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中学全体师生是一个种群B牛与羊亲缘关系很近,它们共同拥有一个基因库C存在隔离的两个种群已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D高茎豌豆和高茎玉米含有相同基因频率的高茎基因,但不是在同一个基因库2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A生活在同一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B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C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普通水稻D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3下列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挑战性的事实是()A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大批无翅昆虫B长期使用杀虫剂,不但没有消灭害虫,害
2、虫的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C化石研究表明,云南澄江地区寒武纪地层中大量新物种的产生大约只用了200万年,这在几十亿年生物进化史上只能说是“一瞬间”D研究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相同的基因非常多,不同的基因只是少数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B9/19C1/19D1/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位基因都是突变形成的,发生基因突变就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某基因内若有腺嘌呤a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该基因内有胞嘧啶a(1)人体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内所含的基因完全相同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殖
3、隔离包括动物因为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导致不能交配、动物胚胎早期死亡、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等新物种的产生都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ABCD6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突变和基因重组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7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9%、31%B94%、6%C78%、22%D92%、8%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
4、离而产生生殖隔离B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92001年2月,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Aquacu1cture)向世界公布:湖南师大生命科学系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的主要意义是()A保护自身知识产权B避免出现新物种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保护物种多样性10不同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
5、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什么()A纤维素,自然选择B磷脂,地理隔离C糖蛋白,生殖隔离D酶,生存斗争11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1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
6、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13在甲、乙、丙三个岛上,小地雀与中地雀鸟喙大小的分布情形如图,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丙岛上每一只中地雀的鸟喙都大于小地雀的鸟喙B由甲、丙两岛各任取一只小地雀,甲岛的鸟喙都大于丙岛的鸟喙C由乙、丙两岛各任取一只中地雀,丙岛的鸟喙都大于乙岛的鸟喙D丙岛的食物资源较甲、乙两岛丰富,所以演化出中地雀和小地雀1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
7、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15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子患致命疾病的病毒。右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性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隔离自然选择突变定向进化ABCD16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72只,死去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
8、,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而生存下来的个体中,各种性状大都与平均值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变异等于死亡B自然选择不会改变物种C偏离常态型的变异个体易被淘汰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17在一个种群中,开始时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AA为25%、Aa为50%、aa为25%,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两种基因型的个体。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也在
9、下降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18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19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了一种月见草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条(2n)变成了48条(4n),成了四倍体植株。该4n的植株与原来的2n植株()A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B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
10、可以杂交产生后代C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地理隔离D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20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基因重组产生了定向变异C体细胞杂交技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D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的性状,使之更适合人类的需要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10分)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中。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为A和B两部分。若种群A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所处环境没
11、有变化,则:(1)最初种群A进化的速率比B_(快或慢),最终产生_的老鼠新种群。说明_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_使其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2)将进化后的A、B种群与原老鼠种群比较,_(A或B)的改变更大些,说明_是进化的动力,它是实现_的必经过程。(3)一段时间后,A、B两处老鼠进化速度_(增高或稳定),此时两处老鼠性状已经出现很多差异,由此说明遗传物质是_(稳定或可变)的。22(11分)“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
12、性,且亲代基因型比例是AA(30%)、Aa(60%)、aa(10%)。请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并回答问题:(1)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_。(2)若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应具备哪些条件?_。(3)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蝶,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请分析白翅的基因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_。(4)近几年发现,该种群数量明显减小,使观赏价值降低,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3(14分)右图为某一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据资料显示,黑腹果蝇每个个体约有104对基因,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果蝇
