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36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测试题高一语文试卷分值: 150 时间: 2018.12.15 页数:共8页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 分) 古代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者常常三年五载不得回归,甚至在出行中出现问题,因而中国古代人特别重视离别,对离别有一种特殊的感受。三年五载乃至更长时间的离别,不知中间会发生多少故事,会有多少凶险,于是,一种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仪式出现了,这就是路祭,古人称之为“祖”或“道”,或“祖饯”。祖饯活动的形成,据东汉崔寔记载,与黄帝之子有关。文选李善注:“崔寔四民月令曰:“祖,道神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

2、以求道路之福。”祭祀路神的仪式是比较复杂的。第一步是“委土为山”,第二步“伏牲其上”,第三步“酒脯祈告”,最后“乘车躐之”。这四步的意思分别是:面对障碍,供奉牲醴、祷告平安、毁掉障碍。祭祀的目的在于对前行路途上的障碍进行清扫,祈求行人的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社会最初的送行侧重于“祖道”,也就是祭祀路神。在这一活动中供奉牲醴也即“酒脯祈告”是必备的重要形式。“酒脯祈告”活动之后,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在这一活动中,出行者成为祖道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而对出行者的关切也就成为祖道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发了祖道活动中的另一功能:饯送。诗经中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祖饯诗,应推邶风中的泉水。这首诗为饯别而

3、作,其内容侧重于“祖”,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含义并不完全相同。那时的人们,纵使言“饯”,也重在“祖”的意义。毛传在泉水篇的传文中说:“祖而舍鲅,饮酒于其侧曰饯,重始有事于道也。”元人许谦在诗集传名物抄卷二中对邶风泉水进行疏解,解释魏晋之前的人在进行祖道活动时的心态:“鲅,谓祭道路之神。鲅,本山行之名。道路有险阻,故封土为山象,伏牲其上。天子用犬,诸侯羊,卿大夫酒脯。既祭,处者于是饯之,饮于其侧,礼毕,乘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可见,祖道的意义确实重在“祖”。 虽然重在祖”,但确实也含有浓重的“饯”意。在这样的活动中,酒精的力量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反应,而出行又是如此重要的活动,对于

4、未来的未卜就可能在酒精的力量下引发激动情绪,渐渐地,话别、伤离、不舍、激励等等情绪逐渐注入祖道活动中,于是,祖道的内容渐渐丰富起来。周秦以来,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是得到人们的认可的。久而久之,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就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当临别“赠人以言”以“作诵”“作颂”的形式出现之时,饯送诗歌便随之产生。诗经大雅崧高中有“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便是对临别以诵诗形式“赠人以言”的情形的精确记述,而诗经大雅杰民的“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则是对诵诗艺术性的评判,是对“作诵”所起的安慰行人价

5、值的肯定。临别“作诵”可以称为中国古代饯送诗歌的滥觞。 (摘自吴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古代人重视离别,是因为当时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之人三五年不能回归,甚至在出行中会发生许多故事,许多凶险。B.据东汉崔寔记载,“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可见,祖饯活动的仪式与黄帝之子有关。C.从祭祀的目的“清扫路途上的障碍,祈求行人的平安”而言,古代最初的送行侧重的并不是离别的感伤,而是祭祀路神。D.饯送诗歌是随着“作诵” “作颂”之类的形式出现而产生的,诗经中就有诗歌对此种“赠人以言”的情形做了精确记述。2下

6、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古人出行存在众多凶险和意外,因此出现路祭。路祭是一种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仪式,它又被称之为 “祖”“道”“祖饯”。B. 祖道活动的第一个功能是祭祀,第二个功能是饯送,这两个功能虽不能并驾齐驱,但是却和谐地统一在祖道活动中。C. 中国古代饯送诗歌的滥觞是从最早的路祭活动发展而来的临别“作诵”,也就是周秦以来的“临别时送人以言”。D.诗经邶风泉水一诗是诗经中具有完整意义的祖饯诗,它和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相比,更多地注重“祖”的意义,相对而言,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则更多的注重“饯”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祭祀

