教育惩戒权”;“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文章内容必须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针对性。参考立意:惩戒也是良药 惩戒应须有温度 要关爱,也要惩戒对多则材料作文题,考生往往容易忽视材料间的关联,从而以偏概全。如考题回溯 2考生根据材料一,立意为教师享有惩戒权,就以偏概全了,忽略了材料二中的惩戒的温度。类型二 思辨类作文思辨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1思辨对象。试题直接给出思辨对象时,要抓住思辨关键词来思考;试题给出对比型材料、争议型材料时,以材料本身为思辨对象;试题给出论题、观点时,在论题、观点里发现思辨对象。2确定关系。确定思辨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立意
17、奠定基础。如面对“需要”与“被需要”这两个思辨对象时,立意可以确定为“对立统一关系”,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离不开社会群体,这是“需要”;同时又有奉献社会的心理动机,这是“被需要”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个体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即在享受社会成果的同时,奉献社会。考题回溯2019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审题时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弄清其含义与关系。材料先以“水”与“盐”为例,指出事物是各有特性的,再以“五味
18、调和”为例,得出“共存相生”的结论,最后用“人亦然”将考生引向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据此,考生立意应该着眼于事物的相融相生,创造发展。无论是立意阶段,还是论述过程,都要融入理性思辨,抓住“特性”“相融”“相生”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之我,只有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共同创造精彩生活;就文明而言,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只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思辨类作文审题的误区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单一角度论述问题,得出绝对的结论;或忽视事物之间的关系,撇开事物的联系性,就事物的某种特性展开论述等。如 2019 年江苏卷作文题,有考生大谈
19、中国文化的特性,而不涉及“相融”“相生”这一寓意,这类文章就会被判为“偏离题意”。类型三 漫画作文漫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1观察漫画内容。以漫画为写作对象,要认真观察漫画内容,弄清漫画里有什么人、什么物,包括图章、文字,任何细枝末节,都是观察的对象。2弄清关系、态度。思考漫画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观点,确定写作内容;思考漫画作者对漫画中人物、事物的情感态度,依托作者的情感态度确定写作内容。考题回溯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审题指导:一是审视漫画内容。这则漫画由“画”“文”两部分构成,“画”,老师注视着学生,深情地嘱咐;“文”,老师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将“画”与“文”联系起来思考,便能体会出这幅漫画“师生情长”的深意。二是由画境及生活。漫画作文的审题,要借助联想,完成画境与生活的连接。考生可将自己置身于漫画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关于师生关系的情感体验,抒写自己对老师的真挚情感。漫画作文写作有两个误区:一是偏离题意。考生往往不认真思考漫画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不重视漫画内外的文字表述,错误理解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立意走偏。二是信马由缰,扩大写作范围。如 2019 年全
21、国卷作文题,漫画表现的是师生之情,却有考生以感恩为主题写作,写对自己祖母的感念。类型四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1理解话题材料关键词的意义。理解其基本意义,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或社会大众对其的基本认知;理解其比喻义、象征义,要结合材料内容、提示及生活中的积累等。2学会对话题进行拆解。面对宽泛的话题,考生要想说深讲透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对话题加以界定或补充,缩小其范围,选择一个侧面作为议论范围。如以“时光”为话题,可以分解出“青春时光”“流逝的时光”“时光之憾”等子话题。考题回溯 2019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
22、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审题指导:“材料话题”或“话题”融入“材料”,是话题作文的两种新形式。2019 年上海卷采用的是“话题”融入“材料”的形式。这类作文的审题,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话题(体现为材料关键词)。如这里的“中国味”就是作文的话题,考生必须围绕这个话题的比喻义(中国音乐的特色、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华民族的品格)阐述自己的看法。二是材料和提示语。材料帮助考生深化对话题的理解,揭示了理解“中国味”的前提,即“倾听了不
23、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等,即在对比中理解“中国味”的意义;此外还有命题人的提示语,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些提示语有利于考生拓展对“中国味”的理解,由音乐而文化,由文化而事物误区警示:话题作文写作误区有二:一是纯粹话题型的作文题,不会对话题内容进行切分,论述范围宽泛,不能深入具体地阐述问题。二是“材料话题”或“话题”融入“材料”式话题作文,忽视材料的提示性、限制性语言,将话题孤立出来,使写作缺乏思辨性、深刻性。类型五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1关注试题的材料。给出作文标题前先给出材料的命题作文,考生要注意提取材料里的信息,这对立意、行文都是有
