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57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特点。2.理解生态系统的碳循环。3.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知识点一碳循环知识梳理1.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2)物质循环的范围:生物圈。(3)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4)特点全球性因此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循环性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碳循环(1)碳循环的存在形式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2、CO2的形式循环。(2)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3碳循环的失衡温室效应(1)产生原因(2)危害: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可以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吗?提示:不可以。“生态系统”是指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可以是化合物吗?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什么?提示:不可以。“物质”是指化学元素。线粒体和叶绿体。典题分析题型一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中各成分的判断例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

3、统的碳循环过程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据图分析,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A错误;3是分解者,主要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另外也包括一些动物,如蚯蚓,真菌、动物不是原核生物,B错误;代表1被2捕食,代表2进行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C错误;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同时又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所以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D正确。D例2如图为生态

4、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表示碳元素的流动过程,其中主要以CO2形式流动的是()A B C D由题图分析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丁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中,表示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表示动物摄食,表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有机物流向分解者。所以主要以CO2形式流动的是。A规律总结“三看法”确认碳循环各成分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且向内箭头最多的判断:B为CO2库,A为生产者。再根据A、C的箭头都流向D判断:D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且向内箭头最多

5、的判断:A是生产者,C是CO2库。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E是分解者,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图3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且向内箭头最多的判断:A为CO2库,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图解中的食物链是EFDB。知识点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知识梳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环境中的重金属和DDT等农药浓度是不是也越来越低?提示:不是。农药或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则存在“生物富集作用”,即营养级越高,该物质浓度越高。典题分析题型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例3如图

6、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过程中是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B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反复循环利用D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的能量值为与对应的能量值之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A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单向流动,而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碳元素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利用的,而不是在生物群落的内部,C错误;代表的是生态系统中固定的总能量,它不仅包括,还包括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到无机环境中的能量以及用于

7、生物群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错误。A题后归纳知识点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主要为分解者。(2)分解者的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关。(3)土壤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实验流程注:A1、B1中加入碘液,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3基本技术要求(1)探究活动最好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便控制变量,避免环境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2)各地气候与环境等因素不同,微生物分解落叶的功能不同,分解的

8、时间也有差异,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湿润的条件等。碘液与斐林试剂的检测作用是不是一样?提示:不一样。前者检测淀粉的分解是否彻底完成,后者检测淀粉的分解是否发生。典题分析题型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例4为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a、b组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组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组的基本不变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

9、”,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实验组为a组,对照组为b组,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土壤微生物,而敌草隆的使用量和培养条件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所以应向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A正确;a组的“敌草隆”应该是不变,b组的“敌草隆”可能会部分减少,B错误;因为典型土壤中含微生物多,所以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效果好,C错误;没有必要再加一个对照组,D错误。A规律总结实验组、对照组的确定(1)验证实验中二者如何确定:根据题意首先弄清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什么,然后找到进行自变量处理的为实验组,没进行自变量处理,仅为排除无关变量干扰而设置的实验为对照组。(2)探究实验中

10、二者如何确定: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为实验组;未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为对照组。课堂小结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通过()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循环是以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及分解者又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而回到无机环境中去。因此,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2生态系统中C、N等元素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全球性的逐

11、级递减循环的,可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A B C D答案D解析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的特点。3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答案D解析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措施。4下列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

1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先后进行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依存答案D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同时进行。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而是逐级递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5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_,碳在C中以_形式存在。(2)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_,代表分解作用的是_,代表呼吸作用的是_。(3)图中B代表_,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4)碳元素在和中是以_形式流动,在和中是以_的形式流动。答案(1)生产者有机物(2)(3)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4)CO2有机物解析图中A和D进行双向的物质传递,而且A指向B、C、D,而A、B、C指向D,可知A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B为分解者,D为无机环境。图中的箭头表现了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产者利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为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将有机物通过细胞呼吸分解为CO2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即细胞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