7、路神的仪式并不简单随意,“委土为山”“伏牲其上”,“酒脯祈告”,“乘车躐之”这几个步骤,都有固定的顺序。B.供奉牲醴是祖道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酒脯祈告之后,还要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在活动中,出行者成为必不可少的角色。C.祖道活动内容的丰富离不开酒。酒精的力量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反应,话别、伤离、不舍、激励等等情绪随着酒逐渐注入祖道活动中。D.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周秦时期的离别时送人以言的做法,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荷 叶韩开春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

8、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残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

9、意的享受啊!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蜒、豆娘前来参观, 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脚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

10、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或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伴;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太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刺刺”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子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入水底,浮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

11、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项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发出 “叭”的一声。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肉,有时是

12、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白2010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4. 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3分) 5、作者说自己以前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为什么那次在宏村,作者却被残荷吸引?请阅读文章第自然段并结合文意回答。(5分)6、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6分)三、古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 710 小题。(12 分)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

13、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

14、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持千金之资

15、币物 币:钱币 B使使以闻大王 闻:让知道C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8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秦王环柱而走。 图穷而匕首见。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不同,不同 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 D相同,相同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3 分)A嘉为先言于秦王 B以其无礼于晋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使毕使于前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战国策又称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

16、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C“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较少使用。这样的词还有“公”“子”“君”等。D“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和路神,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 1114小题。(19 分)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以母忧去职。及受禅,迁给事郎,奏舍人事。炀帝即位,营建东都,矩职修府省,九旬而就。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矩诱令

17、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段,每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方之事。矩盛言胡中多诸宝物,吐谷浑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转民部侍郎,未视事,迁黄门侍郎。帝复令矩往张掖,引致西蕃,至者十余国。大业三年,帝有事于恒岳,咸来助祭。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帝谓矩有绥怀之略,进

18、位银青光禄大夫。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至厮役,皆得其欢心。宇文化及僭帝位,以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 (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B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C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

19、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D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孤”,既有幼年丧父的意思,又有父母双亡的意思,文中指父母双亡。B“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位宫廷的近侍,官职与“郎中”一致。C“河右”,古代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D“迁”指官职调动,“右迁”表升职,“左迁”表降职,文中“迁”与下文的“转”“进”意思一致。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裴矩精通西域事务。高祖时,西域各少数民族,多与中原互通商贸,皇帝命令裴

20、矩经营管理四方少数民族的一切事物,裴矩都能出色完成。B裴矩富有智谋。裴矩知道皇帝在谋划西域事务,就诱使来张掖的胡人讲述他们国家的风俗民情、山河地理,并撰写西域图记进献给朝廷。C裴矩勤勉谨慎。当时天下正大乱,裴矩怕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便极力善待他人,即使是干杂事的下人,他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D裴矩历仕多朝。隋高祖时他任给事郎,隋炀帝时任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宇文化及时被封为蔡国公,后又归顺大唐。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5 分)(2)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5 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1、1516题。(9分)步出城东门(汉)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B. 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C.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D. 在风雪中送别友

22、人归去,诗中此处通过实写友人离去的场景,渲染凄伤的氛围,衬托出抒情主人公不能和友人一样回返故乡的自伤自怜之意。16.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四、默写课文名句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沁园春长沙 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问“_ ,_ ?” (沁园春长沙)(2)真的猛士,_ ,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离骚中作者用两_,_指出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4)荆轲刺秦王中 “_ ,_ ”两句,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5)诗经氓表现

23、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五、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6分)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_”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_,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_,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

24、,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_,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B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C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D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

25、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B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C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D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20、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6分)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春 节: 端午节:_ 21. 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

26、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感到惊喜的! 改成 改成 改成 改成 改成 六、写作(60分)22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测试题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3分)B(B选项指祖饯活动的渊源。这一说法在细节上存在问题,原文强调的是“祖饯活动的形成”与黄帝之子有关,而并非“仪式”与之有关。)2. (3分)C (C