13、的体细胞内有_个染色体组。(2)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WXw,它经减数分裂可产生_种配子。(3)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是_。(4)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存在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其来源包括基因重组和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5)随机从种群中抽出10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个体350只、基因型Aa(灰身)个体600只、基因型aa(黑身)个体50只,请问种群中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_。(6)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是_。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若一旦发生了_,就不会有
14、基因交流了。24(15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Y、Z表示蜥蜴新种形成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图2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
15、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答案1D种群不仅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群体虽是同一物种,但不一定构成一个种群。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绝不会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基因库,且基因库属于种群,而不属于个体。若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仅存在地理隔离,将它们放在一起仍然能进行基因交流。2D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简而言之,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关键看是否发生了生殖隔离。如果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者
16、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则不属于同一物种。3C“一瞬间”和达尔文进化论强调的“渐变”相矛盾。4A设此致病基因由A控制,由题意知,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则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为81%,a的基因频率即为90%,A的基因频率则为10%。则该夫妇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为妻子:AA(1/19)、Aa(18/19),丈夫:aa。此夫妇所生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18/191/29/19,患病的概率即为19/1910/19。5C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新物种的产生可不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6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
17、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7DXB的基因频率为100%92%;Xb的基因频率为100%8%。8C物种形成一般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基因库有较大差异,从而产生生殖隔离;多倍体植物可在低温诱导下或用秋水仙素处理或自然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形成,形成过程不经过地理隔离;东北虎和华南虎是一个物种中的不同亚种,它们之间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没有形成生殖隔离。9D四倍体鱼类种群属于新物种,不直接使用主要是为了保护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物种多样性。10C11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当紫茎泽兰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这
18、个新的环境总与原环境存在一些差异,在新环境的选择下,紫茎泽兰的性状会有所改变,但不会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很快产生生殖隔离。12CA项中长颈鹿的长颈是生物变异产生的性状,并非其努力吃树叶牵拉的结果;即使是由于其吃高处树叶,牵拉伸展颈项与前肢而使上述器官变长,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也是不遗传的。B、D项都是指环境促使生物产生的变异向适应环境方向发展,显然这不符合变异是不定向的观点。13A分析题图可知,小地雀和中地雀共同生活在丙岛上,由于两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故两者的鸟喙大小不同,中地雀的鸟喙都大于小地雀的鸟喙,故A项正确。14B15C在此两种生物的进化中,病毒和兔子始终是在一起的,不存在隔离,两生物
19、的协同进化是由于彼此存在的变异和相互选择。16C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关系,一旦发生变异,偏离了常态,将使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因而被淘汰。17D在生存斗争中,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低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故其容易被淘汰,则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因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比例逐渐增加。18A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基因频率发生变化,都属于进化的范围,A选项正确;同一物种的个体间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
20、B选项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D选项错误。19D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的后代。4n的植株与原来2n植株杂交后代是3n植株,细胞内含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不能繁衍后代。20A人工诱变提高了突变率,但是不能实现定向变异;转基因技术和体细胞杂交技术目的是定向改造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类的需要。21(1)快适应新环境生物变异遗传(2)A生存斗争自然选择(3)稳定可
21、变的解析生物进化实质上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在老鼠种群内原本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改变着基因频率,新产生的变异通过基因重组,进一步使新基因在种群内扩散,在外界环境较稳定时,自然选择的作用较小,新产生的基因对于基因频率的影响较小。当外界环境变化较大时,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将被淘汰掉,产生的有利基因则通过基因重组迅速在种群中扩散开来,对基因频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前一种情况下,生物进化速率较慢,而后一种情况,生物进化的速率较快。综上所述,生物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在外界环境的选择作用下,老鼠的基因产生变异,选择作用强,则进化快,选择作用弱,则进化慢;无论是哪
22、种情况,最终将使老鼠更加适应外界环境。22(1)AA为36%、Aa为48%、aa为16%(2)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性状没有作用(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基因频率会减小(4)物种23(1)两(2)8(3)2106(4)基因库突变原材料方向(5)65%(6)隔离生殖隔离24(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基因频率(5)遗传解析(1)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2)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4)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着因过度繁殖而出现的生存斗争现象,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所以联趾蜥蜴适于游泳,更易获得食物,出现个体比例上升的现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5)性状由基因控制,所以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是由遗传(基因)多样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