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468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16届高考化学必修1知识纲要与发散思维训练: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纲要与变式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物质的分类要点1. 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2)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形式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化学粒子特征分: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等

2、。要点2. 分散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度1nm1nm100nm100nm外观均一、透明较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分散质微粒分子、离子大量分子集合体、高分子大量分子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稳定性稳定介稳定不稳定实例食盐水、碘酒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泥水要点3. 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100nm之间。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

3、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2) 胶体的性质现象定义解释应用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区别溶液和胶体布朗运动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聚 沉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

4、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制豆腐、果冻等(3)胶体的分类:(4)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稳定存在。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5)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5、6)胶体的应用: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等。【典例分析】例题1 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答案解析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的。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的分散系为溶液,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因此分散质粒子大小才是胶体与溶液最本质的区别变式练习1.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清晨的阳

6、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答案解析C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丁达尔现象;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是胶体的聚沉;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海水与河水交界处形成沙洲与胶体的凝聚有关例题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

7、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填“正”或“负”)电荷。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答案解析(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3)正有红褐色沉淀生成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

8、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会生成沉淀;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面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变式练习2.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 F丁达尔效应(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2)光束通过Fe(OH)

9、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答案解析(1)E(2)F(3)B(4)F(1)因Fe(OH)3胶粒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电泳。(2)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会发生聚沉。(4)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二、离子反应要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

10、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强碱、盐),强极性共价化合物非极性共价化合物、弱极性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有机物能否直接电离溶于水或熔融时,直接能电离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直接导电通电时的现象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导电实例H2SO4、HF、CaO等SO3、NH3、CH4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

11、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2)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其所带电荷的多少。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导电能力很小,但由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那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它们属于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的溶液,强电解质的溶液不一定导电能力强。要点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12、。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属于离子反应。(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OH-、CO32-、HCO3-、S2-、HS-、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F-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

13、种弱电解质)。要点3. 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意义: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3)特征: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 (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拆” (关键):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Cu2SO42Ba22ClBaSO4Cu22Cl“删” (途径):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 + SO42 = BaSO4“查” (保证):检查离子方程式两

14、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质量守恒:左Ba, S 4 O 右Ba, S 4 O电荷守恒:左 2+(2)=0 右 0(5)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错误); Fe2H+Fe2+H2(正确)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错误); 2Na2H2O2Na+2OHH2(正确)必须遵守电荷平衡原理:如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Ag+Cu2+Ag(错误);电荷数:左边右边,Cu2Ag+Cu2+2Ag(正确);电荷数:左边右边必须遵守定组成原理(即阴、阳离子的配比关系):如Ba(OH)2溶

15、液和稀H2SO4混合Ba2+OHH+SO42BaSO4H2O,Ba(OH)2中,Ba2+与OH组成之比为12,H2SO4中H+与SO42组成之比为21;而离子方程式中,Ba2与OH组成之比为11,H+与SO42组成之比也为11,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该方程式错误。Ba2+2OH2H+SO42BaSO42H2O(正确)要点4. 离子共存问题(1)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氧族有:O

16、H-、S2-、HS-、SO32-、HSO33- ;卤族有:F-、ClO- ;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3+、S2-、I-、SO32-;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2)离子共存题易错点: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排除具有颜色的离子。Fe2(浅绿色)、Fe3(黄色

17、)、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忽视因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如ClO与I、SO32、S2, 酸性条件下ClO与Cl, 酸性条件下NO3与Fe2, 酸性条件下SO32与S2, 酸性条件下MnO4与Cl。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如HCO3 、HSO3-等。要点5. 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方法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SO42能与含B

18、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例题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HCO3-+H+H2O+CO2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C钠与水反应:Na+H2ONa+H2+OH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

19、+2H+Ca2+H2O+CO2答案解析AA选项,碳酸氢钙为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硝酸为强酸,也写成离子形式,正确;B选项,Ca(OH)2虽为微溶物,但在饱和石灰水中,仍以离子形式存在,故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C选项,没有配平,错误;D选项,醋酸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形式变式练习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2+H2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 BaSO4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 Ca2+H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O42 CuSO4答案解析B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反应,A不符合反应事实;C选项,H2CO3易分解,应写

20、成CO2H2O的形式;D选项,氧化铜应写成分子形式:CuO2H+ Cu2+H2O例题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Ba2、Na、CO32、OH BMg2、Ba2、OH、NO3CH、K、CO32、SO42 DAl3、Fe3、SO42、Cl答案解析D A组中,Ba2CO32BaCO3;B组中,Mg22OHMg(OH)2;C组中,2HCO32CO2H2O;D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变式练习4.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MnO4,K,Na,SO42 BNa,K,HCO3,ClCMg2,NH4+,Cl,NO3 DBa2,K,S2,SO42答

