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70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 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八)从“师夷长技”“托古改制”到“走向共和”(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乌兰察布调研)某学者指出: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仍认为只要能够实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国并不难回到“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的盛世。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A.传统观念依然有影响力B向西方学习成为历史潮流C民族危机已经空前严重D华夷观念遭到彻底颠覆A材料所述说明魏源对于世界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士大夫阶层仍然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反映传统观念依然有影响力,故选A项;材料没有述及全社会的互动,不能体现向西方学习成为历史潮流,排除B项;中日甲午战

2、争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2020德州高三期末)魏源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这表明魏源()A对于世界大势了然于胸B对近代西方民主有所认识C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D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通过题干中魏源对美国选举制度的评论可知,他对该制度持肯定态度,说明其对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已经有所认识,故选B项;题干仅是述及魏源对美国选举制度的一些看法,不等于他“洞察了世界大势”和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排除A、C两项;题干主要是论

3、述魏源对近代美国选举制度的评论,与抵抗西方侵略无关,排除D项。3魏源认为土“夷”专指“残略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之”,而洋“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魏源的这一思想()A恪守着“天朝上国”的观念B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C与当时主流社会思想相吻合D利于士大夫接受“师夷”思想D魏源将“土夷”与“洋夷”进行对比,并指出“洋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意味着魏源对“洋夷”持肯定态度,在当时“天朝上国”思想流行的情况下,这种观点有利于更多的士大夫接受“师夷”的主张,故选D项,排除A项;魏源并没有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林则徐、魏源的学习西方的思想,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与当时

4、的社会主流思想不相吻合,排除C项。4(2020黄山一模)王韬在纪英国政治中提道:“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而非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意在表明()A倡导实业救国和变法图存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有助于推动当时思想启蒙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B由材料信息“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虽久不变”可知,王韬认为器物是“富强之末”,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才是“富强之本”,故选B项;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

5、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材料主张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韬的主张,而不是其主张的作用,排除C、D两项。5(2020重庆二模)1878年,出使欧洲的曾纪泽写道:“泰西之轮楫,旁午于中华,五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天变人事,会逢其适。”这一看法()A揭露了殖民侵略本质 B成为政治改良的先声C提出通过商战挽回利权 D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D材料中曾纪泽认为西方船炮的东来,造成了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世事变了,人们的学习态度、治世方法就应该也随之变通,这体现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故选D项;材料中曾纪泽并未对殖民侵略的本质进行论述,排除A项;材料中曾纪泽的观点还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深入政治改良的层

6、面,排除B项;C项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曾纪泽在材料中并未提及商战的相关内容,排除。6(2020大庆二模)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开展“修约运动”,废除幕府时期和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与西方的平起平坐。而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却没有提出修约和废约的要求,抱定的目标依然是“以夷制夷”。这反映当时清朝统治者()A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B缺乏以世界的观点看变化C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对资本主义列强抱有幻想B材料反映了清政府没有像日本一样废除不平等条约,最后赢得国家独立,故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仍带有封建盲目自大思想,缺少对世界的认识,不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故选B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

7、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打开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政策被迫中断,排除C项;清政府不肯修约的目标是抱定“以夷制夷”的想法,而不是对列强抱有幻想,排除D项。7梁启超变法通议: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A赞赏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效B对比中日双方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C表达对德相认识的肯定D反思洋务弊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D由题意可知,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8、的主要目的是倡导变法图强,主张君主立宪,强调中国必须进行政治体制变革,故选D项;梁启超通过赞赏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效,反思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的不足,排除A项;B项是梁启超变法通议的内容,而非梁启超说这段话的目的,排除B项;梁启超没有表明对德相认识的态度,排除C项。8(2020晋城一模)1896年至1898年,上海时务报馆实际上成为各种维新事业的联络站,共有40人自浙江、四川、江苏、湖北、核榔屿等多地来信,请求帮助办理各类事项近60项,涉及拟开办学堂请代聘各科老师,请代为销售、推广报刊,请帮助设学堂、办公司等。据此可知,当时()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B维新派抓住了变法成功的关键C维新变法与中国

9、实际结合D维新变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由材料“上海时务报馆实际上成为各种维新事业的联络站,共有40人自浙江、四川、江苏、湖北、核榔屿等多地来信”“请代为销售、推广报刊,请帮助设学堂、办公司等”可知,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人士对上海时务报馆的工作给予支持,说明维新思想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新派,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向西方的学习,排除A项;维新变法并未取得成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新思想的社会基础而非变法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排除C项。9(2020天一大联考)晚清人士曾评价某书“使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摇动,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该评价针对的是()A林则徐四洲志

