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春季期玉林市直六所普通高中期中联合考试高二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本卷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商代继统制度以弟及为主、子继为辅,兄弟之间常有争位影响王朝稳定。涂白奎对卜辞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商朝继统制度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也是被王室内部认可的合法形式。据此可知,商朝“兄终弟及”的方式A.获得了王室内部一致认可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弱化了血缘纽带关
2、系 D.加强了王族对权力的掌控25.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A.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进步之处 D.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2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新航路的开辟 D
3、.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27.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28.据学者研究,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归国之后,官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这主要可以用来说明A.近代化历程的艰难 B.科举制度的不合理 C.西学与中学差异大 D.教习职位的地位低29.John E. Schrecker曾对清季外交史料(187519
4、11年)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他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战争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到l902年至l910年间,每百页出现次数高达22次之多。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B.甲午战争后清朝外交理念的近代化C.甲午战争后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层面 D.甲午战争后清王朝在外交中注意维护主权30.1979年,谢晋导演的战争儿童电影啊!摇篮开启了“人文关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小英雄模式”,使“人”和“情”更完美的呈现出来。这一变化A.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B.说明文艺领域逐步突破思想禁锢C.推动了我国高
5、等教育的发展 D.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31.在梭伦改革前,雅典没有人能立遗嘱,死者的全部财产必须留给自己的家族,但梭伦允许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予自己属意的人。“这样他就使友谊重于亲属,私情重于必然。”据此可知,梭伦意在A.弘扬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秩序 B.设立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C.打击并摧毁贵族的世袭特权 D.确认个体公民的私有财产权32.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论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材料中“防止滥用权力”的原则是
6、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 D.分权与制衡33.屈勒味林英国史中指出“(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据此,可知“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A.制度变迁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完成 B.确立君主立宪制C.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D.颁布权利法案34.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A.东欧剧变引起的变动 B.第三次科技
7、革命的影响C.世界格局的剧烈变动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35.有学者说:“不受节制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看似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却可能给全球化带来更大更长期的危害。”这是因为“区域自由贸易”A.以抵制全球化为主要目的 B.不利于区域内的均衡发展C.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D.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第II卷本卷9小题,共160分。用签字笔或黑色墨水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并按题号要求,在正确的位置上答题。42.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
8、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出于巩固统治、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的需要,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决定。整个民法典编篡历时三年,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发展而来,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他们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精英化和政治化,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舆情的了解。用大陆法系的标准来衡量,民国民法典“集现代各国民法之精英,而弃其糟粕”,“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摘编自张生、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学家的合作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
9、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的特点及影响。(12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并分析比较民国和新中国民法典的差异。(13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对于不同时期的历史,学者为凸显时代特征,往往会贴上不同的“标签”,如英国史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所著“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极端的年代:19141991,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不同时期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现代
10、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科类高等院校及专业建设得到高度重视。1949年全国高校共计205所,其中工科类高等院校28所,占全部高校的13.7%;高校学生总数11.65万人,其中工科生3.03万人,占总学生数的25.9%。1951年,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注重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此后两年时间全国新建矿冶、钢铁等12个工学院,建成化工、电机等专业体系。1952年后,全国高校共201所,其中工科类高等院校数量为43所,首次居各类院校第一,占比21.4%;高校学生总数19.11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6.67万人,亦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34.8%。摘编自陈聪诚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和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