21、案解析C对于离子能否共存问题: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看同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二看是否满足题干要求。A项中的MnO4为紫色;B项中的HCO3能与强酸反应;C项各离子均不能发生反应;D项中的Ba2和SO42可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且S2能与强酸反应例题5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滴加Mg(NO3)2溶液;过滤;滴加AgNO3溶液;滴加Ba(NO3)2溶液A B C D 答案解析A 首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O32,同时除去CO3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足量滴加

22、Mg(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OH,同时除去OH;过滤后,滴加AgNO3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变式练习5.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解析(1)CaCO3、Na2SO4、CuSO4(2)Na2CO3(3)NaCl(4)取无色溶液少量于

23、试管中,滴加足量稀HNO3,待气泡放尽后,加AgNO3试剂,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有,则含有NaCl,反之则无。2HCO32=CO2H2O,AgCl=AgCl根据“溶于水得无色溶液”的信息可知CaCO3和CuSO4一定不存在,因为CaCO3难溶于水,CuSO4溶于水得蓝色溶液;根据“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 的信息可知Na2SO4一定不存在,因为假设有Na2SO4,生成的沉淀在加入盐酸后就不会消失,而这种易溶于稀盐酸的物质一定是BaCO3,则可判断Na2CO3一定存在;有无NaCl对整个过程和现象无影响,因此,无法判断NaCl的存在三、氧化还原反应要点1.

24、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一对对立的反应,而又统一存在于一个反应中,不能分割,所以人们把这两种同时存在的一个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要点2. 氧化剂和还原剂(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或说

25、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说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所得的产物叫氧化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所得的产物叫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是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其关系如下: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2)常见的氧化剂:非金属单质X2、O2、S等;高价金属阳离子Cu2+、Fe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H2SO4(浓)、MnO2、HClO、KMnO4、K2Cr2O7、HNO3、HClO3等。(3)常见的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Na、Mg、Al、Zn、

26、Fe等;低价金属阳离子Fe2+;非金属阴离子Cl、Br、I、S2等;含较低价元素的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H3等。(4)在含有变价元素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SO2、H2SO3等既有氧化性有又还原性。要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的是同一元素在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画一个箭头,箭头出发和指向的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同

27、一元素;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找出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有价态变化元素的一个原子转移电子数发生价态变化的原子个数);将转移电子数标在线上。如(2)单线桥法:表示的是电子转移的情况,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用线桥将反应物中失电子的元素和得电子的元素连接起来,箭尾是失电子的元素,箭头是得电子的元素。注意:桥线只在反应物中,不跨越“”与生成物相连。在桥线上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注意:只写数目,不标得失。如要点4.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依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配平步骤:“一标、二找、三定、四配

28、、五查”,即标好价,找变化,定总数,配系数、再检查。”确定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的化合价;用观察法找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原则确定化学计量数。调整计量数,用观察法确定化合价无变化的物质的计量数,同时将单线改成等号。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检查核实各元素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是否相等。对于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氧化还原方程式还必须核对反应前后离子的总电荷数是否相等。要点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

29、性就越强。(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态,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态,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态,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

30、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5)其它条件: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例题6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H2还原CuO的反应只属于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3COFe2O32Fe3CO2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3O22O3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解析D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整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反应中,在H2CuOCuH2O过程中,对CuO而言是失去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对H2而言,则是得到氧被氧

31、化,发生了氧化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CO与Fe2O3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所以B错。复分解反应只是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没有电子转移,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中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变式练习6. 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有下列一组反应:CO2C2COCu2(OH)2CO32CuOH2OCO22NaOHCl2=NaClNaClOH2O2COO22CO23Fe4H2O(g)Fe3O44H2CuOCOCuCO24NH33O2(纯)2N26H

32、2O2H2O2H2O22Al2NaOH2H2O=2NaAlO23H2CO2H2O=H2CO3(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4)上述反应中,既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5)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B氧元素的得失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D化合价的改变答案解析(1)(2)(3)(4)(5)C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中,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若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则是氧化还原

33、反应,若无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要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来判断例题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答案解析A 先确定好每个反应中的还原剂与还原产物;再利用还原性为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有:H2SO3HI,HIFeCl2,FeCl2NO,即得答案为A选项变式练习7. 根据反应式:(1)2Fe32I=2

34、Fe2I2,(2)Br22Fe2=2Fe3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BI、Fe2、Br CBr、I、Fe2 DFe2、I、Br答案解析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式(1)知,还原性:IFe2;由反应式(2)知,还原性Fe2Br,故还原性IFe2Br例题8反应3NO2H2O=2HNO3NO中,当有6 mol e发生转移时,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1 D31答案解析C在反应中3 mol NO2参与反应,其中2 mol NO2被氧化,1 mol被还原,不论有多少电子发生转移,被氧化与被还原