27、选项表述错误。原文强调的是:周秦以来,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当临别“赠人以言”以“作诵”“作颂”的形式出现之时,饯送诗歌便随之产生。可见“赠人以言”以“作诵”“作颂”是有区别的。)3. (3分)D(D项表述有误。原文是:周秦以来,久而久之,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就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可见并非在“周秦时期”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4. 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1分)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1分)点明季节时间等。(1分)5. 在少年时代我的眼里,新荷光鲜洁静,又能用于游戏,所以我喜欢新荷;(1分)而枯萎的残荷,单从外表来看,不能吸引我。

28、(1分)后来经过文学作品的熏陶,特别是红楼梦中对残荷诗意的描写,(2分)加上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我逐渐拥有了审美的眼光,因此能够欣赏雨打残荷的诗意美。(1分)6. 新荷光鲜洁净,赏心悦目,有无穷生机;是孩子的“玩伴”;荷叶跟味蕾紧密相连,妈妈做的荷叶粥和祖父买的荷叶包让作者念念不忘。(每点2分)7. A(币:礼品)8 B(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均为介词,用)9C(ABD 均为状语后置;C 是定语后置)10D(“祖”指祭祀路神)11A12C(A文中是丧父;B“郎中”是“侍郎”的下级官员;D“进”是晋升官职。“迁”和“转”是调动官职)13A(原文应是“炀帝时,西域各少数民族,多与中

29、原互通商贸”。)14(1)裴矩派使者劝说高昌王麹伯雅等人 ,用丰厚的利益来引诱他们,带领他们入朝觐见。(5 分。“啖”、“以厚利”状语后置句、“导”各 1 分,大意 2 分)(2)等到宇文氏失败,(裴矩)被窦建德擒获,因为裴矩是隋朝的旧臣,窦建德对待他非常优厚。(5 分。“为窦建德所获”被动句、“以”“遇”各 1 分,大意 2 分,注意省略句的补充)参考译文: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裴矩在襁褓中就丧父,等到年龄稍大非常好学,很爱文章辞藻,有智谋心计。高祖担任定州总管,征召裴矩补任记室,很亲近敬重他。裴矩因母亲的丧事离职。等到高祖受禅继任皇位,裴矩胜任给事郎,负责舍人一职的进言奏事。炀帝即位,

30、要(在洛阳)建造东都,裴矩掌管修府省,九十天就完成了。当时西域各少数民族,多到张掖,与中原互通商贸。炀帝命令裴矩掌管这方面的事务。裴矩知道炀帝正致力于筹划治理远方,那些经商的胡人一到,裴矩就诱使他们说出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山河地理的险阻或平易。撰写西域图记三卷,回朝进献了它。炀帝看后非常高兴,赏赐裴矩五百匹绸缎。每天拉着裴矩到皇座前,亲自询问西域的事务。裴矩极力夸赞胡人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珍宝,吐谷浑容易吞并。炀帝因此心向往之,准备和西域来往,四方少数民族的经营管理,全都委派给裴矩。裴矩转任民部侍郎,还没任职,调任黄门侍郎。炀帝又命裴矩前往张掖,引荐网罗西域各少数民族,到的有十多个国家。大业三年,

31、炀帝到恒岳祭祀,这些国家都来帮助炀帝祭祀。炀帝准备到黄河以西地区巡视,又命裴矩前往敦煌。裴矩派使者劝说高昌王麹伯雅等,用丰厚的利益来引诱他们,带领他们入朝觐见。等到炀帝西巡,驻扎在燕支山时,高昌王等西部二十七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在道路左边拜见炀帝。让他们都佩戴金玉饰物,穿着丝毛织品,焚香奏乐,歌声舞蹈喧哗热闹。又命武威、张掖的青年男女穿着盛装随意观看,车马拥挤,横贯十多里,来显示中原的强盛。炀帝看到这场景非常高兴。隋军最终击败了吐谷浑,扩展疆土数千里,并且派兵把守。每年输出的物资多以亿万计,各少数民族都很害怕,来进贡的络绎不绝。炀帝认为裴矩有安抚怀柔的谋略,提拔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裴矩一向勤勉谨慎