24、意义的。2抓标题核心词和修饰语。标题往往由短语、短句充当,而考生审题时要先抓核心词,再抓修饰或补充成分,两者结合,方能做到精准立意。考题回溯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少于 700 字。“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审题指导:材料与命题相结
25、合的命题方式,给传统的命题作文带来了新的活力。这种作文试题的审题,要关注标题、材料两个方面:从标题的角度看,由修饰语“文明”与中心词“韧性”两部分构成,立意时必须都考虑到;从材料的角度看,材料既解释了“韧”的内涵,即“柔软坚实、不易折断”,又指出了它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考生写作时,要重点阐述自己对“韧”的内涵的理解,以及“韧”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当然,作用的阐述,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误区警示:命题作文的审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正确理解标题中心词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不善于利用试题提供的材料,没有对标
26、题中心词作深入理解;二是忽视修饰语,如“文明的韧性”这个标题,如果忽视了“文明”这个修饰语,立意也会走偏。类型六 实用类文体作文实用类文体作文,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对文体提出了实用类文体中某种形式的要求。因此,考生在写实用类文体作文时审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视试题材料。这类作文往往给出事件、人物类材料,材料一般包括写作对象、范围等,考生必须认真对待。2关注文体要求。任务指令里有文体要求的,必须将文体要求落实到写作实践中,特别是实用类文体作文,一定要注意其外在形式和行文方面的特点,如书信的亲切感、演讲稿的情感化表述等。考题回溯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28、少于 800 字。审题指导: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试题要求的内容,要通读试题材料,把握住材料的关键词。这则材料的关键词很明确,即“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是考生立意的基本点,围绕这个基本点,阐述劳动的意义、价值,时代青年对待劳动应有的态度等。二是注意试题的文体要求,行文突出文体特征,这里明确要求考生写演讲稿。考生写作时,开头部分要有称呼语、问候语;主体部分要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行文,语言要有热度,思想要有深度,情感要有温度;结尾部分,要有致谢语。误区警示:实用类文体作文的审题,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忽视作文试题对文体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写演讲稿,偏偏写成书信,这类作文都会按文体不清
29、酌情扣分。与此相关的是,实用类文体作文,内容的表述也有自身的特点,忽视实用文自身的特点,也会影响文章得分。跟踪快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 2019 年 8 月 25 日,台风过境广东时的晚间,路边候车的 69 岁蔡阿姨,骤发心梗。当时正好在休班的护士林华妹和她的同事放射科医生张靖以及随后赶来救援的护士汤湘云及时出手,冒雨跪地为蔡阿姨持续做心肺复苏,赶在猝死救援的黄金 4 分钟内将蔡阿姨从死神的手中抢救了过来。材料二 12 年来,厉正香一直用自己捡垃圾、收废品积攒下来的辛苦钱资助一位叫张哲的女孩读书。2019 年 8 月 20 日,张哲被徐州医科大学录取。张哲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
30、诉了这位默默无闻的“拾荒妈妈”。善行是人生的必修课,学校举办以“善行”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写一篇 800 字的演讲稿,阐述自己的看法、意见。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1)审视材料。第一则材料,林华妹和她的同事们挽救蔡阿姨的生命;第二则材料,厉正香资助张哲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两则材料事件不同,都与话题“善行”相照应。因此,材料是话题的导引。(2)审视话题引语“善行是人生的必修课”,这是命题人的看法,也可以作为文章的观点。(3)把握话题“善行”,这是文章立意的最重要的依据,偏离“善行”这个话题,文章就不符合要求。参考立意:“善”,人性之本;“善”,和谐社会;“善”,需要
31、行动。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指导:此试题材料的重点就是“鞋要是夹脚,世界再大也与你无缘”这句话。“世界”指生存、生活的空间,“鞋”则是生活必需品。二者无不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审题立意时,需要深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鞋要是夹脚”言下之意是,每个人都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鞋”,才能走好人生路,才能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大展宏图。抓住“鞋”的象征意义,从小的方面立意,可以写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事业理想、努力方
