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第7讲一、选择题1(2014广东茂名高三模拟)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淞沪会战答案B解析从“蒋介石的日记”可排除A项;从“匪祸纠缠”,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正在发展壮大,“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说明其还没有打算抗日,故B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两党矛盾渐渐减弱,从卢沟桥事变开始进入全面抗战,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是国民党组织的会战,故D项错误。2(2013
2、乌鲁木齐模拟)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王冷斋先生民国二十六年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一声刁斗动孤城,报道强邻夜弄兵。月黑星辰烟雾起,时当七夕近三更。”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B解析注意时间“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七夕近三更”,即7月7日夜半时分,据此判定该事件是七七事变。A项发生在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C项发生在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D项发生在民国二十九年,即1940年。3(2014河北邯郸高三一模)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
3、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A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答案B解析A项发生在1937年9月,南京失守发生于1937年12月,A项错误;从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决胜中心寄于乡村民心”可知B项准确揭示了材料主旨,故B项正确;在南京失守前,国共合作已实现,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掩饰失败,故D项错误。4(2014江苏南通高三一模)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候,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
4、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A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B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D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候”可知时间是1938年7月,“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反映了国共合作;“七七献金”反映了人民积极为抗战捐献物资,说明民众抗日热情高涨。所以,D项正确。A项以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方式是党外合作,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5(2013禹州模拟)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
5、,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材料描绘地点“晋西、东海海岸、黄河畔、长城边”可以判断是在华北地带,百团大战发生地点是在华北。6.(2014湖北高三联考)右面照片名为“Chinese 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这一照片的流传()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B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C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苦难D激化了美日两国在上海附近的矛盾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对上海的侵略,结合时间信息“
6、1937年”可知此时国民政府开展淞沪会战,因此照片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故选B项。7(2013山东淄博一模)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A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C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D国共签订双十协定答案C解析“最大之国耻”说明该事件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有关,由此可知是日本侵华战争,选C项。8(2014安徽示范高中检测)下图为1946年12月12日东北解放区邮电管理局发行的双十二纪念邮票。以下关于此邮票发行的说法正确的有()“双十二”事变的发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到
7、顶点,民族危机深重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重点进攻东北解放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内战政策的不满ABCD答案D解析抓住时间“1946年12月12日”,当时抗战已经结束,排除;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开始于1947年春天,而且针对的是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排除。9(2013河南洛阳期末)“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A中国全面内战爆发B敌我力量发生剧变C战略决战时机成熟D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答案D解析材料中蒋介石的“组合拳”实际上是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的“三刀”是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揭
8、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D项。10(20l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下图该期人民日报中我们能够获得的准确信息是()A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B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C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中国即将建立答案C解析提取报刊中的关键信息“我军解放塘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等,可以看出描述的是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事件,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二、非选择题11(2014徐州)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
9、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队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材料二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
10、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材料三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词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材料四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
11、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九一八前后的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
12、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答案(1)原因: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经济危机影响。(2)变化:由主张反战裁军,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变为支持战争,为侵略辩护。(3)政府:不抵抗;依赖国联解决。民众:积极抗日;组织罢课、罢工;抵制日货;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等。(任三点得分)后果:国土沦陷;民族危机加深。(4)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右翼势力的增长;理性处置争端;政府应承担起保土安民责任,对法西斯势力的退让和纵容必将自食其果。(言之成理即可赋分)12(2014成都外国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时间事件或条约影 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中国处于命
13、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年“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1943年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14、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材料二纵观孙中山一生,他只为一个理想目标而奋斗,即“起共和而终帝制”,振兴中华。建立共和国只是其革命理想的第一步,“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乃其为共和国规划的宏伟蓝图。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他在遗嘱中写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刘晓林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了实现“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所做的努力。材料三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
15、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 117次,小型战斗28 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 211 419人。空军阵亡4 321人,毁机2 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200余位,其中有11位上将、34位中将、48位少将。中华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国民党的抗战。材料四以下是19211949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组历史图片:(4)如果把材料四中的四幅图片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请你为该组图片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答案(1)趋势: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
16、有实现平等权利。(2)努力:政治方面,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与中共合作,推动国民大革命;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方面,提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3)与中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作为全国政权,组织全国人民抗战。抗战相持阶段,其消极抗战对整个抗战造成了消极影响,但一直没有停止抗战。战争中大多数国民党官兵英勇作战,作出了巨大牺牲。打破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为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配合了中共的抗日斗争和敌后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总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4)主题: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