35、的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变式练习8. 在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中,(1)被还原的物质是_,氧化产物是_(填化学式)。(2)若生成71 g Cl2,则被氧化的HCl是_ 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答案解析(1)KMnO4 Cl2(2)22 mol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为:2KO416H =2Cl22K528H2O,故被还原的物质为KMnO4,氧化产物为Cl2,反应中生成71 g Cl2(即1 mol)时,被氧化的HCl为1 mol22 mol,转移电子为1 mol22 mol一、选择题(本小题共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6

36、分,共42分)1.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2. 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aCO3和HCl、Na2CO3和HCl B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CHNO3和K2CO3、HCl和NaHCO3 DKOH和H2SO4、Ba(OH)2和HNO33. 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O、SO、Cl BCu2、NO、

37、Cl、SOCH、Cl、K、CO DK、Mg2、SO、OH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H=CO2H2OC稀硫酸与锌反应:H2SO4Zn=Zn2SOH2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5.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lCl2 BH2HCl CCaCl2CaCO3DFe3Fe26. 有下列三个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3Cl22FeCl3,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

38、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7. 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4小题,共58分)8. 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SO、CO、Cl。(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不可能有_存在。(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溶液中不可能有_存在。(3)当溶液中有_和_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4)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

39、种红褐色胶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_。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9. 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结合、实验现象可知,Fe、Cu、Ag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10. (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氧化剂、还原剂角度分析)。电解水:_。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_。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_。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_。(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

40、种物质:S、H2S、HNO3、NO、H2O。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 g。(3)将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为:_。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_。11. 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41、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选择题题号答案解析1D 血液属于胶体,当加入电解质时,会发生聚沉,通常用FeCl3(盐溶液)作止血剂,就是利用该原理2DA项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Na2CO3易溶于水,应拆成离子,故A错误;B项中前者为Ba2SO=BaSO4,后者为Ba22OH2HSO=BaSO42H2O,B错误;C项前者为2HCO=CO2H2O,后者为HHCO=CO2H2O,C错误;D项两者均为HOH=H2O,D正确3AA、B实际都是盐的混合溶液,根据它们的溶解性可认定均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阴、阳离子间不会发生反应,但Cu2有颜

42、色,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中因H与CO可结合生成H2O和CO2,D中因Mg2与OH可结合生成Mg(OH)2沉淀,均不能大量共存。C、D项均不符合题意4DA项电荷不守恒,B项CaCO3不应拆写成离子形式,C项H2SO4应拆写成离子形式5D加入还原剂是提供电子,则该物质要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只有D项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6C从式看氧化性:FeCl3I2,则FeCl3能氧化I;从式看氧化性:Cl2FeCl3,则FeCl3不能氧化Cl;从式看氧化性:KMnO4Cl2,则KMnO4能氧化Cl7B根据离子方程式两端电荷总数相等:n12112,n1,设RO中R的化合价为x,则x(2)31,

43、所以x5非选择题题号答案解析8(1)CO(2)SO、CO(3)Ba2Ag(4)FeCl3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H与CO会生成气体CO2;Ba2可以分别和SO、CO生成沉淀物;如果溶液中既含有Ba2又含有Ag时,则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用烧杯盛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1 mL2 mL,继续煮沸,直至液体变成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得到氢氧化铁胶体9(1)FeCu2=Fe2Cu(2)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Cu2AgNO3=Cu(NO3)22Ag(3)FeCuAgAgCu2Fe2铁可与硫酸

44、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其还原性铁铜;铜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银附在铜丝表面呈银白色,该反应说明还原性铜银10(1)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2)NO4.8(3)Fe2BrCl2Fe24Br3Cl2=2Fe32Br26Cl(1) 所以在反应中H2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在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在反应中H2O只作还原剂,在反应中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2)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此反应为HNO3将H2S氧化成S,自身被还原为NO,其中H2,转移2 mol e时生成32 g S,当转移0.3 mol电子时,得到S的质量为4.8 g。(3)Fe2、Br均具有还原性,当通入少量Cl2时只有Fe2被氧化,说明还原性Fe2BrCl,当通入足量Cl2时,Fe2和Br将按12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11(1)H2O2(2)H2CrO4Cr(OH)3(3) (4)3.36 L通过H2O2O2知,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可判断H2O2是还原剂。再根据Cr的化合价降低,可确定还原反应的过程是H2CrO4Cr(OH)3。由此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最后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中根据电子守恒可确定气体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