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轨迹问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17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轨迹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轨迹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轨迹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轨迹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轨迹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5 轨迹问题巩固夯实基础 一、自主梳理 1.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曲线C 方程f(x,y)=0. 2.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直接求;代入(相关点)法;参数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 二、点击双基1.动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与它到点A(4,0)的距离之比为2,则P点的轨迹是 ( )A.中心在原点的椭圆 B.中心在(5,0)的椭圆C.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 D.中心在(5,0)的双曲线答案:B2.若动圆与圆(x+2)2+y2=4外切,且与直线x=2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A.y2+8x=0 B.y2-8x=0 C.y2-12x+12=0 D.y2+12x-12=0解析:定义法.动圆圆心到定圆圆

2、心(-2,0)与到直线x=4的距离相等(都是动圆的半径),p=6. y2=12(x-1),即选C.答案:C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两点A(3,1)、B(-1,3),若点C满足=+,其中、R,且+=1,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 )A.3x+2y-11=0 B.(x-1)2+(y-1)2=5 C.2x-y=0 D.x+2y-5=0解析:直接代入法.设C(x,y), (x,y)=(3,1)+(-1,3). 利用+=1,消去、得x+2y=5.答案:D4.F1、F2为椭圆+=1的左、右焦点,A为椭圆上任一点,过焦点F1向F1AF2的外角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D,则点D的轨迹方程是_.解析:延长F1

3、D与F2A交于B,连结DO,可知DO=F2B=2,动点D的轨迹方程为x2+y2=4.答案:x2+y2=45.已知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A、B的椭圆,椭圆的另一个焦点F的轨迹方程是( )A.y2-=1(y-1) B.y2-=1 C.y2-=-1 D.x2-=1解析:由题意AC=13,BC=15,|AB|=14, 又|AF|+|AC|=|BF|+|BC|, AF-BF=BC-AC=2. 故F点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下支. 又c=7,a=1,b2=48, 所以轨迹方程为y2-=1(y-1).答案:A诱思实例点拨【例1】 求过点(0,2)的

4、直线被椭圆x2+2y2=2所截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解:设直线方程为y=kx+2, 把它代入x2+2y2=2, 整理得(2k2+1)x2+8kx+6=0. 要使直线和椭圆有两个不同交点,则0,即k-或k. 设直线与椭圆两个交点为A(x1,y1)、B(x2,y2),中点坐标为C(x,y),则 x=-,y=-=. 从参数方程(k-或k),消去k得x2+2(y-1)2=2, 且x,0y【例2】 在PMN中,tanPMN= ,tanMNP=-2,且PMN的面积为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的方程.剖析:如下图,以直线MN为x轴,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5、所求椭圆方程为+=1.显然a2、b2是未知数,但a2、b2与已知条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应寻找与已知条件和谐统一的未知元,或改造已知条件.解法一:如下图,过P作PQMN,垂足为Q, 令|PQ|=m,于是可得 |MQ|=|PQ|cotPMQ=2m, |QN|=|PQ|cotPNQ=m. |MN|=|MQ|-|NQ|=2m-m=m. 于是SPMN=|MN|PQ|=mm=1. 因而m=,|MQ|=2,|NQ|=,|MN|=. |MP|= = =, |NP|= = =. 以MN的中点为原点,MN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椭圆方程为+=1(ab0). 则2a=|MP|+|NP|=, 2c=|MN|=

6、,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1.解法二:设M(-c,0)、N(c,0),P(x,y),y0, 则 解之,得x=,y=,c=. 设椭圆方程为b2x2+a2y2=a2b2,则 解之,得a2=,b2=3. (以下略)讲评:解法一选择了与a较接近的未知元|PM|、|PN|,但需改造已知条件,以便利用正弦定理和面积公式;解法二以条件为主,选择了与条件联系最直接的未知元x、y、c.本题解法较多,但最能体现方程思想方法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这两种解法.链接拓展 若把PMN的面积为1改为=,求椭圆方程. 提示:由tanPMN=,tanMNP=-2,易得sinMPN=,cosMPN=. 由=,得|=. 易求得|

7、PM|=,|PN|=. 进而求得椭圆方程为+=1.【例3】 (2005江苏高考)如图,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是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使得PM=2PN,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剖析:此题是以O1O2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O1O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PM、PN的关系转化为PO1与PO2的关系,这样就把P、M、N三个动点问题转化为关于一个动点P的问题.解:作直线O1O2,以直线O1O2为x轴,线段O1O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连结O1M、O2N,设P点坐标为(x,y). PM、PN分别为O1、O2的切线,

8、 O1MPM,O2NPN. PO1M,PO2N为直角三角形. PO12=PM2+O1M2=PM2+1, PO22=PN2+O2N2=PN2+1. PM=PN, PM2=2PN2. PO12=2PN2+1, 2PO22=2(PN2+1)=2PN2+2. 由-得2PO22-PO12=1. PO22=(x-2)2+y2,PO12=(x+2)2+y2, 2(x-2)2+y2-(x+2)2+y2=1. 2x2-8x+8+2y2-x2-4x-4-y2-1=0. x2-12x+y2+3=0. (x-6)2+y2=33.讲评:正确建系是解好本题的首要任务,用PM、PN来表示PO1、PO2是本题的核心,这样就把三个动点问题转化为只关于一个动点P的问题.体现出转化思想的重要性,转化时用到了消去变量PM、PN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