32、,没有触犯过他人,又见天下正处于混乱时期,恐怕招致自身的灾祸,他对待别人,大多超过那些人所期望的,所以即使是干杂事的下人,他都能取得他们的欢心。宇文化及僭越皇位,让裴矩担任尚书右仆射,加授光禄大夫,封他为蔡国公,担任河北道安抚大使。等到宇文氏失败,裴矩被窦建德俘获,因为裴矩是隋朝的旧臣,窦建德对他很优待。窦建德在武牢被打败,各位将领不知道该归属谁,曹旦的长史李公淹、大唐使者魏徵等人规劝曹旦和齐善行,让他们归顺大唐。曹旦等人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于是让裴矩和魏徵、李公淹带着曹旦和八枚玉玺,将太行山以东的地方全部归顺大唐。15. 【答案】D【解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

33、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项,三四句的场景描写是虚写。16. 【参考答案】(1)孤独之感,“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友人顶风冒雪离去,抒情主人公遥望朋友离去的方向,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担忧和羡慕,以及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之感;(2)惆怅之情,“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欲渡而不得,表现出现实中有让人无可奈何的阻碍,产生了有家不能回的痛苦和不能与友人同回的惆怅之情;(3)“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想化身黄鹄高飞还故乡,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想

34、与友人同回故乡的迫切愿望。【附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离去友人的思念、担忧和羡慕之情,更有友人离去后自己陡生的孤独感。颈联“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写出了诗人因河水阻隔,想归家而不得的怅恨之情。最后一联更是发挥了想象,想化身为鸟飞回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愿与友人同回故乡的迫切的想法。17.(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固时俗之工巧

35、兮,偭规矩而改错。(4)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18C (A“发现到心智”不搭配,“承受福祉”不搭配。B、D缺主语,且语序错误。19C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无所适从: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 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惊魂甫定: 经过惊吓后的心情, 才刚刚安定下来。比喻受惊吓后,心神刚恢复过来。惊魂不定;形容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愈仰之弥高: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高山仰止:品

36、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3分)20春 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21. 答案:“笑纳”改为“收到” “爱戴”改为“爱护” “您的令郎” 改为“弟弟” “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 “惠赠”改为“送”22.(参考 2018 年全国高考广东省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1、审题参考:这个题目有三个词语组成“这世界”“需要”“你”。首先“这世界”是怎样的世界,这是要剖析的。“这世界”是社会这个世界,还是家庭这个世界,是当前这个世界,还是自我情感的世界,是整体的大世界,还是局部的个体的小世界等等。其次是“

37、需要”,就是社会的缺失方面,因为缺失才需要,因为社会空档才弥补。“你”本身是第二人称代词,涉及两个方面。一“你”可实指,指具体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长,师友等等。二是“你”可虚指,主要指境界与思想等等,如这世界需要你的责任,你的担当,你的操守,你的支撑,你的付出,你的敬畏,你的诚信,你的信仰,你的道德,你的良知,你的自信,你的独立思考等等。主语是“这世界”,宾语是“你”,而题眼应在“需要”上。考生将“这世界”与“你”的关系确定后,重点阐述“需要”。社会浮躁需要淡泊宁静,社会道德滑坡需要诚信,社会追名逐利需要无欲则刚,社会快节奏需要慢慢品味,社会浅阅读需要深阅读等等。评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

38、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 论据充实 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2、具体操作(1)关于内容。凡能够综合材料内容,并对材料含意的某一方面有所挖掘的文章,

39、内容判为一等;凡能够围绕材料内容的某一方面,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的文章,内容判为二等;若文章完全没有提及材料但内容暗合材料的,内容仍应判为二等;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内容,但文章的主体部分与材料内容及含意无关的,内容判为三等;完全没有涉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文章中没有材料的任何影子,内容判为四等。(2)关于表达。表达应从属于内容;表达可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3)关于发展等级。发展等级与内容、表达相关,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不求全面,可就单项给分。(4)缺题目扣 2 分。(5)出现错别字,1 个扣 1 分,2 个扣 2 分,3 个扣 3 分,以此类推,重复的不计。(6)字数不足的,每少 50 字扣 1 分;全文在 400 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 20 分;2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 1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