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200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3)唐代道制改革是一种以中央集权、分级管理为制度取向的综合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逐渐由州、府县两级制向道州、府县三级制转变。2经济制度(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

2、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3军事制度(1)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2)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1下表为唐代过所与公验制度的比较。据此可知,唐代()凭证文书格式勘发机构行用范围发展趋势过所民众出行的凭证,内含申请人及随从的姓名、身份、年龄、籍贯、随身物品和牲畜、保人等内容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隶属刑部与各州府的户曹勘发按规定路线前往目的地公验与过所在唐代并行使用,到五代时期过所制度逐渐被废止,公验成为路证文书的主要形式公验勘发权只属于地方各级官府最多抵

3、达相邻辖区,一般不可跨境据唐代过所研究等A工商业的兴旺繁荣B路证勘察权责不明C人身控制较为严格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C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与工商业兴旺繁荣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勘发机构来看,过所由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隶属刑部与各州府的户曹勘发,公验勘发权只属于地方各级官府,说明路证勘察权责明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过所与公验是民众出行的凭证,说明政府对人身控制较为严格,故C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发放过所与公验与藩镇割据无关,故D项错误。二、隋唐、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变革1隋唐时期经济的发展(1)唐代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发明了筒车。(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

4、白两大系统。(3)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城市中市坊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2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1)农业: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自耕小农进一步衰退。(2)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宋代五大瓷窑和景德镇;唐宋出现青花瓷器,元代走向成熟。(3)商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夜市、晓市、街市活跃,市的时间、空间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4

5、)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浙地区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3唐宋时期的经济变革(1)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优势,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促使租佃制繁荣,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开始瓦解,人丁税开始转为财产税。(3)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革命”,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都市化革命”,坊市界限逐渐打破、草市演进为商业市镇、市民阶层壮大。4社会阶层变革朝代唐代北宋南宋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出身)学者官员(政事)文人(文化)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2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

6、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C从材料中“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草市的发展不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故A项错误;草市出现于隋唐时期,宋代“开始”出现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从唐代州县以下不得设市到宋代草市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可知,草市经历了由违法到合法的过程,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了草市是宋代基层税收单位,没有体现出草市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故D项错误。三、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来看:早期“城”与

7、“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3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

8、有官屋数间,屯驻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杈、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水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B东汉的都城在洛阳,与材料“东京”“开封”等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东京梦华录”“东京”“开封”等信息可知为北宋,根据“救火家事每遇有遗火去处领军汲水扑灭”可知,论述对象为消防,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消防的积极意义,故C项错误;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四、宋朝

9、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科技宋朝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朝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3文学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如柳永。4

10、书画艺术(1)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繁华的景象。(2)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反映在绘画方面为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进一步发展。4北宋时期,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瓦舍出现、柳永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城市经济繁荣 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C文化的平民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A根据材料“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瓦舍出现、柳永的词”均为市民文化,市民文化的发展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

11、济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的虽是文化的平民化,但不是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中所述市民文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宋朝“商业革命”和西方“商业革命”1从发展水平来看宋朝的“商业革命”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西方的“商业革命”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2从范围来看宋朝的“商业革命”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西方“商业革命”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

12、的转变,出现股份制公司、银行等经营现象。3从影响上来看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西方“商业革命”促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主义发展,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西欧的英国、荷兰、法国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就不一样了,宋朝时期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

13、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城市,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摘编自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材料二1

14、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

15、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分层作答:第二小问,从封建化、阶级结构、制度变革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新航路开辟等角度作答。第(3)问,从社会性质角度思考,唐宋都是封建社会,而西方完成社会转型。答案(1)表现: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原因:少数民族的崛起(封建化);封建经济繁荣;士族衰弱(庶族崛起);科举制的发展完善;赋税制度改革。(2)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民族国家出现。(3)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