32、向,也可以写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发展途径。从大的方面立意,可以写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增强道路自信;也可以写找到适合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之路,以便推动文明的融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 米兰昆德拉认为,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最沉重的负担把我们压得越贴近大地,我们就越能真实地感受生活。材料二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遇巨大的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船渐渐地平稳了,装满水负重的船在经
33、验丰富的老船长带领下安全返航。材料三 华为自 2018 年 1 月份以来接连遭受了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料,公司已经准备了十几年,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个局面。眼前的困境会让华为更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次广告宣传付钱。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审题指导:这则作文的审题,应该注意三个方面:(1)理解材料内涵。第一
34、则材料是名言,观点是人要能够承受压力,负重前行;第二则材料,或许是真实的故事,与第一则材料放在一起,明显有比喻的意味,比喻意义与材料一的观点基本相同;第三则材料,是社会新闻,华为公司在困境中创新发展。(2)思考材料之间的关系。多则材料的审题,要学会“异中求同”。三则材料的内容不同,但大体上讲的是人在生活中面对不利的环境时,在困境中求发展的问题。(3)关注任务指令。这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是“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明确要求考生思考“时代发展”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考生立意时,要以任务指令为主,参考材料内容进行,阐述对“时代发展”与“个人选择”的感想、看法。参考立意:
35、勇为时代弄潮儿;逆风而行,真男儿;扛起时代责任前行。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 年 6 月 12 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 633 班班主任兰会云带着 11 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总行程 1800多千米。尽管兰老师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骑行线路、学生体能测试、签订免责协议、购买安全保险等,但出发前,还是遇到很多压力:校领导不主张老师们效仿,有的人认为兰老师是拿职业生涯做赌注,有的家长死活不答应让孩子参加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参加骑行活动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骑行活动出发前,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一封信。骑行活动出发时,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在骑行活动中,给父
36、母写一封信。给愿意参加骑行活动,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同学写一封安慰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审题指导:这则作文的审题,应该注意两个方面:(1)审读材料,把握事件和各方反应。事件班主任组织学生骑行;各方反应或担忧,或不解,或抵制,班主任也感受到了压力。(2)关注任务,确定写作内容。试题有四项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一。选定任务后,一要注意文体要求,注意书信与演讲稿不同的形式、内容特点;二要注意写作对象,对象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别。参考立意:支持兰老师的骑行活动,相信兰老师能克服压力,带
37、领学生顺利完成骑行活动;鼓舞士气,强调安全,对骑行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与建议等;写骑行活动中的见闻和收获,突出个人成长、意志磨炼等方面的内容;简要叙述活动经过,分项阐述活动收获,补充说明值得注意的地方;根据同学没有能够参加骑行活动的理由写安慰的内容,也可以与他们分享活动见闻、体会等。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退役后,张富清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刻意尘封功绩 60 多年,连他的儿女也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些战功。材料二 老
38、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看法?请以“向心中的英雄致敬”或“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格式正确,内容真实;(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这是一则“材料标题”式的作文,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1)审读材料,明确内容。第一则材料,主要叙述英雄张富清功绩卓著而能淡泊于世的情怀;第二则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对英雄的评价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2)审读标题,确定内容。这道作文题给出两个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写作。“向心中的英雄致敬”,中心词是“致敬”,有“礼赞”的意味,文章可有稍许抒情色彩,以表现自己对英雄的礼赞。“我心中的英雄”,中心词是“英雄”,可侧重写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必须结合英雄人物及其品质、人格、情怀等。参考立意:牺牲自我,奉献社会;保家卫国,责任担当;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初心不改,淡泊名利;苟利国家,不避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