10、B魏源海国图志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D梁启超变法通议C根据题干“晚清人士评价: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和所学史实可知,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是伪经,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作了舆论准备,故选 C项;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梁启超变法通议的内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B、D三项。10(2020福州模拟)下表为纽约时报上孙中山形象的变化。年份 孙中山形象 年份 孙中山形象 1896 亡命的中国佬 1911.10 反清政党的领袖 1911.11 大总统的不二人选 1913.4 在野的反

11、叛者 1918.6 失意之人 1923 转向苏俄的机会主义者 1925.3 亚洲历史上三大人物之一 据此可知,纽约时报 ()A秉持西方价值观念 B夸大领袖个人作用C反对中国民主革命 D追求客观真实公正A由“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到“转向苏俄的机会主义者”可以看出孙中山在纽约时报的形象出现截然相反的变化,原因是其前一时期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行为符合美国的价值观,而向苏联靠近的举动在美国人看来具有不确定性,故选A项;纽约时报对孙中山的评价一定程度上符合其在不同时期的境遇,B项说法欠妥,排除;材料体现了纽约时报对孙中山本人的评价,无法据此推知其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孙中山在纽约时报的形象之变化

12、是作者本人做出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D项。11(2020启东调研)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指出:“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工业化道路()A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B最大限度地限制资本主义C注重建立公私合营企业D主张中国应实行混合经济D“委诸个人”体现了发展私有制的理念,而“由国家经营之”体现了发展国有的理念,故选D项;孙中山强调工业化道路公私结合,排除A项;孙中山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公私合营企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产生的,排除C项

13、。12(2020大连一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中,特别褒扬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指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这反映了孙中山()A关注治国理念的本土化B阶级立场发生根本转变C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主张复兴传统道德文化D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赋予其民族主义以传统政治道德内涵,反映其主张复兴传统道德文化以丰富近代民族主义,D项正确;题干强调民族主义观念,并非治国理念,排除A项;孙中山阶级立场并未改变,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涵的影响,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

14、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伴随着中国的沉沦,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不停的探索,陈旧的思想受到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年间,古文经学得以复兴再起,并成为学术的主潮。魏源指出,烦琐考据是“锢天下聪明知慧使尽出于无用之途”,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六经皆圣人忧患之书,治经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谊(义),以求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 李军论清代古文经学的创立复兴及其思想特点 材料二1901年清廷颁布“书院改制诏”:“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则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让一

15、些徘徊观望的书院失去了挣扎的勇气,纷纷开始向新式学堂转变,各省书院基本上完成了改制工作。在清末改制中,由于培养专尚训诂词章的传统儒学之士的办学目的,已不适应时势发展的要求,且晚清书院实际承担起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很多书院添加了时务、算学、格致等各种实学课程,开始系统地借鉴西方近代学校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呈现出近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授课制以及分科教学法的特征,课试时各生只考个人所习专业课题。 摘编自张传燧、李卯晚清书院改制与近代学制建立的本土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源思想特点并说明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16、清末书院改制的背景和意义。(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 “以求通经致用”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学术界和社会两个角度进行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让一些徘徊观望的书院失去了挣扎的勇气” “培养专尚训诂词章的传统儒学之士的办学目的,已不适应时势发展的要求”和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增加新式学校的力量;培养新型人才,加速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答案(1)特点:调和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强调经世致用。影响:发扬了今文经学关注现实的传统;促

17、进了传统儒学的更新;引领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2)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西方文化教育的冲击和借鉴作用;科举制的废除;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的落后。意义:壮大了新式学校力量;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加速了近代教育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进程。14(2020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末,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并将其名为天演论自此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进化论思想从传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浓重的政治色彩。加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使中国人越来越推崇进化思想,将之视为社会的普遍“公理”。梁启超在他的自由书豪杰之公脑中就说:“生存竞争,天下万

18、物之公理也,既竞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之公例也。”这种思想僵化了人们的思维,进化历史观的单向进步发展思维,也使得中国人更加热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赵静“五四”前后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解析结合材料内容。总结材料体现的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情况,可知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带有积极和消极作用。可任意选择积极或消极方面,总结成论题,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思想的史实加以说明即可。答案示例:看法:进化论的传播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提供了精神动力。 说明:近代中国饱受欺凌,各种救国思潮不断涌现,进化论宣扬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使中国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到“落后挨打”的现实,促进中国人更强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不断发展。 总之,进化论在中国被赋予政治色彩,是时代需要的产物,也是激发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尽管这种政治化有许多不足,但也推动了中国人的理念更新。(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